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一首级升一爵位,那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爵位含金量如何?

一点儿历史事 2024-01-02 18:49:23

斩一首级升一爵位,那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爵位含金量如何?

话说要是商鞅穿越到现在,绝对是“升级打怪”的最早创始人。

按照“二十等爵制”的规定,商鞅给“大秦牌游戏机”打造了最好的广告:

想要快速发财致富吗?想要获得权利走向人生巅峰吗?只需要加入商鞅团队,为秦国上战杀敌,就能实现梦想,首充一元起。

口号喊得响亮,实际上的套路却只有进入后才能真正了解。

最重要的是这个游戏非常残酷,绝对不允许你有第二次机会。

因此,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馅饼”。

在解释问题之前,笔者还要给大家纠正一个误区。

最早的“商鞅变法”并没有规定“二十等爵制”,而是仅仅有“十六等级”。

因为当时的秦国最高统治者秦孝公并没有公开称王,因此他的爵位一直都是“公爵”。

而“列侯”这种爵位,在没有称王前,秦国是万万不可敢定的。

因此商鞅功劳如此之大,最后也还是封了个“商君”罢了。

一.神奇的“二十等爵制”

“二十等爵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打压阶级,能力至上”。

在那个奴隶制已经没落的旧贵族时代,进行变革,打压腐朽贵族,是每个上进的士族都想要做的事情。

而“二十等爵制”就是社会资源重新分配,调动社会潜在积极性的最好工具。

根据《商君书》的记载:为了更快、更好地吸纳百姓参军,因此商君设立第一爵位“公士”的时候,给予了很低的门槛。

只要砍下一颗敌人的首级,就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谁不是一个脑袋,两个手,既然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何不拼尽全力?

只可惜现实与理想,中间隔了南墙。

这一个“首级”指的可不是普通人的首级,而是“甲士”的首级。

在那个年代,能穿得起盔甲的,至少也是个小队长,哪有那么容易杀的。

想要获得一个甲士的首级,难度大致相当于普通平头老百姓想要挑战泰森(著名拳王)。

除此之外,“二十等爵制”还有严格的壁垒。

1.玩命的前四级

在前四级(公士、上早、簪枭、不更)中,由于你是“单身汉”一个,所以靠击杀敌人确实可以“飞升”。

就像现在的网游一样,只需要杀怪,就可以获得升级,获得宝箱。

这是秦军获得战斗力的前提,也是作战胜利的基础。

但到了四级以后,单打独斗就不占优势了。

毕竟一场战斗的胜利,靠的是成千上万人的团结合作。

2.“计谋为上”的5-9级

这些等级都有一个非常显眼的名字——大夫。

它们分别是: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

在这一等级里,商鞅将他的军事天分完全显露了出来。

个人能力再强,学不会团队合作,终究是“有勇无谋”罢了,只有学会团队合作,才能真正取得胜利。

从这个等级开始,晋升的难度逐渐加大,因为这个时候靠得就不是“杀敌数量”了,而是“团队晋级”。

除了个人必须完成的数量外,你还有其他“责任”,让其他人(下属)完成任务。

基层士兵在战场上,只需要管好自己就可以了,运气好杀几个敌人,获得奖励,运气不好,没有斩获首级,没关系,下一次就好了。

但将军可不行,他们手下军队伤亡过多,他要承担责任;手下士兵摆烂、摸鱼,完不成业绩,他要负责任,甚至士兵生病了,他还是要负责任。

士兵偷懒一般没什么事,但将军一定有事。

在这个阶层,不像之前那么好玩,稍不留神,你的功勋点就被扣没了,就要从头开始干。

这里我们也就可以理解白起他老人家当年为什么要屯那么多人头了,万一少了,是真的不够扣的。

能从第一等级一步一个脚印爬到第九等级的人,是“凤毛麟角”、“万中无一”的狠人。

而之后的等级,做的好了,你更是甚至可以“青史留名”。

3.第10到16级:脑力劳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爵位大致相当于“天子——诸侯——卿大夫——时”里的卿。

他们是仅次于各国君主之外的国家统治阶层,后来的“相国”、“御史”、“史官”等等都是卿。

商鞅开始变法的时候,被授予的爵位也是第十等级的“左庶长”。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商鞅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从“基层”做起。

因此他才向秦孝公索要了一步登天的资格。

当然,如果没有这层身份,商鞅是没有办法在朝堂上发言的(甚至连进度朝堂的资格都没有)。

这就是古代接机观念的严重,也是阶级桎梏。

“卿”这个阶层一般是不用亲自上战场的,他们所以依靠的是脑子。

商鞅后来靠着变法、征战的功劳,顺利当上了“大良造”,可谓是风光至极。

只可惜秦惠文王不能容人,商鞅最终还是遭受了车裂的刑罚。

而后来凶名赫赫的武安君白起,也凭借杀伐成为了大良造,最后也被秦昭襄王赐死。

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的弄潮儿,搅动时代风云,踩在浪花之上,却都没有想到要给自己留个退路。

繁华落尽终成空。

要是真算起来,“二十等爵制”其实真的很虚无。

除了统治者可以长期稳定在位之外,其他人都是不稳定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些人无论多么繁华、富贵,到头来还是个打工者,拼命干活,最后终成空。

近日疯狂小杨哥的一番肺腑之言当真打动了笔者,大富大贵真的很累且没用,小康生活才是真正的追求。

经历过玩命后,获得的最低的四个等级,完全可以让人舒舒服服过一辈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商鞅给的“新人大礼包”真的还是很真诚的。

二、公士到底有什么好

一个秦朝普通人要是顺利获得一个“甲首”,那么他就可以顺利晋升为公士。

公士的奖励大概有这些:1.一倾田地

2.住宅地一处

3.中庶子(侍者)一名

获得这样的生活,在现代已经是妥妥地人生赢家了。

并且除了赏赐外,秦国的军功还可以用来抵罪。

这一点大家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在当时的秦国,罪名可是五花八样的。

稍微一不留神,你可能就是个罪犯了。

甚至你什么都不干,都可能犯罪,毕竟有“连做法”。

许多秦国士兵,就像那些被骗到缅北的“猪仔”一样,他们可能并不是为了所谓的高薪工作,而是实属无奈。

他们大多数都是为了“抵罪”或者给家人赎罪才被迫上了战场。

至于所谓的“福利”,说白了得看你有没有那个命获得了。

也正因如此,在征战六国时,他们被迫成了最锋利的尖刀。

但秦国灭亡后,他们却没有站出来帮助复国。

毕竟从一开始他们就是被迫的,因此更谈不上什么忠诚了。

而秦二代时期,秦朝如此残暴不仁,估计在他们心里也在期盼着暴秦的灭亡。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1 阅读:199
评论列表
  • 2024-01-03 04:09

    秦统一天下后,就开始各种赖帐,军功制度名存实亡,这也是秦后期军队战力急骤下降的原因之一。

一点儿历史事

简介:山东作家协会成员,历史“中毒患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