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万人或无缘本科!2024年高考,学生和家长应该认清三大现实

麒阁天下事 2024-06-05 07:52:40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最后两天时间!

今年参加高考人数再次突破新高,足足有1342万名学子共同面临人生最重要的分岔口,高考不仅考验学生的毅力,也考验家长的耐性。

家长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吃喝住行”,同时也为关注好孩子的精神状态,以免压力过大,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孩子必须三大面对现实,尽早为孩子做好升学规划。

友情提示:因为本文字符偏长,文中可能会有“广告解锁模式”,不过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广告解锁是免费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继续阅读,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以及平台。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据《光明网》6月1日消息称,今年高考人数为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更是创造了历史记录。

然而,更令无数家长感到担忧的是,今年的高考人数中有413万名复读生,复读生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的录取难度。

《大众日报》在今年的4月4日,就曾发布过2024年本科录取名额预计为450万人,仅比复读生多了37万人,如果本科高校不扩大录取人数的话,今年将会有900多万人无缘本科!

高三学子不仅要和应届生竞争,同时还要和413万名复读生竞争,升学压力实在太大了,2024年代的高考绝对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的一届。

回顾历年高考报名和录取比例来看,报考人数超于1000万人的年份主要有2007-2009年和2019-2023年。

今年的1342万人如果减去413万人的复读生的话,会有929万人的应届生参加高考,那么高考的压力会减少很多。

其实这413万的复读生之所以选择复读,很大的原因是去年高考没考好,或者是专业没选好,想着复读一年后就能考个好学校。

可现实则是,今年的高考压力比去年还要大,所以家长们尽量劝孩子能不复读尽量别复读,谁也不敢肯定明年高考又会如何?

随着高考人数越来越多,本科的录取分数线也是逐年走低,高考竞争白热化也是不争事实。

据统计我国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6%,到2018年的81.13%,在20年的时间里翻了2.4倍,大部分学子是可以被大学录取的,可录取的学校和专业符不符合心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们必须认清一点就是,高考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有家长都想让孩子考上985、211名校,但我们不能苛求每个孩子都能考上清华北大。

高考搞砸要不要复读?

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先生说过:“一个人能不能成才,基本上不决定于名师名校,而是决定于你自己。”

的确如他所言,高考后的每一步都取决于自己的想法,要不要复读也看考生自己,毕竟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历练,但并非人生终点,它更像是对我们青春时期的一次总结。

如果学子对自此“总结”感到遗憾,可以进行复读,从而应对下一次“总结”。

复读问题成为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如果复读后成绩更好,那么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可如果复读后和之前一样,那么不仅浪费一年时间,同时却要面对更多不确定性。

可以是“复读”的风险和收益都很大,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绝对不要轻易选择复读,每年高考结束后,前来咨询复读事宜机构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其中有很多的理科生。

或许有很多家长认为,理科生如果再复读一年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考学相对会容易一些,然而实际上,就复读而言,文科理科的录取概率是相同的,最主要的是取决于考生个人。

今年的复读生人数如此之多,他们当中的每个人真的能够做到“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吗?

尽管到从二本到985的顶级逆袭总是少数人的剧本,但数据也表明,大部分人多少都是能进步的。

但不过遗憾的是,当他们身处在“没有最卷只有更卷”的社会大流中,高考分数的提升很有可能追不上院校录取分数的提升。

如今国家也是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每个省份中都会有一些实力出众的“高职院校”,从高职教育毕业后的就业前景,甚至比本科生的就业前景还要好。

一些聪明的学生放弃二本院校,转而选择一些实力更强的技校。

其中民政服务与管理、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心理咨询、护理、大数据与会计、视觉传达设计、传播与策划等专业,都是很不错的专业,就业前景也很好。

所以家长们不要为了让自己脸上有光,就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不能因为“名校情节”就限制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在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有三点家长一定要注意。

高考期间容不得半点马虎

高考期间总会有一些考生忘拿身份证、准考证的现象,虽然老师和家长反复强调一定要携带好身份证和准考证,但考试期间总会有一些学生会将准考证忘记拿。

无奈之下只能求助警察叔叔,虽然交警能够很快的将考生的身份证找回,但由于考生自己的马虎所出现的低级错误,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同时也是对高考的不重视。

