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再难,也别抬举这7个职业,工资再低,也要做这7种工作

兴丽说 2023-12-11 09:58:04

有一句名言:选择大于努力。这句名言在未来将得到更深刻的印证。条条大路通罗马,你选错了职业,如同选错了方向,不但到不了罗马,还会南辕北辙、越跑越远。职业规划越来越难了,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这一代退休父母经历过太多,虽然已经无法扭转自己的命运,但可以发挥经验优势指点自己的儿孙。所以,退休父母不管自己混得如何,也要劝告儿孙:不要从事这7种工作,给再高的工资也不干。找工作再难,工资再低,也要寻找未来可持续发展、职业比较安全的这7种工作。

【1】拒绝从事未来被替代的工作。

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未来幻化世界的水平,而且迭代正在加速。比如,仿真保姆机器人除了不能生孩子啥都能干了。无人机、自动送货车、数控机床及机械臂、无人驾驶、水下焊接等技术,将取代劳动型、技能型岗位。比如,收银、稽核、算账、理货、驾驶、焊接、车工、跑腿、服务、操控、普通文员、基础采编等岗位,早晚被替代,就不要踏足了。

【2】拒绝从事走向没落的工作。

有些行业不是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而是被宏观政策强迫摁下了发展势头。比如,房地产行业、互联网理财行业、基础金融(柜员)行业以及淘汰落后产能(高污染、高耗能)涉及的工作。举一个例子,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必将取代化石能源和燃油汽车行业,放着蓝海你不闯,非要卷进红海吃苦头?

【3】拒绝从事高风险的工作。

随着经济大势滑入寒冬,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经济大好时期,虚假繁荣掩盖了一切。热潮退去、寒潮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沦陷,越来越多的企业爆雷,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行业或企业,普通人就不要去闯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不被虎吃掉谁当垫背?

【4】拒绝从事“灰色”工作。

以前,从大城市到小县城,满街都是搞传销、卖理财、卖保健品、卖投资项目的,那些肤白貌美的年轻女孩恨不能管你喊亲爹。发短信、送鸡蛋、扫个码,就掏空了老年群体的荷包。现在的灰产公司还在从事一些“擦边球”的产业,比如,卖培训、卖兼职、拉人头、刷数据、搞矩阵、批量抄袭,就不要招惹这种工作了,一抓就是一窝,挣不到钱还留了案底。

【5】拒绝从事“压榨型”工作。

有些无良企业抓住当下就业难的机会,欺压员工,降低成本,根本不把员工当人看,只当工具使用,用完了就像扔抹布一样扔掉。比如,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保公积金、不给办公电脑、反让你交押金保证金、不办工伤保险,等等,遇到这种公司不要去,反手一个举报、为民除害。

【6】拒绝从事有损健康的工作。

有些职业根本不是“工作”,而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有一篇文章“骑手累死在算法里”已经揭示了底层逻辑。比如,以前流行一种“先进”的计件工资制,搞得工人为了多挣几块钱拼命加班,后来被证明这是“血汗”工厂。现在,骑手、司机、跑腿等职业人员,也被无良商家设计的“游戏规则”套死了,就是让你拼命透支体力、消耗健康。有些平台不签劳动合同,改签合作协议,就是让你累病了、被撞了也跟他们无关。

【7】拒绝从事劳务外包的工作。

劳务派遣、业务外包,本来是一种用工模式,适合于人员流动的外国,在国内是“水土不服”的,也是不应该被推广的。可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逃避管理责任、便于裁员,大批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和业务外包工,说是同工同酬,其实根本没有前途。你用膝盖都能想明白,既然想用人就签劳动合同,为什么找第三方劳务公司跟你签劳动合同呢?这不是脱裤子方P嘛,目的就是想坑害你!

PS:退休父母劝说儿女可以从事这7种工作。

【1】朝阳行业及职业。

看看2023年职业大典,消失了600个职业,新生了600个职业。看看2025年规划和2050年规划,国家发展什么行业,国家限制什么行业,其实已经很清楚了。比如,房地产、虚拟经济等行业注定走下坡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化、数据安全、基因、养老、健康、文化等产业一定是走上坡路的。你进入没落行业,注定卷得要死;你进入朝阳行业,如同在蓝海里游泳。

【2】新兴行业及职业。

2023年中国加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退休老人将达到近3亿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2022年新生儿出生人数创出历史新低,并跌破了1000万,产生了人口负增长的历史性拐点。那么,围绕老年人养老、健康、服务甚至是老年人发挥余热等产业必将是一个万亿市场。那么,婴儿数量锐减,将对幼儿园、中小学教育以及母婴、儿童消费等市场带来冲击。相反,几个老人养一个孩子,消费能力大增,那么,高端教育、高端服务就是一个新型产业。如果抓住这种趋势选择就业,未来前途光明。

【3】产业转型及职业。

未来,很多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给职业规划也带来了新的希望。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以前房地产的经济规模巨大,当它没落后,哪个产业能起到“引擎”作用呢?目前看,新能源产业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接过了“接力棒”,并且有望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这种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兴职业发展机会是巨大的。再比如,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那么,围绕这些转型升级的职业将来必是百花齐放。

【4】消费升级及职业。

我国到2035年要实现人GDP到3万美金的宏伟目标,不仅仅带来产业的革命,还带来消费的革命。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我们的人均GDP从1995年的600美金到2010年的4000美金,又到2021年的1.2万美金。这期间,我们最大的消费变化就是消费升级了,手机从大砖头变成了智能化,从自行车变成了高档汽车,从小平房变成了大平层,吃的零食、喝的饮料,也是一代比一代讲究了。那么,人均达到3万美元,围绕消费升级的产业和职业才是未来的风口。

【5】难以被取代的职业。

目前,让人们最焦虑的就是人工智能将来要取代哪些职业?那么,人工智能将取代哪些职业无法穷尽,但可以知道人工智能未来无法取代的职业。首先是智慧社交型的职业,需要沟通、协调、平衡、随机应变、灵活变通的职业不易被取代,比如,教学、仲裁、管理,等等。其次是艺术创意型的职业,人工智能无法与人类情感相通,比如,艺术家、摄影师、策划师,等等。再次是感知操作型的职业,比如,医生、护士、维修工、消防员,这类工作无法被标准化,也不容易被“编码”。

【6】人工越来越贵的职业。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随着人口的下降,人工成本必然上升,这是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的历史规律。比如,在发达国家,消防员、电焊工、维修工的收入不比一个城市精英白领少。中国在未来十年也必将走入这个局面。所以,不要小看有技能的蓝领人才,他们的工资会很高,否则,没人愿意干。那么,懂技术、懂技能、会操作人工智能、会运行数控机床、能维修智能芯片的蓝领技工,也许并不比一个老师、文员、工程师挣得少。

【7】体制内的职业。

2023年,报名国考的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就连很多大厂的高薪码农也加入“考编”大军。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高薪美年薪香不如端着铁饭碗香。用简单思维就能看明白,如果铁饭碗都不香了,那么其他职业就更不行了。所以,考入体制内可能是普通人最好的归宿。2023年,全国非国营单位(私企民企)社平工资只有国营单位(体制内企事业)的二分之一,粉碎了体制内“工作稳定但收入低”的错觉,这种职业既稳定收入还高。#实话实说#

1 阅读:6

兴丽说

简介:兴丽特地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