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后不要跑步!我的教训就是最好的理由

阳光谈体育 2024-05-31 07:24:31

对我们跑者来说,跑步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释放和自我挑战。然而,当我们受伤时,继续跑步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不建议跑。

不过明知道受伤后不要跑,但我在最近受伤后还是坚持了两周(每周三次)的跑步,直到完成期待已久的比赛。其实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只是我心理上觉得如果不跑或者不参加比赛心中总有些遗憾。

而如今当我完成比赛,开始决定不跑的这几天,我的伤情好多了,也没有刚参加完比赛后的那种疼(走不了路),也没有了早上醒来时腿部肌肉的酸痛。

总的来说,受伤后,停下来是最好的恢复方式。

讲完实例,我们就要说说从理论上到底为什么受伤后,不建议再继续跑步。

1 加重伤情

跑步是一种高冲击的运动,对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压力很大。当这些部位受伤时,继续跑步可能会加剧伤害,延长恢复时间。

身体对伤害的自然反应是引发炎症,以启动修复过程。炎症会导致受伤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和功能受限。在这一阶段,继续高强度的运动,如跑步,会干扰修复过程,可能导致伤情加重或延长恢复时间。

例如,膝盖的跑者膝伤害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治疗,可能会演变成长期的关节问题。

2 引发其他伤害

当一部分身体受伤时,跑者往往会不自觉地调整步态来减轻疼痛,这种不自然的步态调整可能会导致其他部位的过度使用伤害。

在我这次布达佩斯半马比赛中,因为疼痛导致跑姿变形,从而让其他部位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导致我比赛后脚踝也非常疼痛。所以说受伤部位的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其他部位可能因为尝试补偿而承受过多压力,从而导致新的伤害。比如,脚踝扭伤可能会导致跑者过度依赖另一只脚,进而引起髋部或背部的伤害。

3 延误治疗

持续跑步不仅可能加剧伤害,还可能使一些本来可以通过早期干预有效治疗的小伤变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轻微的肌肉拉伤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肌肉撕裂。

那在不跑步期间,如果我们想保持健康,我们能做什么呢?当时我在腿部拉伤后,同事就建议多骑自行车,也是可以增加心肺功能的,除了这些,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其他力量训练。

1 选择低冲击的替代运动

在恢复期间,可以选择一些低冲击的运动来维持体能,比如游泳或骑自行车。这些运动可以帮助维持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同时减少对受伤部位的压力。

2 加强身体其他部位的训练

受伤并不意味着完全停止所有形式的体育活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加强其他未受伤部位的力量和灵活性,比如通过上肢和核心力量训练来平衡身体的力量分布。

3 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是恢复的关键。治疗师不仅可以提供专业的恢复计划,还可以监控恢复进度,适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

当然,为什么我既然知道这些原因,但就是没有停下跑步呢?其实这里面有心理层面的调整,我并没有真正放下跑步的执念。

1 接受休息的必要性

对于热爱跑步的人来说,停下来可能会觉得很难受。然而,接受休息和恢复的必要性,理解长远来看这是保持跑步能力的重要一步,对心理调整至关重要。

2 调整目标

受伤期间,可以设定新的、适合当前状态的健身目标。这不仅有助于保持动力,也可以在康复过程中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受伤后停止跑步对跑者来说可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为了长期健康和跑步生涯的持续,这是一个必要的选择。通过选择合适的替代运动、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心理调整,跑者可以在受伤期间有效地恢复,同时保持对跑步的热爱和追求。不要忽视身体的警示信号,理智地处理伤病,才能确保未来能够以最佳状态重返赛道。

阳光

于奥斯陆

0 阅读:21

阳光谈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