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霍去病不死,刘据还会被废吗?

时间如白马过隙 2024-04-09 21:20:44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几个问题:刘据因何被废?与武帝关系如何?武帝如何看待霍去病?是宠臣还是倚之为长城的干将?是为己用还是留待日后辅佐后继之君?

刘据因何被废?

是因为谋反,但却是被逼的。

根据史书记载,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卫青大姐卫君孺之子)被人告发以巫蛊诅咒武帝,被下狱致死,卫青之子卫伉亦被牵连而死。

不久,武帝生病,与刘据有隙的宠臣江充妄言有人行巫蛊诅咒天子,于是武帝命江充及宦官苏文彻查,结果江充公报私仇,四处搜捕刑讯逼供不说,还将铁楸挖到了东宫,并得到了桐木人偶。

本来刘据就因为失去了外家相护而胆战心惊,现在又与父皇不通音讯,无法自证清白,遂采用少傅石德之策,矫诏抓捕江充,在此过程中,刘据杀死了不肯奉诏的光禄勋韩说,放跑了御史章赣以及苏文,二者跑到武帝面前哭诉太子谋反。

而这时的刘据因为已犯下矫诏之罪,又不知武帝是否在世,害怕自己会重演扶苏的惨剧,便决定起兵,由此做实了谋反之罪。

最终,刘据兵败被杀,卫子夫自尽,卫氏一族被屠戮一空。

与武帝关系如何?

父子二人虽然不如后世的朱元璋与朱标那般亲厚,但也要比历史的大多数帝王父子要强,尤其是卫、霍在世时。

刘据是武帝嫡长子,母为卫子夫,舅为大将军卫青,表哥是骠骑将军霍去病,拥有这样雄厚背景的他继承大统顺理成章。

汉武帝也一直如此认为。虽然长子性格略显敦厚,“不类己”,但还是在刘据七岁时就立其为太子,精心为他选了大儒石庆、严青翟、赵周、周勃之孙周建德作太子太傅,刘据成年后,更是专程为他修建博望苑,以作交往宾客之用,并允许他可按自己喜好行事。

后来,卫子夫因为年老色衰,武帝开始宠幸王夫人、李姬等,但当他察觉到刘据不安时,还体贴的对卫青解释说:“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

另外,武帝还有意识的培养太子为君的经验,每次游幸天下,都将朝堂托付于刘据,如有所裁决,只需将重要之事报备即可,武帝也无有不准,甚至有时都不过问,对太子表现出了完全的信任。

而刘据也不负所望,虽然性格略显优柔,但也有执著的一面,他经常将一些武帝处罚过重的案子进行平反,卫子夫每每告诫他应顺从父皇旨意,但他依然坚持,武帝知道后,也颇为赞赏。

正因为武帝全身心的宠爱和信任,刘据后期才不把苏文、常融等小宦官放在眼里,卫子夫曾让他奏请武帝杀掉苏文等人,他却自信言道:“上聪明,不信邪佞,不足忧也!”

哪怕是到了武帝晚年,对刘据也是颇为信任,所以当苏文、章赣逃出,抢先一步到甘泉宫告状时,武帝的第一反应是不信,他认为太子只是害怕而已。哪怕后来知道刘据杀了江充,把他养在宫中的术士通通烧死,还联合卫子夫调用了兵马,也是果断不信:“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

可惜武帝身边阴险之人太多,武帝派人去召太子前来解释,可派去的使者连刘据的面都没见,就跑回来添油加醋诬陷道:“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

武帝也是人,也会被奸佞蒙蔽。在三人成虎的情况下,他不愿信也得信了,于是下诏捕杀叛逆。

可以说,刘据被废并非来自于父子相疑,以至于一年后,武帝就让人彻查“巫蛊之祸”,在发现儿子确实有冤枉情节,便转手开始报复当初参与谋害太子之人,黄门苏文被活活烧死,丞相刘屈牦被腰斩,侍郎马通、侍中马何罗被凌迟,几个月后,钩弋夫人被赐死。

不管怎么说,刘据谋反是实,不论他有多少委屈,多少不得已,对于帝王来说都是不能容忍的,但武帝这么快就为儿子平反,可见他对刘据的疼爱是真心的。

纵观巫蛊之祸的整个过程,刘据的惨剧是由多个细小原因造成的,如果江充不是逼得太狠,刘据不是太过于恐惧,武帝父子能够保持信息畅通,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而霍去病如果活着,这些条件都不会达成。

