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公子张岱:有趣,才是人生最高级的活法

月窗读书 2024-06-14 22:12:21

作家贾平凹说:“人可以无知,但不能无趣。”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

世上的人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都不缺,可唯独有趣,是最难遇到的。

而张岱,这位大明第一败家子,靠有趣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作家章诒和曾说:“若生在明清,只嫁张岱。”

因为,这是一个“丰富、美好”的男人。

他会因为雪下三天,一想到雪后的西湖跟平时不同,心中雀跃不已,激动得像个孩子,掀开被窝,摇醒仆人,一路狂奔,划向西湖。

兴致来了挡也挡不住,这份有趣,在历史上也是独一份,穿越千年,俏皮地回响着。

01

初读《湖心亭看雪》时,便觉与其他名家大作格格不入。

文章篇幅不长,不足200字,却印在我脑海里长达十几年。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文中只简单记述了作者也就是张岱,住在西湖边,在一个下雪的晚上,偶发兴致,撑着一叶小舟,裹着毛皮大衣,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人是有情感和思想的生物,但世人皆为五斗米夜不能寐,为蝇头小利折腰,在艰难世道中蝇营狗苟。

面对美好的东西,灵魂已然麻木。

失去感受力,对周遭的一切事物淡漠。

而张岱却因为积雪多日,就在脑海里,想象着雪后的西湖更与平时不同,欣然前往。

有趣的人都往往有颗童心,对周遭的一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对于成年人来说,童心是一个稀缺品。

而有趣的人,必然是充满童心的人。

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富有想象力,擅长制造生活中的快乐与惊喜。

02

湖面上结着薄薄一层冰,周围被大雪覆盖,银装素裹。张岱坐在船上,远方的长堤若隐若现,像一条带子。而湖心亭更是像一个小点。

此时的张岱,脑海里想象着,从远处湖心亭里的视角来看,自己的小船也像个小点,船里的自己和仆人像是米粒一样。

当我写到这里时,还是为张岱的想象力折服。

看风景的人亦是别人里的风景。

此时的张岱并不知湖心亭也有人在欣赏雪景,但却想到了湖心亭的视角。

到了亭上,张岱欣喜地发现,亭中早有两人铺毡,相向而坐,准备对饮。

还没等张岱开口,两人惊喜万分。

对这两人而言,张岱和他们一样,有雅致,对生活有情调。

对张岱而言,见到亭上有人,心中也是像遇到知己了一样高兴吧。

就像湖心亭与张岱的船,张岱与湖心亭的两人互为这趟旅途里的意外收获。

亭中的两人,没想到还会有人过来欣赏雪景,船上的张岱,也没有料到亭中有人。

就像那个仆人说的,周围的人都觉得张岱跟其他人不一样,却没想到在这里还有和张岱一样的人。

从仆人的视角看,张岱大晚上不在被窝里躺着,大老远跑来就为了赏雪后的湖景,属实不着调。

这两个人也是。

但对张岱而言,这两人太合脾气,太对味了。

而张岱一辈子交的朋友也都是“怪胎”

03

张岱交友的第一标准:玩物丧志

他的好友祁止祥爱好书画,爱好踢球,爱好击鼓,爱好鬼戏,爱好梨园。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余友祁止祥有书画癖,有蹴鞠癖,有鼓钹癖,有鬼戏癖,有梨园癖。 《祁止祥癖》

后面这个梨园就值得玩味了,颇有龙阳之兴。

壬午,至南都,止祥出阿宝示余, 余谓“此西方迦陵鸟,何处得来?” 阿宝妖冶如女,而娇痴无赖,故作涩勒,不肯着人。 如食橄榄,咽涩无味,而韵在回甘; 如吃烟酒,鲠诘无奈,而软同醉。 初如可厌,而过即思之。 止祥精音律,咬钉嚼铁,一字百磨,口口亲授,阿宝辈皆能曲通主意。 《祁止祥癖》

