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汉后,为何短短15年便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学典历史 2024-06-15 23:36:20

公元8年,权臣王莽终于撕下虚伪的面具,就在这一年,他废掉西汉孺子刘婴,遂后登上帝位;然而短短15年之后,王莽所建立的新朝,便在各地义军的打击之下轰然倒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一,改革不切实际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人口买卖猖獗,最终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生活举步维艰;新朝建立之后,王莽试图改变这一切,于是大刀阔斧地改革。

首先将土地收归国有,按人口分配,并禁止买卖;此举虽好,但同时得罪了商人的利益,他的超前思维,并没有得到认可。

除此之外,王莽还多次进行货币改革,结果造成通货膨胀,物价迅速飞涨;纸上谈兵的做法不仅没有促进社会往好的方向发展,而且还加剧了社会矛盾,进而农民起义愈演愈烈。

其二,惹怒匈奴

王莽不仅对内改革,而且还将手伸向了匈奴;他设计骗取匈奴手中汉朝所赐的“匈奴单于玺”,随后将其弄碎,然后赐于新朝的“新匈奴单于章”。

这细微的改动,将匈奴与中原平等的地位瞬间打破,匈奴一怒之下,便发兵犯境,从此拉开了双方长达十余年的战争。

然而,王莽大军始终无法战胜匈奴,反而耗费大量人力与财力,最终为新朝的灭亡埋下了祸端;如果王莽能够继续推行汉匈之间友好往来的策略,或许新朝还能继续发展。

其三,自然灾害频繁

王莽执政期间,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大江南北饥荒四起,饿殍遍野;面对灾荒,朝廷不仅没有赈济灾民,而且还不停地加征赋税,最终激起民变。

公元23年,起义军将领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至此,立国15载的新朝迅速走向灭亡。

新朝并未按照王莽的规划路线行驶,反而偏离正轨;从儒家走来的他,终究没能参透儒家思想,一直在理论与现实中徘徊;结果“恢复周礼”的梦想最终落空。

0 阅读:64

学典历史

简介: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