“一个月20天做招待”!每天都在应付领导走访,还有时间做市场?

食品商业 2024-05-21 11:46:41

作者丨听涛

编审丨橘子

迎来送往是快消行业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尤其是旺季,做的越好的市场、去走访的领导就越多。

“我的记录是,一个月24天的时间都在做招待”。某饮料办事处负责人说。

陪“总部领导”走市场——这个“总部领导”可能是总部某部门负责人,也可能只是执行层面的员工,可在一线员工眼里,这些无论是哪个部门、无论职位高低,一律称之为“总部领导”。对这些“总部领导”,有的人表示,“无论谁来,我们都欢迎,不过,就是都得给我们留点费用”;也有的区域管理者认为,这是“扰民”,能躲就躲。

通常,这种“能躲就躲”的区域负责人也都是有一定背景的:我只接待总部非常重要的总监,甚至可能就只接待销售总监这样的,其它部门谁都不接待——一般有这样底气的,多是有一定依仗的。要么,上面有人,要么就是负责的市场非常重要:我就是不招待,你也得把费用给我。

不得不走的市场

“周一公司开会,周二到周四出差,周五回来”,这是“总部领导”在旺季的基本时间安排。其实,对于“总部”人员走区域市场,各个公司也都有各个公司的特色。但通常来讲,总部走市场都会给区域带来一定的好处。

有在外企呆过的人曾说,总部负责人能来到自己的区域,那就说明你跟领导的关系到位了,做出了成绩,并且提前准备了几个月与领导沟通的内容,待领导到你安排的样板市场走一走,而后你就可以升职了。

也有的总部人员这样评价驻外市场:你要往一个城市投费用,要先看当地的负责人、经销商对你重不重视。如果不重视,那基本你投了费用也是掀不起任何水花,得不到想要的效果,那也就没有投的必要。如何看重不重视,就在于当地负责人对你的安排,是不是亲自接待、陪同的时间、经销商安排你吃饭的档次等等。

当然,也有目的不纯粹的走访。一种,走访时间安排在春节、中秋等特殊日子,这基本上就是找区域负责人或经销商捞好处的;另一种就是总部领导安排的“小兄弟”在区域负责人那里受“委屈”了,总部领导走市场是给“小兄弟”撑腰,找一找市场问题,该批评的批评、该敲打的敲打。

但大部分的总部领导走访,多是看一看市场问题,看一看区域的执行力,对总部给出政策的理解力。

总部为什么要走市场?因为,要了解一线,了解为各个区域投的费用、制定的政策是否合理;而不是在做了促销活动后,区域不执行,还来一句:是你们了解一线市场,还是我们了解一线市场?你做的这个活动根本就不接地气——这基本上是区域负责人不想执行某项促销活动的杀手锏,你不了解我这儿的市场、你做的活动是想当然,所以不怪我没做出效果,是你的方案本身有问题。

再有就是总部各个部门也有各自的分工,通过走访市场来看各种项目的落地。我们举个例子,广东这个市场通常是卖饮料厂家的必争之地,基本上广东省的销量可以占一个公司总销量的20%以上,有的甚至可以占到一个公司50%以上的销量。比如,早年加多宝王老吉,甚至当下的东鹏,他们的广东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对于这样的市场,总部人员肯定要常走访,去看一下竞品动态,从而制定自己接下来的应对策略。

同样,大部分的饮料厂家都采用的是多品牌策略,可能茶是一个人负责的,水是一个人负责的,其它饮料还有一个人负责。谁都想自己负责的项目在终端的陈列排面、冰冻化等做得好一些。也就是你除了要面对其它厂家的竞争,你企业自己的内部也一样是有竞争的。如果说外部竞争比的是公司总费用投入,那内部的竞争就是靠总部的出差。

