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显山露水”的宜居之城,产业起势正当时

数据读城 2024-05-31 17:39:43

2023年,福州GDP和人均GDP位列福建省第一,在与厦门和泉州的竞争中,总算小胜一局。常被调侃只有半个省会功能的福州是弱二线城市的守门员,与沈阳、东莞、佛山等城市归属同一序列。一直以来,福州都是以“显山露水”且“出则繁华,入则悠然”的宜居之城形象闻名,而今,2018年至2023年5年间GDP同比增长高达51.8%的福州把心思放在了搞产业经济上且成效斐然,今年一季度亦保持增势。福州的境遇向其他城市表明,即便无力执行强省会战略,产业发展缺乏绝对的爆点,也能精彩出圈。

从“三山两塔”到“跨江面海”

多年前,福州地图出版社有一个幸福的烦恼,那就是:“即便每个季度都新编福州交通地图一次,也不能跟上福州的城市发展速度。”的确,有一段时间,福州的城市扩容速度惊人,城市边界不断突破,城市天际线不断拔高,一步步成为“海峡西岸大都市”。

解放初期,福州城区面积尚不到11平方公里,居民生活区绝大多数集中在鼓楼,以及台江、仓山的部分地区,最中心的城区鼓楼仍有大量散落的村庄存在,“一条大街一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成了彼时老福州的真实写照。直到上世纪80年代,福州开始大规模的进行旧城改造,随着1999年“东扩南进”城市发展战略设想的提出,福州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市范围扩张到了鼓山、旗山和乌龙江,鼓山新区、金山新区、大学新区相继发展。随后,福州确定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明确要将城市朝滨海城市发展,顺势进入跨江面海时代。

此后,福州城区打造形成以市中心区域为依托的向四方辐射的放射状城区格局和发展态势。在以鼓楼、台江为中心的城市中心区域,其以深厚的城市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形成古往今来的繁华区域。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市政设施和齐全的商业配套,机关单位、星级酒店、公园、名校、大型超市等各种齐全的生活配套和工作环境,使之既是人气旺盛的商业重地,又是城市CBD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和人文积淀成为永恒不变的金字招牌。

产城一体,古城的商业新貌

“山中有城,城中见山,水绕城中过”,福州的宜居环境具有极大的天然优势。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的福州,在园林绿化、景观改造、交通整治等方面都取得不错的成效,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得以提高。

福州并非没有高光时刻,据一份很多年前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报告》,在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福州的城市生活质量指数综合排名第十,其中居民生活水平排名则仅次于广州、上海,排名第三。

宜居之城也需有布局合理的产业支撑,福州自古就是商业繁华之地,更是沿海对外开放的主要城市之一。宜居之城以外,福州同时以崭新的商贸城形象示人。传统的东街口商圈、五一商圈、台江商圈、火车站商圈、东区社区商业等专业化市场相望而立,既在城市的发展中受益,又反馈给城市新的发展机遇。

以工业路为例,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曾是福州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工业路因此工厂林立,而当此地的福州客车厂、动力机厂、闽福发电厂、福建机械厂等大型企业在辉煌了近半个世纪后逐步衰败,福州清楚的意识到,其中心城市定位不应再是工业重镇,而应充分利用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于是,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旅游于一体的商业广场相继在工业路崛起。工业路逐渐褪去原来的工业区色彩,向现代化商业圈演变,福州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也得以提升,而这让人瞠目的改变,只是福州城市功能日趋合理、完善的一个缩影。

三坊七巷,福州衣襟上的翡翠

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更重要的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福州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的极富个性与内涵的建筑与民俗文化的承载者“三坊七巷”始终存在,既让福州城市形象增色不少,也轻易避免福州与其他城市趋同。

福州人喜欢把“三坊七巷”称为福州衣襟上的一块翡翠,它是“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也是“中国至今尚存的古老传统坊巷的活化石”。提倡西学、翻译天演论成为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严复,“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仰天长啸“君子死、正义尽”的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林旭,慷慨赴死的黄花岗英烈林觉民,著名女作家冰心……把这一百多位对中国命运有影响的人物轻易排在一起是一种奢侈,但事实则是,他们就那么亲近地同出自福州的三坊七巷。绝少有地方能像福州的三坊七巷一样,随便一脚踏下去,脚印就必然和某一位风云人物的足迹重合。

由于福州城市的包容性和城市规划的人性化,如今的三坊七巷已不单是古老与历史的代名词,时代赋予的活力悄然潜入,石板路上,青砖朱门里,静谧悠闲,但一出坊巷,才知高楼大厦已与经年沧桑为邻,时代的反差在此时此地相安无事,这块缀在福州衣襟上的翡翠风华不改。这也正是福州独有的气质,平和中尽显包容,不同年代的文明汇聚而不突兀,精妙地勾勒在同一幅风情画里。

从未缺席,“有福之洲有福人”

最好的大学不在省会,本省第一条铁路不经过省会,本省第一条高速公路不是建在省会,省内居民置业,北半部到福州、南半部到厦门……别的省区要么一家城市独大,要么双子星城市灿烂,而福建的福州、厦门、泉州三足鼎立态势让各城的竞争与资源争夺更趋激烈,加上一些地缘上的因素,福州而今的发展水平已是不易。

外地人眼中的福州,多少有些固执、斑驳、甚至粗糙的感觉,嫌这里太平静太单调,激情不足,平淡有余,但显然这不得其神髓。其实,福州人置身三山两塔之间,四十多条城市内河在身边蜿蜒流淌,大海亦在不远处守候。无论是在外闯荡还是留在本土的福州人,他们生活里每一分每一秒的精彩都可能化作这座城市的心灵鸡汤,因为在这座城市至今繁茂的生长期,他们从未缺席,“有福之洲有福人”,就是这种状态的双向注解。

0 阅读:19

数据读城

简介: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