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幅照片见证长沙解放路的前世今生

春风的识路 2022-10-26 21:48:29

40幅照片见证长沙解放路的前世今生

老解放路西起司门口,东至柑子园,虽不到1里路,却是老长沙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民国时期司门口

从1993年底开始,长沙实施“打通断头路”的工程,老解放路加紧拓宽,并陆续向东西两向延伸。解放路的变迁印证着古城长沙的沧桑巨变。

老解放路在明代系“城中城”吉藩府南门外的一条护城河。清初,藩府毁弃,这条护城河便填平成了街道,因河上原有3座青石砌的桥,故街以“青石’名之,司门口至登隆街口称“青石街”,登隆街口至柑子园称“青石桥”。

到清道光年间,青石桥街已成为省城商业繁华之区,街上名店鳞次林比,名产驰誉遐迩。爵禄斋的帽子、马恒记的鞋子、裕源绸缎庄的绸子、三吉斋的元宵坨子、徐长兴的鸭子、德馨斋的金钩鲜肉饼子、陈家铺子的益阳簟子、钱清汉楼“双妹子”牌香粉,以及和善记的老板王胖子、饶道生屠坊砍肉的饶妹子等10个带“子”的产品或经营者被誉为“桥上十子”,为人们津津乐道。其中三吉斋南货店一直延续至1956年公私合营后,并成了“中华老字号”企业。

老解放路与蔡锷路交会处的徐长兴烤鸭(今国金中心处)

今日“文和友”内的三吉斋

清光绪以后,长沙商业的繁华之区逐步转向八角亭,但青石桥著名的店铺尚有玉楼东酒家、曲园酒家和吴元泰酱园等。

1947年玉楼东报纸广告

1947年潇湘酒店报纸广告

吴元泰酱油作坊旧影

1937年,青石桥街改建成马路,名中正路,为当时长沙市兴建的4条马路之一,初为渣石路面,中央铺6米宽贯地沥青,次年改铺成柏油路面。扬州人在此开设南京美发厅,盛名远扬。

解放路南京美发厅

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中正路改名解放路,此时该路已年久失修,残损不堪。1954年解放路彻底翻修,在原路面上加铺水结石底层和贯入式沥青面层,路幅拓宽为17米,其中车行道11米,两旁人行道各宽2至3米。

20世纪80年代解放路

老字号杨裕兴面馆、柳德芳汤圆店先后移建于此,解放路腊味店闻名一时。80年代后兴建了小百货站、老年用品商店、妇女商店等商业设施,今均不存。

解放路楊裕兴老店

解放路腊味店

解放路长沙小百货站

解放路老年人用品商店

解放路与黄兴南路交会处妇女用品商店

1993年12月26日,柑子园至文艺路口拉通工程破土开工,仅用90天时间拉通了这段556米道路。从文艺路口至柑子园口共拆除文艺路、二里牌、螺丝塘、牛皮巷、浏城桥、鲇鱼套、鲇鱼山、般石庵、平地一声雷、水月林、定王台、菜根香、芋园、糟坊巷、藩正街、柑子园、小东茅巷等老街巷的全部或部分。以后又从原文艺路口向东延至车站路。

李渝基钢笔画“浏城桥”

1935年何元文市长题浏城桥石匾

民国初年浏阳门

民国初年定王台

清末民初芋园

藩正街原址新立“湖南官钱局”标志碑

柑子园老照片

小东茅巷老照片

1999年6月18日,从司门口西延至沿江大道的工程破土开工,11月15日竣工通车。从司门口至沿江大道(今湘江路)拆除臬后街、西倒脱靴、福源巷、围墙背、火后街、朝阳巷、金庭里、木牌楼、小金线巷、金家码头的全部和福临街、福临巷、下河街的一部分。

臬后街老照片

民国时围墙背

民国时火后街

木牌楼老照片

福临街老照片

下河街小商品市场

至此,解放路成为贯通长沙东西的一条主干道。全长4.14公里,路幅宽30米。车站路至韶山路称解放东路,韶山路至芙蓉路称解放中路,芙蓉路至湘江路称解放西路。解放西路,民间唤作“解放西”。

昔日柑子园,今日解放路

2010年以后,老解放路南侧的鱼塘街、东鱼塘街、箭道巷、游击坪、尚德街、聚福园、照磨巷、闽省巷、鄂省巷、三宫殿等街巷也悉数被拆除。

鱼塘街

箭道巷

游击坪

游击坪古井

游击坪4号公馆

照磨巷

聚福井

尚德街

闽省巷

鄂省巷

三宫殿

拆完后的老解放路南侧,拔地而起的是一座高达452米的摩天大楼,谓之“国金中心”。

从白果园巷拍摄国金中心

(部分照片已刊发在《老照片中的长沙》)

0 阅读:18

春风的识路

简介:在紧急情况下抛弃你的朋友是不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