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将进驻中国空间站!网友不理解:为何我国会向日本开放?

宇宙天文馆 2024-06-08 23:00:25

中国空间站又名天宫空间站,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空间站之一,随着天宫空间站科学研究计划逐渐展开,我国也对国际发出了邀请。

近期,我国公布了首批进驻进驻空间站的国家名单,一共18个国家获得了进驻资格,日本的名字赫然在列。

入驻天宫空间站的是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还会和我国清华大学团队合作进行试验。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非常疑惑,我们和日本关系大家都非常清楚,为什么要同意日本进驻呢?太空开发真的合作无国界?

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基本稳定,资本主义阵营的领头羊美国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分庭抗礼。

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美苏两个不同阵营的超级大国对于世界话语权的争夺战正式开始了。

双方开始在政治、军事、科技等多方面进行角逐,人类的科技也因此得到空前发展,航空航天方面的成就更是格外耀眼。

早在1971年,苏联就已经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送上了太空,接下的十余年里,空间站的模块不断被送上太空,最后组成了和平号空间站。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但空间站日常维护所需资金量巨大,俄罗斯难以支撑,恰好此时美国主动提出合作,投资2400万美元入股。

不过美国投资入股的目的只是为了学习空间站的技术,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美国便宣布退出合作。

俄罗斯无力支撑,只能宣布放弃和平号空间站,2001年和平号空间站坠毁在茫茫大海中。

1998年,美国NASA宣布成立国际空间站项目,由美国牵头,联合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共同研发国际空间站。

然而在我国在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的时候,美国直接拒绝,还制定了沃尔夫条款,明确规定不与中国进行任何航天技术上的来往交流。

我国深刻意识到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于是我们决定发展自己的空间站。根据我国的规划,整个空间站的建设分为三步,第一步建设太空实验室,也就是我们的天宫一号;第二步建立空间站核心舱,子啊天宫一号的基础上我们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再次验证了我国航天的核心技术;第三步建设完整的中国天宫空间站体系。

目前我国的空间站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外观呈T字形,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组成,空间达110立方米。

我们空间站可以说是黑科技满满,别看它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它其实是一个灵活的“胖子”,能够主动避让太空碎片。这都是因为天宫空间站安装了近百台发动机,使空间站能够在太空中灵活走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亮点是双机械臂,能够在舱体上爬行转移,灵活作业。

美国神剧《太空部队》中有个片段是中国空间站用机械臂剪断了美国卫星的太阳翼。

虽然这是一个反面设定,但是也从侧面映射了我国空间站机械臂的强大能力。

从一无所有到在太空中建设家园,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现在我国克服重重困难才建设完成的空间站却要开放给其他国家一起使用,甚至日本还在第一批进驻名单上。

消息一出,网络上瞬间炸开了锅,不少网友都表示难以理解,难道说太空探索真的无国界吗?

我国空间站为何要开放给日本?

我国与日本之间存在着一段沉重的历史,这是所有中国人的伤痛,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网友抗拒日本进驻我国空间站的原因。那国家是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同意日本进驻的呢?

其实我国在空间站建设初期就已经向世界宣布了开放空间站的计划,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规划的一部分,闭门造车是万万不可取的。

2021年12月,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工作人员董能力表示,虽然我国的空间站起步较晚,但是坚持独立自主,秉承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未来发展、技术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未来也会将空间站打造成一个开放的科技合作平台。

从官方报道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欢迎一切想要进行太空探索的国家进驻空间站。

但是大家不用担心,开放并不意味着放任。我国空间站对外开放合作也是有限制的,有着完善的制度,成立了中国空间站科学技术实验委员会,负责对申请加入中国空间站的项目进行遴选。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进入我国空间站的,必须是符合要求的才行,而日本的项目便是如此。

空间站是国之重器,它的建设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肯定没有免费的空间站,开放国际合作更有利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好比去年9月,我国签署了历史上最昂贵的一单快递,中东土豪阿联酋豪掷300亿,让他们的月球车“拉希德二号”搭载我们的嫦娥七号登月。

对此,不少网友调侃道:“只要老板钱到位,把运载火箭刷成绿色的都行。”

此次进驻除了日本外,还有俄罗斯、德国、法国、波兰、印度等十六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入驻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空间站的发展,促进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

同时充分展现了我国的大国形象,知行合一,欢迎一切致力于和平利用外太空的国家。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强大过,也有弱小的时期,因此对于其他国家的处境我们可以感同身受。外太空是全人类的财富,并不是个别国家的私有物,和平探索外太空是所有国家应享有的权力,但是个别国家却大搞技术封锁。

中国空间站开放体现了我们作为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为航天技术薄弱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机会,这也是我们和平探索外太空理念的诠释。

参考文献:

1.董钊.论我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新模式

2.刘向 , 王腾飞 .大国"局气",中国空间站向世界发出邀请

0 阅读:15

宇宙天文馆

简介:宇宙天文馆,不止有宇宙天文,万物皆可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