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逊位后,他是第一个在紫禁城内剪掉辫子的人

追星逐日 2019-04-25 15:25:43

辫子被满清政府视为国体象征,当年满清皇族入关时曾强横地要求百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后,清朝的百姓开始了留辫子的生涯。

清朝的辫子一共经历过三个阶段,最开始叫金钱鼠尾辫,头顶只能留一枚铜钱大小的头发,后来变成了巴掌大小,直到晚晴才成了现在电视剧里面的清朝男人造型。

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关以来267年的统治,也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而在此之前,清政府曾宣布国民可以“自由去辫”。

那么,谁是第一个在紫禁城内剪去辫子的人呢?此人正是逊位不久的清末帝溥仪。那么作为曾经的清王朝的掌权人,溥仪为何会剪掉象征满清政府的发辫呢?

原来和他的英国老师庄士敦有很大的关系。庄士敦是一个地道的西方人,他教溥仪学外语,教他骑自行车、打电话等等一系列新式东西,最为紧要的是,他告诉溥仪,留辫子是全世界最丑陋的行为,外国人看到大辫子的中国男人,就像看到了动物园的猴子一样。

溥仪在老师的熏陶下,自然觉得留辫子是丑陋的,虽然旧臣和太妃坚决反对,他还是干脆地自己动手剪掉了辫子,需要注意的是,整个紫禁城的清室遗民,他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一时间这个消息传遍各大报纸,成为热议。

有溥仪带头,几天工夫,紫禁城内千把条(除了几个内务府大臣和三位中国师傅)的辫子全不见了。到了1924年底,溥仪被冯玉祥部队驱离故宫,后潜往天津寓居。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族的历史完结了。

0 阅读:7

追星逐日

简介:揭秘历史,历史资料,历史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