张岱这个朋友养了一个娈童,名叫阿宝,张岱形容阿宝,“如同西方迦陵乌般的人”。

阿宝也是一个聪明伶俐的戏童。

张岱在《祁止祥癖》描写到,与阿宝相处,就像吃生涩的橄榄,但是回味甘甜;

就像是让人上瘾的烟酒,哽噎在喉,也让人活之即醉。

刚认识他会抵触厌恶,但是认识之后就会无限思念。

在风月场长大的孩子,对待这些公子哥,十分擅长推拉。

止祥精通音律,就像咬着钉子咀嚼铁块一般,一个字磨来磨去,并一点一点亲自传授,所以阿宝这样的戏童也都能理解曲中的深意。

阿宝这样的孩子,对主人的爱好也揣摩到位。封建王朝里,有的人是达官贵胄,有的人则是宠物。

虽畸形,但也存在真情。

乙酉,南都失守,止祥奔归,遇土贼,刀剑加颈,性命可倾,阿宝是宝。 丙戌,以监军驻台州,乱民卤掠,止祥囊箧都尽,阿宝沿途唱曲,以膳主人。 及归,刚半月,又挟之远去。 止祥去妻子如脱屣耳,独以娈童崽子为性命,其癖如此。

《祁止祥癖》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南京失守,止祥在逃难时遇到劫匪,刀剑加颈,止祥却还在维护阿宝。

生死攸关的时刻,最宝贵的也是阿宝。

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他去台州做监军,遭遇乱民抢掠,止祥的财产尽失,阿宝沿途卖唱,养活了他。

等祁止详回家见了妻子,没过半月,止祥又带着阿宝走了。

止样离开妻子就像脱去鞋子,只对这个娈童视为性命,他的癖好就是这样。

在祁止详的社交圈看来,阿宝是一介戏子,不过是玩物而已,何以用情如斯?

封建时代,张岱没有人民史观,认为他的朋友是玩物丧志而已,并称赞他的朋友,称其“癖”,赞扬祁止详,“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其实,张岱看中的是朋友和他一样,是个性情中人。

敢爱敢恨,不为社会礼法所束缚。

张岱是个多情的人,也因此对有情有义的主仆二人青眼有加。

在张岱眼里,情,要大于一切。

而且,对有趣的人来说,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跟社会礼法叫板。

就算为世人所唾弃,只要我喜欢,就醉心于此,潜心研究。

04

张岱喜欢编书,与那些的鸿儒巨制不同,张岱编的书,大多都不正经。

有的甚至都上不得台面。

在古代,富商大贾们都有教养班,从小培养容貌出色的女孩学习乐曲技艺,在宴请宾客时,充门面所用。

京城里暗暗形成一股风气,这些富商们都在比谁家的班底好。

于是教养班培训的方向也越来越卷。每个班子的培训内容都不相同。

培训出来的女孩水平也都参差不齐。

张岱本人,不是正人君子,也不道貌岸然,不爱站道德高地指指点点。

对喜欢的东西,光明正大的表现出来。

一本《瘦马指南》,给京城里的流行提供了方向。

出于好玩,他喜欢研究东西,并且还颇有造诣。

好色,是他本性使然。

抛开是非对错,张岱这份不正经,历史上独一份了。

当然,历史是发展的,张岱处于的年代,局限性所致,这些女孩从小学这些东西,动辄被乐班等人打骂,身世凄苦,命不由己。

她们大多出身穷苦困家庭。

在风雨飘摇的崇祯末期,民不聊生,父母出于无奈,卖儿卖女,得以维持生存。

张岱也从未抛开过自身的阶级,设身处地去想底层人民的惨状。

他是有趣,但他仍然是上层权贵阶级,标准的纨绔子弟,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公子。

更何况,他本人也无大志向,不事科举。

他觉得所谓科举考试就是“镂刻学究之肝肠,消磨豪杰之志气。”

