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徐海东和老警卫员交谈,突然脸色一变怒斥:你算什么党员

历史典录 2023-08-26 10:18:55
前言

徐海东将军自1940年开始就在南方养病,没有参加过解放战争,徐海东将军身经百战,指挥艺术高超,长征时,他率领25军转战五省,历经500次战役第一个到达陕北,蒋介石称他为“文明第一大害”。

图 徐海东

中央红军最难的时候,徐海东将部队账上仅有的7000大洋,分出5000进行支援,保留了中央红军的有生力量,他家族66位至亲惨遭屠杀,他也曾是负伤最多的将军之一,子弹曾从他的眼睛穿过脸颊射出,毛主席却称他为:“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1955年被授衔第二大将,仅次于粟裕,毛主席称赞他为:“功大于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徐海东因养病缺席战争五年,因此他总爱和前来探望他的老战友们交谈局势和战争,一天,跟随他多年的老警卫员前来看望他,但交谈期间却让徐海东大动肝火,怒斥老警卫员:“你算什么党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抗战胜利养病湖心亭,徐海东:“我还准备打游击咧”

凡是熟悉徐海东的人都说:“可惜,他病倒了,很难熬到抗战胜利”!

然而,他顽强的生命力,奇迹般地战胜了死神,在华中战场,他抱病打游击,在病床上,担架上度过了五个春秋。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徐海东看到中央发来的电报,向周东屏说:“咳咳,我这个病号,把小日本熬垮了。”

图 徐海东

周东屏此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含泪花说道:“是啊!终于胜利了!”

是啊,这个年轻的红军女战士,这些年把自己的美好时光,几乎全都消磨在病床前了,她是多么盼望抗战胜利的这一天啊,人民可以从战火中,铁蹄下解放出来,丈夫可以送进条件好的医院治病,想到这里,她不由地脱口而出:“这下我们可以进城了!可以给你治病了,去好的医院……”

徐海东听到后,淡淡一笑:“我还准备打游击呢!”

周东屏只当他开玩笑,也没有和他争论,可是她渐渐地看到和听到:

“蒋介石不准八路军,新四军进城;不准日本人向我们交出武器。

”她又只好随着徐海东睡的担架,从安徽的太平集,沙坝,石河镇,一步步转向淮安的河下镇,和过去不同的是,白天可以行军了,八年抗战,只换的这片刻的自由!

图 徐海东周东屏

一天,徐海东移住到湖兴寺,这是一座建筑颇为讲究的古寺,山门前是提拔的青松翠柏,院中有很多奇珍异草,寺中的长老在那一带颇有名气,还是国民党的国大代表,对抗战一片赤心。

他听说新四军的这位高级将领抱病抗战五年,坚持游击战争,深受感动,特地把一盆昙花送给徐海东,不知巧合还是寺庙中长老养花的技术好,那盆昙花当晚就神奇般的开放了。

许多人听闻后都跑到徐海东住的院子里去看昙花,寺中的长老身着袈裟,双手合十,向徐海东说:“徐将军你真是福星,你一到寺庙里,多年不开花的昙花竟一夜之间开花了,国家,民族往后会和平发达呀!”

徐海东笑笑说:“俗话说,昙花一现,但愿这和平不要像昙花!”

图 徐海东夫妇

“不,不,”长老说:“要和平建国,要和平建国!”

跑来看昙花的人也都议论着,有的人说花开了是吉祥的兆头,也有的人说那是迷信,周东屏陪徐海东看完昙花,回来便说:“要是从今以后和平了,你的病准能很快治好。”

徐海东瑶瑶头说:“和平难说,我的病恐怕也治不好了。”

“你净说丧气话!进了大城市,你的病就能治好了!”

“大城市可不是我去的地方,我还是准备打游击。”

周东屏笑着说:“游击战,持久战,就把我们的头发快磨白了,老百姓说,昙花是吉祥花,我们就是借它个吉利!”

图 周东屏

徐海东一向讨厌迷信的说法,他听周东拼说:“借它个吉利”,不高兴地说:“真是婆婆妈妈的,共产党人不讲迷信!不能高兴太早,眼下是抗战胜利了,但是还要提防着内战的爆发。”

周东屏担心丈夫的病情,见他不高兴,忙说:“好了,我也准备打游击。”

这天晚上,徐海东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记得五年前,他离开延安时毛主席对他说的话,毛主席说:“不但抗日战争是持久的,中国革命战争也会是长期的,抗战胜利了,内战就会起来的,我们只是看看蒋介石的过去,就知道他的现在,猜测出他的将来。”

徐海东当时对毛主席说:“我准备好了,当一辈子仗!”

