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彩陶非西来,庙底沟文化比甘肃大地湾文化、陕西半坡文化先进

朴木说过去 2024-06-26 15:38:40

我国史前的彩陶在距今9000年左右的浙江上山文化、距今8000年左右的跨湖桥文化中已经出现;我国的白陶始自南方的长江中游地区,在距今8000年稍后,以高庙等遗址为核心的史前先民创制了精美的史前白陶。

郑洛地区的河南汝州阎村、郑州大河村一、二期、荥阳点军台一期、巩义水地河三、四期之类遗存,小口尖底瓶更多为矮杯形口,浅腹釜形鼎发达,常见在白衣上兼施黑、红彩,流行成人瓮棺葬,被称为仰韶文化阎村类型。

在北方,庙底沟文化时期,北方的彩陶文化进一步扩张,原本发现高庙式白陶的汉水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也被庙底沟文化彩陶占据,进而把南方白陶分布区域压缩至长江中游至珠三角地区的狭长地带。此时庙底沟文化彩陶显然已呈压倒性优势,由于此时庙底沟彩陶的分布范围和文献中黄帝部族之掌控区域高度重合。其奠定了先秦中国的空间基础,是中国文明的滥觞,可称为“花(华)布天下”。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加上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研究,认定黄帝时代距今有5000多年,大致属于仰韶文化时期。

随着我国考古学者对"仰韶文化"的不断深入研究,否定了"中华文明西来说"的观点。

全国已经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 10000余处,例如最新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3000多处河南省仰韶文化遗址,包括三门峡区域的仰韶村、庙底沟、北阳平遗址群、窑头、城烟、 底董以及 郑州的大河村、巩义双槐树等。三门峡是河南省仰韶文化的集中分布区。三门峡庙底沟遗址更是在学界有着"圣地仰韶花开中国"的盛誉 。

开始定居方式生活,以半地穴式房屋为主要建筑形式;发现于三门峡市灵宝西坡遗址的516平米的大房址,是目前发现的最大单间房子,是特大公共性房址 ,学界称为"殿堂式建筑"。

随着"良渚文化"等同时期其他流域史前文化的衰落和消失,仰韶文化在中原地区不断延续,发展出河南龙山文化,进而发展进入夏、商及后续的王权历史时期,也因此被学界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形成了学术界的 "早期中国文化圈"。

大汶口文化就是东夷集团的海岱民族和中原民族交往、融合的结果;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了一些富有山东大汶口文化特征的陶器。

周易》和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合称为《易经》,是周文王被囚禁于羑里(现河南汤阴境内)时所作,被誉为“大道之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

唐宋时期的中原地区更是世界最发达的区域,彼时的洛阳、开封是世界级大都市。

南宋失去中原后,都城始终称为临安,以示不忘开封故都和中原故国之意。

也可以说,正是中原地区的开放包容成就了唐宋的盛世,也赋予了中华文化博采众长、融合创新的特征。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点。

仰韶文化东西两支分别是“〔东支〕以大河村——王湾为代表,〔西支〕以大地湾为代表。”

要把中国文明起源的这篇文章做好,庙底沟有它的位置。

现在越来越清楚,仰韶文化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仰韶文化比较中心的位置就是河南三门峡地区,包括西坡、北阳平这些遗址,庙底沟隔得也不远。

从现在的发掘情况来看,河南庙底沟的彩陶在仰韶文化中没有第二个遗址发现得这么多。这个遗址的核心地区,应该有等级比较高的房子,有等级比较高的墓葬,现在这些都还没有。现在的发掘等于敲了个边,它的核心不见得有北阳平那么高级,但是也不会太差,要不然,一个遗址里面怎么会出这么多彩陶。这些彩陶也不是全部,如果再挖,应该还有。不过,庙底沟找国家文物局拨款,得说出个道理来,说不出什么重要的理由,谁给出钱?

仰韶文化是中国最早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也是中国史前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支,是中国文明起源地区的核心文化。

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村,揭开了中国原始社会考古研究的第一页,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的圣地,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2021年6月,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规划面积达2800亩,集遗址保护、考古体验、科普教育、文化旅游、公众游憩为一体,在考古体验和聚落模拟的遗址真境中感受仰韶先民近水而居的生产生活情景,在来自远古的石头、陶片、纹饰中解读人类文明的密码。

三门峡西坡遗址发掘出的大房子,面积最大的一座达500多平方米,而且建造得很讲究,这些大房子不会是民族志材料所见的集会房屋,而应该是上层人物使用的礼制性建筑。西坡最大的房子500多平方米,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会场那么大。这个房子做得比较讲究,西坡那个房子是高等级的房子,不光是大,那如果是仅仅为了大家一块集会的话,用不着盖那么好的房子。从西坡看,西坡发现了20多座墓葬。这是第一次发现庙底沟时期高等级的墓地,以前没有发现过庙底沟时期的墓葬,但是,北阳平遗址比西坡大多了,北阳平剖面暴露的房子非常大,比西坡一点也不小。所以,北阳平如果挖一挖,可能会有更惊人的发现。而这个地方呢,正好位于仰韶文化的中部,整个仰韶文化西边到甘肃,东边到河南东部,北边到内蒙古,南边到汉水。