有趣,才是他一生所追求的。

05

张岱这样的人,憎恶酸腐,喜好见闻,不爱长踞一隅。

他广泛游历大江南北,遍览奇人异事。

张岱是浙江山阴人,明代时,江浙一带亦是商贾云集之地,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便是船。

大家出门远行常会选择“夜航船”,因为在船上呆一宿第二天便能到达,不耽误事。

由于明代水路发达,航海业盛兴,张岱多次乘夜航船出行。

而船上三教九流,各路人马汇集于此。

古人在时日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便以闲谈消遣。各色人等应有尽有,侃天侃地无所不聊。

大千世界,无所不奇。

闲聊的内容也多充满猎奇,从乡土人情到神仙鬼怪,包罗万象。

张岱属实开了眼界。

他曾感叹道: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

于是他将所见所闻记录在册,编纂了一部明代大百科全书。

先祖博识有趣灵魂,也得以在此书里展现出来。

他在《夜航船》序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昔日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弮足而寝。

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

士子曰:“是两个人”。

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

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

僧乃笑曰:“这等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张岱仅仅用了寥寥数笔,便将一位“胸无点墨,却喜高谈阔论”的读书人,和一位“知识渊博,但对文化怀有敬畏之心”的僧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除此之外,这本书里记载了几个小故事,读来让人捧腹大笑

06

张岱在《夜航记》里笔力诙谐,对名人也毫不手软。

即便是唐宋八大家,也难逃张岱的调侃。

韩昌黎夏日登华山之岭,顾见其险绝,恐栗,度不可下,据崖大哭,掷遗书为诀。华阴令搭木架数层,绐(dài,欺骗)其醉,以毡裹缒(zhuì)下之。

故事说,韩愈有一次在夏天登上华山顶峰,见山势险恶,恐惧发抖,怕下不来了,靠着山崖大哭,还写了遗书与世诀别。

华阴县令搭起数层木架子,哄着韩愈喝醉,然后用毛毡裹住,用绳子才把他放了下来。

整个场面描写如临其境,那个热衷劝学有老师威仪的朝中命官,在这件事里,也有常人的胆怯之情。

而下面一则故事,充分体现了张岱对无厘头笑话的受用。

树不生果,除夜著一人伏树下,一人持斧问云:“你生果否?不生,斫汝作柴!”树下一人应云:“我生!我生!”是年即结实。

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果树如果不结果,除夕夜可让一个人待在树下,一个人拿着斧头,问:“你结果子不?不结果子,就把你砍了当柴烧!”

树下的人回答:“我结!我结!”当年就可以结果。

虽然毫无营养,也与文学性不沾边,但就是这样的小品,读来让人感觉亲近。

春之风,自下升上,纸鸢因之以起;夏之风,横行空中,故树杪多风声;秋之风,自上而下,木叶因之以陨;冬之风,著土而行,是以吼地而生寒。

意思是,春天的风从下向上刮,纸鸢一类的风筝因此可以飞起来。

夏天的风横行空中,所以能听到树梢的风声。

秋天的风从上向下,树叶因此而飘落。

冬天的风贴着大地飞行,故而大地发出吼声并生出寒气。

四时风,风有来处,每一次路过人间,古人知道朝哪个方向跟他们照面。你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以及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总结规律的一面。

《夜航记》就是记载了这些与功名无关的闲书,但其魅力也是其他书无法比拟的。

从这几个小故事里,《夜航记》的魅力可见一斑。

张岱性格之有趣,也无需再赘述。

07

都说我们现在是一个无趣的时代,有趣的灵魂太少。

有趣的人之所以少,是因为每个人生存的压力大,不再追求生活的趣味。

而那些有趣的人,之所以能超越现实生活,是因为他们内心世界丰富,超越了现实。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

在日夜兼程的日子里,偶尔,抬头望一望晴空上几朵悠闲自在的白云,体会风花雪月的美好。

文 | 流光抛人

图源网络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