图 毛主席

毛主席笑着说:“那倒是不必。”徐海东对党的方针和局势很是关心,他不想去城里治病,想为国家和人民继续做贡献。

“老病号”约见老警卫员交谈,期间脸色一变

“老病号”每天期待着中央的指示,见到战友们就交谈对时局的看法,在谈话中他感到不少干部已经不想打仗了,他认为这种思想十分危险。

这天,一个老警卫员来看他,徐海东热情地接待了他,谈话中,徐海东问老警卫员对局势的看法,这位同志说:“首长,抗战八年了,我如今也三十多岁了,连个老婆还没找到,我想到家乡,安个家。”

徐海东说:“眼下局势不稳定,说不定要爆发内战,你先等一等。”

“我不想在等了,”警卫员坦率地对老首长说:“干了这么多年,如今才是个连的干部,再干也不够娶老婆的资格。”

徐海东笑着说:“同志,莫急,等和平了,我给你找个老婆。”

图 徐海东

老警卫员摇摇头,不相信老首长会解决他的问题,长叹一声说:“我不想干了!”

徐海东以为是玩笑话,因为许多老部下总是在他面前无话不谈,眼见这位警卫员越说越真,徐海东恼火了,他脸色一变,瞪大眼睛说:“你是个共产党员吗?你算什么党员!”

警卫员看着徐海东发脾气了,顿时不知所措,他跟随老首长多年,深知他的脾性,要是徐海东生气了,那可是不得了,直到认错,气还不消呢。

“我问你,你是共产党员吗?”徐海东瞪着眼睛又问。

“是,是……”警卫员看势头不好,连忙起身,说了声:“首长,你别生气,我……我……”说着一溜烟小跑出去了。

图 徐海东和警卫员们

此时,周东屏正在外面忙着做饭,准备留下这位跟徐海东三年多的老警卫员一起吃饭,见他匆匆地跑走,接着屋子里传来徐海东的骂声,她直到丈夫又发脾气了,便走近说:“你这人真怪,干嘛大动肝火!”

徐海东生气地说:“你给我把他找回来,我还要骂他,一个共产党员,不是把党的事业放在牵头,他算什么党员!”

周东屏对他过分认真,有时候批评人不讲情面,常常感到难堪,对他总是抱着准备要打内战的思想,也不能完全理解,认为他这是一个军人的天性。

从日本无条件投降以后,“老病号”徐海东就估计着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会条起内战来,他在病床上,每天都向来人宣传他的看法:“战争会打起来的。”

多数人相信他的看法,也有的人认为他是个“经验主义者”直到党内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内战紧急通知之后,许多人都暗暗佩服“老病号”的头脑清醒,观察力敏锐。

内战爆发,徐海东:“我算什么军人!”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处在华中前线的徐海东,又开始战争生活。

国民党从全面进攻转入向山东,陕北重点进攻之后,徐海东日夜苦恼,他吃不下,睡不着,为远在延安的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担心,常常自言自语道:“我算什么军人,不能打仗,还要人保卫我……”他的病情又加重了。

许多战友都知道,对“老病号”最大的安慰就是战争胜利的消息,每当打了胜仗,陈毅,粟裕,谭震林,许世友老同志就派人把情况详细地告诉了他,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刚结束,许世友就带着罐头,饼干等战利品,来到徐海东的住处,一进屋,许世友就大声地说:“我送药方来了。”

徐海东以为真的带来什么秘方,笑着问了一声:“许司令,你这么高兴,到底什么事?”

图 许世友

“七十四师彻底完蛋了!”许世友说:“是不是一副好药?”

徐海东听说消灭了敌人一个精锐的整编师,还将师长张灵甫也打死了,徐海东脸上的酒窝顿时笑开了,连声说:“陈老总指挥的好啊,你和同志们也打的好啊!”

两位老战友,就这样面对面交谈着,许世友给徐海东讲述前线的作战情景和计划,徐海东听得很入神,猛间,徐海东怅然若失,叹气说:“我不能上前线,还麻烦你来看我,给熬点稀饭喝吧!”

周东屏见状也忙活起来,许世友喝完之后,匆忙告辞了,临走时,他说:“海东同志,你跟随我们一块转移,我们打到只剩一个人,也会保护你的!”