可以看出,庙底沟期这个阶段它非常强势,到东北,红山文化很明显受到了它的影响;再到山东,大汶口文化也很明显受到它的影响;往南,湖北大溪文化很明显受到它的影响;至于西北就更不用说了,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社会的分化是从庙底沟期开始的。

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弄了三个遗址,都已经有了苗头。一个是良渚,那是很厉害;第二个是陶寺,第三个是二里头,这都是都城级的,但是,不管良渚怎样发达,它毕竟偏远了,它对以后的影响绝对不如中原。

在仰韶文化的各类型当中,以庙底沟遗址发现的彩陶最为丰富,可以说庙底沟遗址的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绝。庙底沟是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它出土了那么多的彩陶,绝不会是普通的聚落,会不会是个专门制作彩陶的聚落?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庙底沟遗址出了那么多的彩陶,为什么就没有像样的房子?可能没有挖到中心地方。

庙底沟的墓葬可以探一探,找到墓地就好办了,庙底沟遗址因被现代城市建筑所包围,因而保护的难度更大。应该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利于遗址的保护。

庙底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河南省三门峡陕州古城南,典型代表是彩陶文化,庙底沟彩陶上的花瓣纹,即是绽放在中原地区的“中华文明之花”。有专家指出,彩陶的“花瓣纹”装饰与“华夏族”的得名有关。

巩县有一个名叫双槐树的仰韶文化遗址,面积就很大。它坐落在黄河边上,黄河把它冲掉了一部分。

河南省巩义双槐树遗址是传说中神秘的“河洛古国”,距今5300年前后,是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见证了中华文明形成初期的历史,实证了黄帝时期的文明礼制和民众的生产生活。在这里可以看到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性思维,具有引导性的文明发展模式,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被学者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代表了“中原文明发展模式”。

河南省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距今6800年至3500年,呈现了仰韶文化的完整发展脉络,从考古角度展现了黄帝时期的大河先民们是如何傍河而生、拥岗而居,凭借卓越的生存智慧,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黄帝时期先民们的居住、狩猎、耕作、制陶、婚姻、家庭、墓葬等情况,窥探大河村人当时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被称为“星空下的村落”“仰韶文化的标尺”。

黄帝文化在河南省的山川地名类遗迹密集分布在新郑、新密和禹州交界的具茨山一带,济源、三门峡等地也有涉及。新郑具茨山又名大隗山,因黄帝之师大隗居此而得名,是黄帝及其臣属活动的中心区域。以具茨山主峰风后岭及其上轩辕庙为中心,分布有黄帝推策台、南崖三宫、黄帝避暑洞、黄帝御花园、黄帝问道广成子处、广成城、黄帝女儿梳妆台、黄帝饮马泉、大鸿寨、嫘祖洞等众多黄帝文化的遗迹。近年来在具茨山发现黄帝时期的岩画与巨石、祭坛、古建筑遗址等组成规模宏大的古文化遗址群,更是探索中华文明体系起源的珍贵遗迹。

新安县青要山与黄帝时代的大历史密不可分。据《山海经》记载“青要之山,实为帝之密都”,这里的“帝”是指黄帝,这里曾是黄帝部族的都城,是黄帝非常重要的一处政治军事活动中心。青要山有个和合塬,当地传说在经历了阪泉、涿鹿大战后,黄帝、炎帝及东方部族的新首领蚩尤,曾在此塬盟石阵合符结盟,罢兵修好。塬上有宫上村,村旁过去有黄帝宫,宫上村由此得名。景区联珠峡、双龙峡至今仍流传着武罗施仁行义、感化战俘的美好传说。青要山之美,不仅只在于它的山川之美,更在于其作为黄帝“密都”独特的文化内涵。

黄帝铸鼎塬位于灵宝市阳平镇,黄帝陵所在地,是《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水经注》等记载的轩辕黄帝铸鼎与升仙处。汉武帝曾在此建鼎湖宫纪念黄帝。《史记•封禅书》记载,古时荆山一带灾情严重,黄帝闻讯从昆仑山来荆山察看。为了炼出仙丹给老百姓治病,他采首山之铜,汲湖水,铸鼎于敬山之下。相传黄帝铸好鼎,黄龙来迎黄帝升天时,百姓苦苦哀求,死活不让他走,有的牵衣扯袍,有的抱手拽脚,脱下了他的金靴。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他铸鼎之地,这里就成了世人拜祖的地方。现存唐贞元十七年《轩辕黄帝铸鼎塬碑铭并序》最为珍贵。

此类遗址较多,影响力较大的还有新密市黄帝宫和岐伯山、济源王屋山黄帝祭天坛、禹州逍遥观游览区等。

大岗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侯集乡大岗村北200米处一自然岗地上。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调查中发现在85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层之下的细石器遗存;接着在遗址北部和南部先后进行两次发掘,揭露面积 29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灰坑4个,出土细石器 300多件及红陶片等。

发掘证明,在细石器文化层之上直接分布着裴李岗文化期的陶片等遗物,这种叠压关系在我国考古学中尚属首例。

在这里还发现了一眼古井,深6-7米,口径1.2米,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人工开凿井,被有关专家誉为“华夏第一井”。

遗址地层堆积基本一致,地层剖面从上到下可分为5层。发掘者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大岗遗址第4层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之末,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末期,但也不排除稍晚的可能。

0 阅读:3

朴木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