霍去病与武帝的关系

霍去病与武帝的亲密可以套用一句很俗的话——虽是君臣,情同父子。

武帝对霍去病的宠信早已超越了君臣,甚至让人感觉有点是不可思议。

霍去病一仗未打,寸功未立,武帝就为他创造了一个历来诗人们都喜欢歌颂的名词——“嫖姚”校尉,意即又轻又快又美。

当他出击河西,凯旋而归后,武帝又创造了一个“冠军侯”与他,17岁即封侯。

当他奔袭千里,封狼居胥后,武帝又搞出了两个“大司马”,令骠骑将军与大将军阶俸等同,仅两战就盖过了舅舅卫青。

当武帝听到霍去病对饮食比较挑剔,打仗还带着庖厨时,不但没有责怪,还立马给他配了几个御厨,送了几十车好酒好肉。

当霍去病射杀了李敢后,武帝虽然对他拳打脚踢,但却无一丝一毫实质性的处罚,还为他遮掩,说李敢是被鹿角挑死的,完全是一副父对子的态度。

霍去病死后,武帝更是哭的稀里哗啦,比死了亲儿子还难受,不但让他陪葬茂陵,还调来铁甲军,列阵到了下葬之处,并且还将坟墓修成祁连山模样,这在历史上都是首次。

也难怪司马迁在写霍去病传时,满是咬牙切齿的羡慕嫉妒恨!

如果这样的一个人存在,江充、苏文等敢逼迫太子吗?江充虽然因为“家臣驰马”事件得罪了刘据,但还没有到“恐晏驾后为太子所诛”的地步。

即便是他们背后可能存在的“钩弋集团”,也不敢心生妄念,要知道霍去病可不是一个忍气吞声之人,就因为舅舅被打,就敢公然射杀李广唯一的儿子、皇帝近卫郎中令,他们也怕自己会成为“李敢第二”。

没有钩弋在背后撑腰,让他们错估了形势,苏文、常融这等小黄门敢在武帝面前搬弄是非,诬告太子调戏宫女,还“面有喜色”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如果霍去病不死,且依然受宠,可以肯定刘据不会被废。卫青不死亦是如此。

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霍去病能得圣眷多久?

武帝如何看待霍去病?

很多人认为,以霍去病的性格,如果再活十年,武功再添几笔,他的结局也许并不美妙!

霍去病确实有嚣张跋扈的潜力,射杀李敢、回怼老前辈李广就不说了,面对皇帝亦是寸步不让,当武帝提出要教他兵法时,他断然拒绝,直言打仗不能靠死读书,当武帝赐他新宅时,他不屑一顾,还说“不灭匈奴,无以家为”。

理论上来讲,作为大臣,理应谦虚谨慎,守之以愚,作为功高盖世的武将,应敬畏皇权,守之以怯,这样才能平安一世。

像霍去病这样桀骜不驯,肆意张扬之人,貌似不能善终。

但我们忽视了两点:其一,汉武帝何人?志在荡平匈奴,建万世之功的一代雄主,胸襟之广不次于秦始唐宗,兔未死鸟未尽,外虏未灭,又怎会马放南山。

其二,霍去病有污点。君主最怕什么样的臣子?“完美”的臣子,因为这样的臣子才容易得人心,才不好控制,就像后世的陈平,陈平盗嫂,陈平昧金,是出了名的,这也是刘邦最放心的,所以在萧何都受到猜忌的情况下,陈平却从未有过。

而霍去病就是一个有“缺点”的臣子。

霍去病锋芒毕露、狂放不羁,是他的缺点,苛待下属,酒菜宁愿倒掉也不给饿肚子的士兵,也是他的缺点,射杀李敢,得罪世代为将的李家,为士大夫所不耻,更是他的缺点。

武帝即便不是武帝,这样一身缺点的臣子,也很难引起皇帝的猜忌。

飞扬跋扈从来不是被猜忌的必要条件。

可以参考大明凉国公蓝玉。

蓝玉与霍去病非常相似,同样功高盖世,同样有一个能力出众的大将军作大腿,同样是太子亲眷、嫡系,还同样的飞扬跋扈。

但他们无论多过分,汉武帝和明太祖都给予了几乎宠溺版的宽容,荣华富贵,功勋等身。

朱元璋对蓝玉的宠爱也是没有底线的,即使蓝玉仅因关隘守将开门迟误,就炮轰自家城池,这种形同谋逆的事之后,也丝毫没有影响他被封为凉国公,赐诏褒奖。

之后蓝玉飞扬跋扈,弹劾他的奏章更是如雪花一样,但老朱从来不管,照样官至太子太傅,这样的一品官位。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蓝玉是太子朱标正妻的舅舅,而且年龄和朱标相仿,这样超强的绑定关系使他一直都是朱标坚定的拥护者,所以无论蓝玉怎么闹,老朱都不会在意,毕竟是留给儿子的。

