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型父母是孩子的灾难。家长应学会从“差评师”转为“点赞师”

坐不正经 2024-06-25 22:34:14

因为晚起5分钟,小丽又被妈妈骂了。

小丽今年10岁,上小学3年级,花样的年纪,可是她每天都过得不开心。这天因为起床晚了5分钟,又遭受了妈妈的指责。

“天天都得给我找点事,就没有一天不惹我生气的,我还要上班还要照顾你,你就不能懂点事吗?”小丽妈妈边收拾东西,嘴里边骂着小丽。

面对妈妈的谩骂指责,小丽仿佛早就习以为常,少了点愤怒和辩解,默默的背上书包,前往学校。然而她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常年遭受谩骂和指责,小丽变得沉默寡言,在校期间,遇到不公平的待遇,也是照单全收,不去辩解。这不仅让她失去了很多朋友,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

然而每次带着低沉的情绪回到家后,仍然避不开母亲的指责。

花朵:“小的时候我的父母也是这么对我的,做好事得不到表扬,但凡做的事不如他们的意愿,就会挨骂。”

垃圾桶:“我理解父母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的难处,可是孩子又有什么错呢。”

有些父母,他们无论什么事都会挑出问题,只看到孩子的错误一面。最终孩子被压抑得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活成一个低价值感的人。教育学上,管这种父母叫“指责型父母”。

例如,每天都问孩子作业写完了吗?说写完了,会指责说“还不抓紧时间去做习题,就这破学习态度,每次都得推着才能动。”

说没写完,同样会指责说“写个作业这么慢,是不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啊,还是边写作业边玩了?”

孩子做得好或不好,得到的都是父母的否定和指责。这样会造成当孩子的情绪累积到一定临界值,就爆发了,拒绝与父母沟通。

我相信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可是用指责和控诉来表达你的关心是不对的。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请尽快改变。

停止打压和否定,输出温暖和爱,为孩子提供一个正能量场,他们方能茁壮成长。

遇到问题时从“你真笨”,改为“没关系”。笑着接受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给他们的心灵松绑。教育孩子,要从正面反馈开始。

多说肯定的话语,给孩子充足的价值感,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吝啬赞美和鼓励的夸奖词语。

多给孩子点包容,让孩子感受松弛感,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正面管教》的一个观点说:最极致的教育,就是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把价值观、社会技能、生活技能教给孩子。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站着为他撑腰的家长。家庭是因,父母是根。孩子的为人处世,藏着你的言传身教;孩子的阳光自信,你得用善言暖语浇灌。

父母的每一个态度、每一句话都有千钧重的力量。有智慧的父母,都会给孩子肯定与包容。

因此,父母想教育好孩子,必先修炼好自己,学会从“差评师”转换为“点赞师”。

0 阅读:20

坐不正经

简介:关于亲情、友情、爱情情、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