看看市场有没有把茶项目给的促销费用,贴到水上面;有没有挪饮料项目给的排面费、都给到了茶上;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买的是汤大师的方便面,可能上面绑个老坛酸菜碗,虽然这两个产品都是康师傅家的,但在企业内部来讲,这就是拿老坛酸菜的促销品去卖汤大师产品的内部竞争。

有一些小品类的负责人,他的费用有限,但也有相应的考核目标,想把钱用到刀刃上或者说是没钱也要弄到排面,那就只能靠跟区域混脸熟,让区域多少给点排面。这也得靠出差,常去常新,多少换点内部资源。

通常,一个人的出差是很少重复的,就算是广东这样的饮料重要省份,公司某个部门也不会三天两头的去出差,至少都会间隔个十天半个月的。至于区域负责人觉得自己一个月有20多天用在招待上,主要还在于总部的部门太多,每个部门有每个部门的要求。“撞车”是经常发生的事儿,今天张三走,明天李四来,后天又是王五,甚至某一天,七八个总部的人都来了,这就给区域一种“扰民”的感觉。没时间做市场,都忙着做接待了。

多问多听少指点

区域的招待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的区域负责人一个月20天在做招待,为此得打造几条专属的线路,再夸张一点都要打造几条专属的区域。要知道以往各个厂家和平共处的时候就是:总部领导来访了。

这种情况,无论你以前怎么抢竞品的物料,抢竞品的排面,占竞品的冰箱。在友商给你打电话说,“明天我们总部领导来,这两天给个面子。”

一般这个时候就是区域各竞争品牌真正的“友商时刻”。再怎么抢市场,也不会断送别人的饭碗。同样,这两年各个厂家业务员也没以前那么拼命竞争了,都是维护自己的地排,毕竟公司发那点工资,不够业务员拼命的。在2016年之前,快消品市场那才叫“没有硝烟的战场”。

也有的区域一年到头也没什么人来走市场,完全是坐冷板凳,这种区域通常就是要销量没销量,要特色活动没特色活动,即成不了样板也进不了总部的“法眼”。所以,一年到头来基本上就是总部“盲区”。这样的区域对总部的走访是向往的,除了能有一些额外的费用外,也希望自己的能力能进入总部真正领导的眼里。

我们说快消这个行当那真是舞台大于个人能力的。为什么有很多外来的主管到新的一个企业会水土不服,也有的人在一个强市场做的各种出色,可把他调到一个新的市场就做不起来,能把以前积累的好感全败掉。就是因为区域的差异化,可以将人的能力扭转20%-30%,大部分还在于市场特性。

舞台大于能力,你想进步,就得在总部领导走市场的时候“好好表现”。

对总部的人来说,到了区域市场,尽量多听、多看、多了解,少指指点点。如果你不是部门负责人,还是尽量多收集资料、收集问题,而后回到总部进行头脑风暴后再给出相应合理的建议。尽量少在当场就把问题指出来了,那些能让你看到的问题,确实是区域本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一般区域在招待总部人员走高层,通常都会先进行下“装饰”,如果不“装饰”,那就证明这个问题确实是解决不了。

再者,在走市场时,能够分辩哪些是做假、哪些是夸大的问题。说实话,“骚扰”当地的业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流程,因为,你毕竟不是驻地业务,没办法对当地的市场、经销商那么熟悉,一些基本安排也是需要业务带领的。但如果你真想看自己的方案有没有落地,自己与其它厂家的差异,建议还是要自己走市场,自己跟终端交流。这样的好处在于你不会被业务牵着鼻子走。

比如,你要做新品推广或者是做一个新的销售模式,会遇到很多执行困难,这个时候就是要强硬,要自己去走访。其实,我们很多所谓一线的领导层他们的经验也都停留在几年前,他们也不太了解市场。想让别人重视,确实要会走市场。

当然,想要不被一线市场认定为“扰民”,打扰一线人员做市场,那需要的还是公司层面的方案,减少部门、减少撞车。

最后,都是打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核,还得互相理解。

0 阅读:1

食品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