这几句话不仅含义深刻,而且分量很重,徐海东握着许世友的手说:“我决定了,死,也要死在山东战场!万一你们转出外线,给我一个连好了,我留在沂蒙山区坚持打游击!”

这次会见之后,徐海东经过连续多次的转移,病情很不稳定,九月初,他辗转到诸城西沙沟,天气突然变凉,他吐血又骤然增多,为了使一个温暖的环境过冬,警卫员给他用土坯砌成一道火墙。

正准备的时候,党中央传来一封急电,命令徐海东和一部分家属撤退到东北,从海路走,经过渤海,到大连。

徐海东极其不愿意,但是中央的指令,他不得不服从,1947年9月8日,他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从威海卫上了船,他躺在担架上,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

这就是他生平头一次到海上去“旅行”,要是我军有宾舰,倒可以从北向南打,一直打到上海去!他想到这,不由地问了一声:“从这到上海多远?”

图 徐海东一家

身边的人都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去上海得走多远,而周东屏却说:“快躺下吧,怎么又想起打上海来了!”

“我想海上也能打游击呢!”他笑着说。

这几天,尽管徐海东不上战场了,但他仍然在敌人的严重是追踪的一个目标,为了保密,上船之后,他化名为“余立仁”,谁知,刚刚到达大连的第三天,就有透风的墙,大连公安局的同志跑来说:“美国一个广播说,中共重要领导人徐海东已经到达大连,企图不明。”

徐海东一听,对敌人的情报如此之快感到惊奇,又气又恼地说:“我这老病号有什么企图不明,我的企图很明确,就是养病!”

国民党此时也密切注意他的行踪,徐海东的心中却总是想着,治好病,重上战场,徐海东抵达大连之后,被安排哎文化街75号,这是一座幽静的院子,而他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

徐海东自从病倒之后,虽然有时烦躁不安,但从不认为自己的病有多么严重,总是满怀希望,充满信心,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像战场上蔑视敌人一样,蔑视着病魔。

他始终相信,九次负伤都没有死,病也绝不会夺去他为革命继续工作的时间,医生每次会诊后,他总要问一句:“我要养多久?”

留美的肺科专家和苏联红军上校军医,实在没有办法回答,他们只好说:“你的精神,会使你恢复健康。”

徐海东听人介绍,苏联红军的这位上校军医是1920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就对这个军医说:“你是老布尔什维克,又是军人,军人应该最了解军人的心,我还想参加战争!”

军医面对徐海东这位老将军,也是连连点头称赞。

周总理握着徐海东的手,激动地说:“海东同志,授予你大将,不高也不低,恰当!”

他时刻关心战场上的情况,从报纸和广播看到哪里打胜仗了,高兴地又说又笑,听到哪一仗我们失利了,往往都是坐在沙发上沉默很久。

他盼望着重新走上战场,可是,战争在1949年底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人也十分牵挂徐海东,都希望他能够重新工作,毛主席还在1950年8月25日亲笔给徐海东写信:

“七月十五日来信收到,病有起色,甚慰,我们大家都很想念你,希望你安心静养,以求痊愈!”

徐海东把党中央的关怀,记在心里,把毛主席的来信,放在枕边,每天拿起来看一遍,周总理夫妇也是经常去大连看望徐海东的病情,周总理说:“胜利了,有条件了,就可以把病治好,革命的路还长着呢!毛主席说了,我们才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

1955年授衔仪式,徐海东被评为大将,他心中十分不安,正巧周总理来大连,又到文化街75号看她,他见到周总理就说:“总理,我长期养病,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太少了!,授予我大将,受之有愧啊!”

周总理握着徐海东的手,激动地说:“海东同志,授予你大将,不高也不低,恰当!”

图 徐海东和周总理

1956年,徐海东“摘掉”病号帽子,重返中央工作,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主持编写25军战史,兢兢业业,徐海东常年因肺病需要吸氧维持生命,1970年3月25日,徐海冬因病在河南郑州离世,临终前,昏迷中还不断重复:“我要见毛主席……”

结语

徐海东大将,在中国革命战斗中屡建奇功,深得党的信任,他无愧于毛主席笔下的:“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徐海东曾说:

“我这一生,所经历的道路是光荣的,曲折的,党将我一个没有文化,受尽旧社会痛苦的手工业工人,培养成一个高级将领,使我不安的是为党为人民做的工作太少,病的时间太久,今后我将像以往一样,虽然不能再为党做更多的工作,但是我要做一个永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党员!”

0 阅读:103

历史典录

简介:中国历史犹如一窖烈酒,清冽而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