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吉玛基因董事长张佩琢:找到那段“拉链”,我想改变世界!

资讯早播报 2022-12-13 09:02:14

“全身心投入工作,把毕生所学贡献出来!”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吉玛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佩琢说道。

一个梦想:学成归来 回报祖国

1988年,24岁的张佩琢获得北京医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后,在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工作了两年,随后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做博士后,出站后就职于英国核酸产品生产商Cruachem公司,负责产品研发和东南亚区域的销售。

21世纪初,许多国外著名的生物制药公司对基因药物研发趋之若鹜,RNAi技术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RNAi技术,即核糖核酸干扰技术,被公认为二十世纪生命科学领域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治疗如恶性肿瘤、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糖尿病、神经系统及遗传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当时作为一项前沿技术,门槛极高,全球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有能力研发和生产此类药物。

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批化工厂响应国家号召整改为制药公司,主要生产原料药、制剂、中间体等产品。但基因药物不同于常规药物,如果不提高自主制药技术,通过仿制生产出的药物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如果完全依赖于从国外采购药品,药价将会很高。

因为工作关系,张佩琢来往于世界各地,也经常回国和同行交流,已在学术研究、产品研发、工业化生产和销售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虽然当时中国RNAi制药行业发展相对薄弱,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他强烈地感受到,祖国已为像他这样的海外游子提供了施展所学的平台。

“终归不是自己的祖国,没有那份归属感。”2003年,已近不惑之年的张佩琢放弃了英国舒适的生活,举家回国创业,布局小核酸技术领域。他坚定地选择了自己想走的路。“财富,并不是我们最看重的,我们看重的是能有一个平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张佩琢很清楚,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掌控降低药价的主动权,他想让更多中国患者能用上真正物美价廉的好药。

一场遇见:机缘巧合 天时地利

“刚回国创业的时候,到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来发展,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选择。”2003年,张佩琢带领一支海归团队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创立了吉玛基因。

成立之初,资金是摆在团队面前的最大难题。当时有几家风险投资机构愿意投资,但是因为条件过于苛刻,张佩琢最终都没有接受,靠着自有资金和向亲戚朋友借来的钱维持着企业运转。但囿于场地、运营成本等因素制约,企业发展明显受限,张佩琢的团队不得不开始考虑向周边城市转移。

萌生出这个想法后的某个周末,他带着家人自驾游苏州,因为不识路,在沪宁高速苏州工业园区出口提前下了高速。误打误撞,让这个正在寻觅新落脚点的科学家初次遇见了园区。旅行返程时,他特地从市区驱车到园区再看了看。恰是这次“阴差阳错的擦身而过”成就了张佩琢与苏州工业园区的缘分。

当时的苏州工业园区正在开启以高层次人才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征程,再加之位于长三角、毗邻上海,开放引领优势突出,若是落户园区,刚好契合了园区重点发展新兴产业需求,将得到各方面大力支持,解决公司发展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2007年,独墅湖畔两栋灰橙相间的大楼拔地而起,园区开始着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张佩琢敏锐感觉到机遇来临,他顺势而为,将公司总部搬到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了苏州吉玛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那时,独墅湖隧道还没通,生物医药产业园内只有两栋楼刚刚封顶,张佩琢和同事来实地考察还需要戴着安全帽,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也处在酝酿阶段。后来,张佩琢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当时就是看着规划图搬来这里,笃定苏州工业园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承诺,将吉玛基因的未来押宝在园区。

一份守护:细心呵护 静待花开

尔后,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超出了张佩琢的预期,短短十五年时间,这里就诞生了550余家生物医药高科技创新企业、聚集了近3500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形成了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2021年,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177亿元,产业综合竞争力以及产业、人才、技术三个专项竞争力在全国215家生物医药产业园中均位居首位。

乘着园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东风,吉玛基因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随后又建成了江苏省大规模合成RNA与基因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近13000平方米的研发场地。

张佩琢认为,吉玛基因能够发展至今离不开园区对生物医药产业长期稳定的支持,除此之外,自己更是国家扶持科技创新产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受益者。在苏创业以来,他凭借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先后获评国家、省、市、区四级领军人才,随之享受安家补贴、项目经费以及配套投资等多项资金支持,总计达2000余万元。

“园区的整体服务意识都比较超前,尤其是公共平台、人才服务、项目申报、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支持让初创企业获益匪浅。”张佩琢还记得创业初期的一天,他去工商局办业务,由于当天事务繁杂,所以到那里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他就想明天再来吧。谁知窗口人员主动叫住他,加班加点帮他当天就办完。“我感到很暖心。”张佩琢感慨道。园区无微不至的亲商服务,渗透在他创业之路的每一个环节中,让他更加坚定地扎根园区。

十余年,张佩琢见证了吉玛基因与苏州工业园区日新月异的同频进步,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来了园区以后,我们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在这里更有做成整个产业的可能,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颗初心:精业笃行 守正致远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愿望驱使张佩琢坚定地踏上了归国创业之路,但实际研发RNAi药物远比设想的要困难许多。当时国内极少有企业研发RNAi药物,关键原料相当紧缺,如从国外高价采购又会增加成本,而初创企业很难承受这样高额的开支,致使他们的研发一度陷入瓶颈。“既然别家都提供不了我们要的原料,那不如就自己做吧。”为了能让企业活下去,张佩琢带领团队着手开发RNA及关键原料合成技术。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吉玛基因深耕十余年,凭借自己的领先优势,逐步打造起了一条从产品研发到生产销售的RNAi上下游产业链。如今,吉玛基因逐步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清华大学及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多家著名生物医药公司、大型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合力开发RNA诊断试剂和RNA药物。

2021年10月,吉玛基因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合作共建的“西浦慧湖药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挂牌仪式举行。动物实验是任何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前必不可缺的一环,此次合作双方不仅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合力,也借助该平台将吉玛基因的RNA药物研发与西浦的基础研究进行快速融合,在多个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据了解,西浦慧湖药学院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旨在协同政府、产业、社会多方力量,营造世界一流生物医药国际创新生态,助力园区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截至目前,西浦慧湖药学院已与亚盛医药、艾博生物、沃生医药等十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合力培养面向产业、面向未来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而创业面临的另一个困难是招揽人才。张佩琢回忆道,曾经为了把人才带到苏州,他们要先在张江公司招人,然后再用出差、考察等方式把人哄过来。正因如此,认定园区的张佩琢自愿担当起了“宣传大使”。他不仅多次参与主持苏州创业周海归人才沙龙,还在国内外的生物医药行业大会上分享自己在苏创业成功经验。现在,园区因宜居宜业的创新生态已成为了海内外生物医药人才就业的首选地。

此外,张佩琢在担任人大代表期间,在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产业转型等方面,向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及有关单位多次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他倡议设立的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不仅解决了一大批海归人才子女接受国际化教育需求的问题,还解除了归国人才的后顾之忧,成为苏州市吸引人才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不断升级“产业生态圈”,叠加资源优势,促进融通创新,不断播撒创新种子的“阳光雨露”,越来越多像张佩琢这样的海归人才在这片沃土扎根、创业,收获成功。

来源:金鸡湖先锋微信公众号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0 阅读:47

资讯早播报

简介:资讯早播报,资讯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