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村里大学毕业生回家冷漠,外出打工回来的热情

风起勿眯眼 2024-05-10 18:58:44

夜深人静,我望着手表上的时针一点一点走向十二点。一年又一年,似乎春节回家的路永远走不完。车窗外,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这座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依然喧嚣辉煌。车终于驶进了乡间小路,夜色渐浓,路灯在车窗上一格格掠过,我的心跳也随之加快——我又要回家了。

“叮咚”,微信提示音突然打破车厢的沉默。妈妈发来语音消息,像往常一样嘘寒问暖,叮嘱我路上小心。说着说着,她的语气忽然一转,似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笑道:“你回来一定要好好跟村里大学生聊聊,他们可都变了呢!”

变了?这下我也起了兴趣,追问她在说什么。妈妈解释道,这些年回家的大学生,无论是博士、硕士还是本科生,好像个个都变得冷漠无语,仿佛被人掉包了一样。而那些去外地打工的孩子,回家后却显得十分热情洋溢。

一时间,各种疑问涌上心头——难道读书真的会让人变傻?大学生们是碰上什么难言之隐?还是说,他们在外的生活和经历,已经把他们与家乡疏远了?

第二天清晨,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家门,呼吸着乡间泥土的芬芳。村里的景色似乎永远都没变,低矮的茅草屋,远处田野里弯腰劳作的身影……我决定首先找一个小学同学碰头,他考上了本地最好的大学,已经毕业两年了。

“叩叩”,我敲响他家的门,一个眼神呆滞的年轻人打开了门。他死气沉沉地跟我打招呼,甚至想要结束对话回房间。我忍不住问他,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他这才长叹一口气,说自己压力太大,实在提不起劲。原来,他被分配到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工作单位,面临着升职压力;同时家里也在催婚,让他早点成家生子。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有点招架不住,只想一个人静静。

我心中一动,说不定其他大学生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社会的变化太快,他们也需要时间适应和成长。

随后我又拜访了几位外出打工的老同学。落魄时他们打开心扉,毫不掩饰地诉说着打工的艰辛:低薪,长时间加班,承受巨大生活压力。但是一提到家乡,他们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这里有着他们最熟悉和亲密的人和记忆,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港湾。

人都需要精神寄托,不管是追求卓越的事业,还是对乡愁的眷恋。我们都在努力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也都值得被温暖地对待。

夜深人静,又一个春节即将结束。车窗外,城市的灯再次照亮我回家的路。记忆中老友们的笑脸浮现在眼前,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做人情味。也许我们无法回到从前,但那份乡愁永远扎根心间。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大学生那般淡然,因为我的记忆需要新的风景。而家乡永远都是我的根,哪怕只剩片瓦一堵墙,也会让我落叶归根。

0 阅读:0

风起勿眯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