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曹操曹操到”是怎么来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一点儿历史事 2023-12-30 17:08:54

“说曹操曹操到”是怎么来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估计在打出这个题目的时候,许多读者就已经笑出来了。

没错“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实在是太著名了,知名到中华儿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话者正要说的对象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因而感受到了惊吓或喜悦”。

话说当年汉献帝从长安好不容易回到了洛阳,面临的却是一片荒凉的萧瑟场面。

据《汉书》记载: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宫院中只有颓墙坏壁。

堂堂大汉王朝竟然沦落到百官上朝都没有地方,仅能“立于荆棘之中”,简直不要太尴尬。

甚至偌大的洛阳城,竟然仅有一百多户居民,这些人也没有基本生活保障。

为了生计,他们只能出去剥树皮,挖草根,勉强果腹。

为了满足大汉王朝贵族们的最低生活保障,官职在尚书郎(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文员秘书)之下的只能自己出城劈柴、捡野果。

许多人出城就再也没回来,不是饿死在了荒郊野岭,就是被强盗打劫而死。

就在首都面临如此劫难的时候,四方的诸侯却对此视而不见。

北方此时最大的诸侯是著名的四世三公家长子袁绍,但袁绍专心于经营自己在河北的地盘,对汉献帝的窘境充耳不闻。

当初董卓乱政的时候,袁本初就对讨伐董卓没什么兴趣,反而对册立新帝非常积极。

看到大汉王朝行将就木,袁本初不仅不想伸出援手,反而很乐意看到大汉王朝直接消亡。

而且不仅袁本初有这么个心思,像什么荆州牧刘表、淮河流域的统领者袁术等等四方诸侯都怀着这个心思。

袁术后来还直接公开称帝了,只不过他这个皇帝没几个人承认。

至于刘表,这个人只希望能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于争霸天下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能够帮助汉献帝,并且乐意帮助汉献帝的,只有曹操。

但曹操这边其实也很复杂,当曹操表示想要迎立汉献帝的时候,统治集团的大多数人都表示了反对。

只有荀彧等少数真正忠于大汉王朝的人表示了支持,也是在他们的力挺之下,曹操最终狠下了决心。

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三国志·魏志》

但这段旅程也不顺利,曹洪第一次出马并没有见到汉献帝。

第二年二月份,曹操彻底清剿了汝南、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残余势力后,汉献帝才真正被曹操迎立。

而当时的汉献帝,过得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这种生活。

那既然曹操迎接汉献帝需要两年的时间,为何在这段时间里,袁本初等北方豪强纹丝不动呢?

因为他们从心底就不关心皇帝的死活。

距离洛阳更近的袁绍、袁术、刘表是这样,距离遥远的公孙瓒、刘璋更是这样。

因此汉朝天下虽大,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收留汉献帝,给他一个容身之所。

最后,只有曹操愿意接受汉献帝,给汉献帝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并不是“说曹操曹操到”,而是“说诸侯,只有曹操会到”。

“说袁绍,袁绍没有兴趣”、“说刘表,刘表没有胆量”、“说袁术,袁术心怀不轨”。

即便曹操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也是局势所迫,时局演变导致的。

如果一开始天子就可以号令天下,又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诸侯又怎么敢不前来救援呢?

我们在品读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将其带入原本的历史大环境中,这样才能对当时的人物有个确切的了解。

至于那些事后再说些什么“大话”的人,大家最好离他们远一点。

最后的最后,笔者还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由于北方局势混乱,而且曹操统治后期与汉献帝君臣离心,为了保证统治秩序稳固,曹操制造了大批特务。

这些特务对曹魏统治区域,特别是京城地区严密监视,让曹操可以高枕无忧。

这也就导致了京城的人根本不敢随意说曹操的坏话,毕竟“说曹操曹操到”。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138

一点儿历史事

简介:山东作家协会成员,历史“中毒患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