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没落?历史上这个时期的文人推崇“玄学”……

三只飞鸟 2024-06-03 14:49:14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文人“大道”,是官场上无往不利的敲门砖。其他学说都称为“小道”,逐渐没落。

然而在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昏暗的时期,儒道没落,玄学代替儒学成为文人主流……

东汉末年,朝堂上贪污受贿之风盛行,国家上下糜烂不堪,卑鄙无耻的小人沆瀣一气做了大官,正直有学问的人反倒被处处排挤打压,心怀抱负的有学之士看的越清楚越困惑,对自己所学的儒家学问产生了消极和质疑。

“仁”和“义”救不了天下大乱,也救不了政治暴力下受到的摧残与压迫,大批名士选择避祸远嫌,消极的远离朝堂。

大批文人对汉代以来独尊儒术的信仰崩塌,道家“大道无为”,“顺应自然”的心灵鸡汤适时地填补了士大夫内心的空虚。

当官就要不要自我吗?就要抛弃道义吗?自己心中烦恼是想不开吗?那是因为你没有放下,人生的痛苦和快乐都源于内心。人心自然,人生一切都是曼妙风景。

苦于儒学沉闷,抱负不得施展的士大夫,开始投身道学,忘记现实的痛苦,在麻醉中得到暂时的快乐。

西晋有二人,名何宴,王弼将《庄子》,《老子》,《周易》合称“三玄”。他们为这三本书加上自己注解,到处宣扬学说,称为“玄学”。

到了东晋,清谈盛行。北方名士以琅琊王氏,王羲之家族为代表逃到南方,士族之间互相标榜,行成风气。

只要有一人说出新奇观点,就会为众人推举。

清谈,一开始还有些积极意义,后来就和“五石散”一样成为精神毒品,往往内容空洞,又避讳实际问题,多为纸上谈兵的无用之谈。某种意义上说西晋灭亡,也有“清谈”盛行,士大夫误国的缘故。

后世点评“清谈误国”的典故,就源于此。

1 阅读:13

三只飞鸟

简介:没感情的码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