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飞船月球点火之谜揭晓!嫦娥六号拍下震撼画面

令仪 2024-06-12 22:22:52

在浩渺的宇宙中,嫦娥六号从月球表面拔地而起的那一刻,令人惊讶的是,并未有熊熊火焰伴随其升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回想美国阿波罗飞船的壮丽起飞,也没有明显的火焰,反而是无数“粒子”蹦跳而出,如同奥特曼施展特效般的壮观。再回溯到四年前,嫦娥五号从月球正面启航,同样缺少了火焰的辉映。

要揭开这一神秘面纱,还需从嫦娥六号的精巧构造说起。嫦娥六号与五号犹如孪生姐妹,外形与结构近乎一致,都由四个核心部分组成。其中,轨道器和返回器在太空中静静守候,而着陆器和上升器则踏足月球表面。我们所目睹的腾飞场景,其实仅是上升器的独角戏,着陆器则永久地留守在那片月海之中。

这个上升器,不仅承载着珍贵的两公斤月壤样本,还自重约770公斤,其中竟有430公斤是燃料。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神奇燃料呢?在点火的瞬间,是否有一抹橘红色的烟雾掠过你的眼帘?这与我国神舟飞船升空时的烟雾颇为相似。的确,嫦娥六号上升器所使用的燃料,与长征2F火箭如出一辙,均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尽管肼类燃料剧毒无比,却因其常温下的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火箭推进。

上升器的内部结构简洁而不失精妙,宛若一个巧夺天工的盒子。其中,一个十字隔板巧妙地将空间划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镶嵌着一个圆形的燃料罐,容量高达100升。而发动机则被精心安置在中心位置,其强大的推力可达3000N,相当于地球上300公斤的力量。然而,这股力量是如何让重达770公斤的上升器在月球上轻盈起飞的呢?

关键在于月球那微弱的重力,仅为地球的六分之一,约1.63 m/s²。通过简单的物理计算,我们可以得知,3000N的推力足以让上升器以2.2 m/s²的加速度原地腾起。这个加速度在地球上或许微不足道,但在月球上却是惊人的,甚至超越了长征五号从地球起飞时的瞬间加速度。随着燃料的逐渐消耗,上升器的质量不断减轻,加速度也随之攀升。大约在360秒的飞驰后,上升器便能达到每秒1.7公里的速度,这正是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随后,它将在太空中与轨道器和返回器优雅对接,将月壤样本安全交付给返回器,最终携带着人类的期望返回地球。

尽管这个过程与地球上的火箭发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视觉上的震撼却截然不同。在地球上,我们目睹长征2F火箭冲天而起时,那透明的淡黄或淡红色火焰以及醒目的马赫环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因为火箭喷出的超音速气流与周围环境的空气形成了一层鲜明的界面,而超音速气流产生的激波在这个界面上反复反射,从而勾勒出了美丽的马赫环。

然而,在月球的真空环境中,这一切都变得截然不同。当超音速气流从发动机喷薄而出时,它几乎在瞬间便扩散至整个太空,不再保持稳定的层流状态,而是化作一团羽毛般轻盈的羽流。由于缺乏稳定的界面,激波无法形成马赫环。因此,在太空中,我们既看不到马赫环的绚烂,也难以捕捉到稳定火焰的踪迹。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嫦娥六号发射时火焰隐匿的奥秘。在真空环境的笼罩下,发动机的火焰瞬间弥散成羽流,而偏二甲肼燃料的火焰本身便呈现出半透明的淡红色,使得层流状态下的火焰已然难以捕捉。一旦化作羽流,其透明度更甚,观察起来愈发困难。再加上月球探测器相机的曝光限制和像素局限,想要捕捉到清晰的火焰画面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极端而罕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能够目睹类似发动机的熊熊火焰,还能欣赏到醒目的马赫环。科学家们曾借助由36个射电望远镜构成的庞大矩阵,捕捉到这一奇景。然而,这种特例与嫦娥六号的起飞情境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

2 阅读:376
评论列表
  • 2024-06-13 19:38

    阿波罗飞船点火之迷你揭晓了,那阿波罗上升器起飞图片之迷你揭晓了没有?究竟是谁拍的?怎么拍的?在哪里拍的?

  • 2024-06-13 18:05

  • 2024-06-13 18:05

    👌🏻👌🏻👌🏻👌🏻

  • 2024-06-13 18:05

令仪

简介:在这里,看见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