高考期间,建议学生们列上一个清单,凡是进入考场后,一定要仔细检查清单上的每一项,仔细核查之后再出门,尤其是身份证和准考证。

家长再孩子高考期间,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绝对不能马虎,可以帮助孩子一起检查高考所需物品,除了检查身份证和装考证外,还要检查高考所需的文具。

比如2B铅笔、橡皮、签字笔、笔芯等,夏天天气炎热非常容易犯困,考生可以携带一瓶风油精来提神。

同时也要给孩子备好饮用水,以免孩子进入考场后因紧张导致口干舌燥。

在高考前夕除了紧张的复习氛围,还要提前熟悉考场的流程和考试的地点,考生要熟悉好周边的环境,要找好厕所的位置。

身为家长要提前为孩子规划好,从家或者从酒店到考场的路线,如今交通工具日渐发达,计算好路途中所需要的时间,一定要提前出门,不怕出门早就怕出门晚。

当一门科目考完后,距离下午的第二门科目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考生是可以简单的休息一下的。

家长们一定要提前为孩子找好午休的地方,千万不能在太热或太嘈杂的环境下午休。

千万不能临近高考前补身体

在临近高考前,一定要把身体给“养好”,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即将要面临高考,于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补充营养。

由于孩子长期在学校里吃的都是清淡食物,一下子从清淡变成大鱼大肉,就会导致肠胃不舒服。

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如果出现身体不舒服,就会影响成绩了,不仅没有起到好作用,反而还起了坏作用。

家长们在高考期间为孩子准备的食物,一定要做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尽量以清淡、营养为主,一日三餐要根据情况来安排,午餐的时候可以多些肉类,从而更好补充营养。

早餐主要以补充碳水化合物为主没比如“粥、面”等,晚餐主要以清单、养胃为主,从而有利于晚上的睡眠,同时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水果,补充体内的维生素。

在喝上上面,也要切近不能饮用太凉的饮料,尽管天气炎热,但为了孩子的肠胃尽量选择喝凉白开或者绿豆水,既能起到消暑的作用,又不刺激肠胃。

一定要保持最好的状态

高考临近,面对的挑战和心理压力,很多考生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的现象,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考生的现场发挥,还会对考生造成心理影响。

家长不要太过于强调高考的重要性,应当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因素,并引导孩子应当从容应对。

在考试期间,家长可能会表现出过度关心,比如,整天围着孩子转,表现出过于热情,无形中是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压力。

孩子面对高考已经够紧张了,不要把自己的压力再传递给他们。

考试期间,考生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阳光的乐观心态。例如,可以通过适当运动、与朋友聊天、写日记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考试压力。

考试还没有开始,一切都只是未知数,家长没必要给孩子去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话题,从而增加紧张氛围,给孩子带来更多压力。

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好的大学,并取的好的成绩,作为考生的家长,不管我们的心中有多少焦虑,也一定要保持轻松。

在孩子一生中,高考是第人生的第一大考验,紧张肯定是会有的,有患得患失的心情说明他们是非常在意高考的。

如果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他们本身就已经很自责,身为家长不要太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平静地告诉他,大家考的是一样的试题。你觉得难,大家都难。即使考的差一点也没关系,还有别的选择,也可以去其他的不错的学校,实在不甘心,还可以复读。

毕竟,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高考是不会决定人的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考学子,国家也会对其进行改革,扩大高校的录取率,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考上满意学校。

总结

就算考上了也不能过于自负,在大学里还是要认真学习知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首先看的就是学历,其次看的就是能力。别说你是本科毕业生了,就连研究生都满大街再找工作,所以无论如何,上大学只是我们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参考信息

光明网2024-06-01《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42万人 教育部多措并举保障高考安全》

大众日报2024-04-04《报名人数创新高!2024高考,史上最残酷?》

北青网2024-06-04《高考在即 饮食+减压考出好状态》

0 阅读:338

麒阁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