就算以后要打要罚,那也得儿子出手。

而霍去病与刘据的关系亦是如此。

霍去病是刘据的亲表哥,不但与刘据同辈,而且年龄相仿,只比后者长12岁,作为顾命刚刚好,而刘彻比霍去病大16岁,也是刚刚好。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还是以蓝玉为例。

蓝玉也是皇太孙朱允炆的舅公,也算是强绑定关系,为什么朱元璋还要杀他呢?

这就是所谓的主少臣疑了,蓝玉不仅比朱允炆大了两辈,年龄更是长了三十多岁,如果朱允炆继位,蓝玉完全可以借辈分、资历压人,群臣怕是也不好说什么。

朱元璋怕孙子无法压服蓝玉,自然蓝玉就成了牺牲品。

汉武帝之所以选择霍光,也是同理,虽然其中也有睹弟思兄的缘故。

霍光和昭帝刘弗陵算是平辈,年龄也相差不过十几岁,所以武帝才决定悉心培养并没有多少资历威望、战功成绩的他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并临终托孤,让他辅政。

结果霍光表兄弟二人君臣相得,联合除去了辅政的上官桀和桑弘羊,以及夺位的鄂邑长公主和燕王刘旦,并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但昭帝去世后,霍光面对下一代君主,就摇身一变,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权臣模式。

这就是辈分、年龄、资历在其中貌似不起眼实际很关键的作用,这与李世民临终罢黜李勣让儿子用之其实是一个道理。

所以,既有年龄优势,又与刘据是强绑定关系的霍去病,是大概率会被武帝留待日后辅佐后继之君的。

所以,如果霍去病不是英年早逝,即便有些飞扬跋扈,也无大碍。

那么有霍去病的存在,巫蛊之祸就不会发生,刘据更不会被废。

当然,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武帝如果想更立太子,必先除去霍去病,如果刘据早逝,霍去病怕是也无法独存,就像朱标死,蓝玉身首异处一样。

这可能就是帝王之术吧!

3 阅读:2979
评论列表
  • 冠军侯也好,大将军也罢!不可能看着汉武帝废太子的。太子也不会惶惶不安。皇后更不会自缢。

    穿木屐踢波 回复:
    恐怕被逼得造反成功了
  • 2024-04-17 01:55

    如果霍去病还在,估计站在武帝这边还能活久点。站在太子那就是一起死,汉武帝一生杀人从不心软,尤其是敢顶撞他的人,不杀死,怕以后自己死了,儿子镇不住。霍去病最多能多活几年,估计跟他舅舅差不多一样

    亮仔 回复:
    霍去病是刘据的人。当初为了让刘据太子位置稳固,逼汉武帝给其他儿子封王,只要封王就要远离中央。
  • 2024-04-12 20:41

    自己儿子造反都要灭族的皇帝,惧怕臣子?

  • 2024-04-15 17:27

    刘彻都差点把自己后代灭绝了,一个霍去病算啥

  • 2024-04-22 08:56

    老子要是皇帝,活到七十多了,太子造反?不用,老子现在就退位给你,费这么大事干嘛

    澳巴牛 回复:
    当了一辈子黄帝,你能忍受权利旁落。这是封建社会,你异想天开
  • 2024-04-14 16:14

    他的性子注定他活不长,总有人觉得霍去病在刘彻眼里比刘据重要,卫青虽然位高权重,但都活成啥样了,但凡是张扬一点,都过不到晚年

  • 2024-06-26 07:12

    从史实分析霍去病会直接把江充捅了,后面就不知道了

  • 2024-04-12 18:17

    没有如果[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4-20 06:47

    别说霍去病, 就算刘启在都直接灭了

  • 2024-04-16 11:58

    你猜霍去病听汉武帝的还是听太子的

    亮仔 回复:
    霍去病不会让这事发生。他会先宰了江充
    辉china 回复: 亮仔
    你说的这个,才符合霍去病的性格[点赞]

时间如白马过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