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患癌,毛主席批示不手术,说:你们忘了陈老总、谢富治吗

今人说古 2024-06-07 11:34:28

自中国红色革命伊始,周总理就是一位不可或缺、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这一点,毛主席比任何人更清楚,尤其是在他的晚年时期。

“九·一三”后,因精神上的重大打击,78岁的毛主席,身体逐渐出现一些问题,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此之前,个性倔强、相信自身抵抗力能战胜一切的毛主席,平时有什么病痛不说,不愿吃药,也不喜欢找医生看。

1972年10月8日,他在会见埃塞俄比亚的重要领导人时,说:“早几个星期前,我因为心脏病已经死了一次,上天去了,见了一次上帝,现在又回来了。”

类似的濒死情况,在1972年年初,毛主席参加完陈毅追悼会的一个月后,又出现了一次,而且更加严重。这一次,来得比上次还突然和凶险。当时负责贴身照顾他的护士长,就在他身旁,突然就发现他的精神极度不佳,身上直冒汗,脉搏细弱,怎么呼喊都没回应。护士长立即判断这是休克了!

周总理收到噩耗的第一时间,就做好相应急救安排,并乘车赶往毛主席住处,主持大局。他的心情无比沉重,他不知道如果毛主席就这样离开了,中国会怎样。

车到时,周总理迟迟没有下车,因为精神压迫,导致双腿无力;也因为不敢面对即将传来的,不知是好是坏的消息。

万幸,毛主席很顽强,成功被医生们抢救回来。他醒来时,面对围在身边的一群人,面露茫然和不解。当得知自己差点一命呜呼后,他的神情全无,变得非常平静,说:“我好像睡了一觉。”

这边毛主席的健康还没恢复,周总理那边的身体也出了问题。1972年5月,在每月一次的例行检查中,医生发现他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偏多,经过多位专家会诊,确定为“膀胱癌”。

这事,对毛主席而言又是一个新的重大打击。若是周总理出事无法工作,那些重要的内政外交事务,该由谁来负责?仔细看过周总理的病情报告后,毛主席的眉头紧皱,面色凝重且严肃。

周总理的病,毛主席做了两个主要指示:一是保密问题,二是治疗问题。毛主席要求知情人士,要尽可能对周总理的病进行保密,尤其是对外。这一是鉴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复杂,二是主要领导人的身体状况,本就属于国家机密一列,不随便扩散。

说到这个,不禁有人好奇,那毛主席为什么在会见外宾时,主动透露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呢?

其实这是毛主席,“兵不厌诈”的政治外交手段。这样的手段,在建国初期,他就使过很多次。苏联驻华大使将毛主席生病、病重的消息传回苏联国内,但斯大林或赫鲁晓夫望着面前脸色红润、强健有力的毛后,顿时有些恼怒:这种假情报,为什么要传回来。

久而久之,苏联等国也就被这种烟雾弹迷惑了,分不清真假。

关于周总理的治疗,这是个重中之重的难题。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周总理年纪本就有些大了,又患上这种在当时算不治之症的病,再怎么治疗也不能让他完全恢复健康。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延长他的寿命。

因此,毛主席指示,周总理不要进行手术,并询问“是否能通过中医的方法,用中药控制病情”。毛主席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不开刀、只吃药。

毛主席认为,开刀反而会让病情更严重,癌细胞变得更加容易扩散。毛主席半埋怨半解释地说:“你们这些外科医生,动不动就开刀切东西,开一个死一个,陈老总不是开刀死了吗?谢富治不是也开刀死了吗?”

毛主席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陈老总1971年1月,被确诊肠癌;开刀治疗后,1972年1月就离世了。谢富治也是1970年得癌症,1972年就离世了。

毛主席在周总理的治疗方案上,表现得十分谨慎和小心。这从侧面也说明了毛对周的关心和爱护。

“不开刀”不是一定的,不是完全不开刀的意思。当药物不能控制病情,只能通过开刀来延缓和控制时,毛主席也不会去阻止。正因为有毛主席的干涉,周总理才能撑到1976年,不至于跟陈老总、谢富治一样,得病一两年后就离开人世。

这对老友,一个在上半年离世,一个在下半年离世,岁月无情,谁也不能更改。他们撑到这时候,已经算长寿和不容易了。他们做出的贡献巨大且伟大,永垂人民斗争史上。

1 阅读:680

今人说古

简介:读史可明鉴,知古以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