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阿姨:儿女双全的家庭,照顾赡养父母,女儿一定不要大包大揽

华贵禅心 2024-06-22 10:03:01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有人曾说:儿女双全的家庭,全的是父母的福气,生个儿子继承家产,延续香火,生个女儿为父母的晚年养老托底。

深以为然!以前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女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还有怜惜自己的哥哥。

一晃50多年过去,退休后,母亲喊我回家跟他们同住,父亲从退休金里拿出1000给我。

他们告诉我,不让我在家里白干活,他们会给我发劳务费。

我叫顾云梅,今年53岁,退休3年,独生女儿远嫁,跟前夫离婚多年。

到如今,还是一个人独居。

退休后,父母给我打电话,跟我说,让我回家,他们有好事跟我商量。

带着幸福回到娘家,迎接我的是哥嫂,还有父母的要求。

母亲拉着我的手,来到沙发边坐下,一边嘘寒问暖,一边询问我的退休金有多少。

我说自己身体还可以,没有绝经,至于退休金多少,还没有发下来。

父亲说,反正你就一个人,退休了,小霞(我家女儿)也嫁到外地去了。

他们的意思是让我们在父母家居住,照顾78岁的母亲,80岁父亲的生活起居。

我觉得很好啊,能够再次回到娘家生活,是我曾经的梦想。

想都没想,我就爽快地答应。哥嫂相视一笑,嫂子说,就知道我家小妹明事理。

父亲说:“我们也不能白让你在家干活,每月我们给你1000块钱的劳务费。”

哥哥调侃我又找到了退而不休的挣钱路子,嫂子夸奖我父母是明白老人。

随后,我回家收拾行李,开着我的小车,再次回到娘家,开启我的退休生活。

哥嫂跟父母居住在同一社区,嫂子比我早退休一年,她准备去外地侄子家带娃。

嫂子跟我说,她每月也给我1000,让我顺便把我哥的一日三餐也管了,时常去她家,帮我哥收拾一下家里的卫生,再帮着洗洗涮涮。

母亲在一边说:“都是一家人,给啥钱,再说多做一个人的饭,不过是多加一双筷子。”

我不好意思拒绝,也不好意思真接收我嫂子给我发的红包。

嫂子去外地侄子家,我哥每天一日三餐到父母家跟我们一起吃饭。

父亲每天吃四种药,母亲每天吃三种药,我把他们吃的药分别记录好。

在我的手机里设置好闹铃,到点我就给他们准备好,看着他们吃下去。

早晨我5点半就起来,父亲想吃南方的馄饨,母亲想吃北方的疙瘩汤,哥哥要吃门口的驴肉火烧。

我是先和面,再准备馅,包好了馄饨,做疙瘩汤,然后,快速跑到社区门口买驴肉火烧。

回来下馄饨,都弄好了,分别给父母和哥哥准备好,剩点什么,我就吃什么。

中午,必须是四菜一汤,收拾好厨房,给父母弄好餐后的药品,倒好水,穿好鞋。

我是一路小跑,到社区门口买菜,每天要做一个肉菜。

等我回来差不多就九点半,开始在厨房忙着中午饭菜。

插空的时候,回父母的房间,分别给他们收拾一下,然后,再拖地,擦桌子,收拾阳台。

中午我哥开车回来吃完饭,躺一会儿,我还要负责叫他去上班。

父母午休起来,还让我给他们泡茶喝。

父亲喜欢喝生普,母亲喜欢喝红茶,而我只喝白开水。

下午坐在餐桌前,摆好茶道,一边给父亲泡茶,一边给母亲做功夫茶。

中间还要聆听父母各自的唠叨,偶尔,接不上话茬,父母就说我不用心陪伴他们。

晚上的晚饭简单些,一般都是小米粥,外加两个青菜就行。

吃完晚饭,我让哥哥去帮我洗碗,母亲就开始唠叨,说我越来越懒,洗个碗就累死了。

父亲则说,让我去洗碗,他还要跟我哥下会棋。

以前,偶尔回家,我忙碌着做家务活,哥哥和父亲下棋,母亲和嫂子收桌子。

我觉得,这样的家庭氛围很幸福。

怎么,现在再看,反而,觉得不那么和谐,我原来是父母儿女双全的“工具人”。

母亲训斥我几句,开门下楼跟老姐妹们去散步,父亲跟我哥在下棋。

没办法,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站起来,去厨房干活。

也许,是更年期的缘故,我有时一想到自己,这么年被父母当丫鬟使唤,眼泪会流下来。

我给远方的女儿打电话诉说,女儿说,不开心就走,回自己家生活,父母又不是你一个人的。

我想也对,以前父母总说,我是家里的好女儿,既知道为娘家干活,又知道心疼侄子。

现在想来,自从我和前夫离婚后,父母从未真正为我的未来着想过。

母亲还曾说过,这样你就不用伺候公婆,可以安心在家给我们养老。

也许,这是母亲的一句戏言,安慰我一下,但现在想起来,可不就是,我一个人承担赡养和照顾父母的责任。

还要承包我哥的一日三餐,周末,母亲还督促我去帮我哥收拾一下家,顺手帮忙洗洗衣服。

我躺在客厅的沙发床上,回忆自己这五十多年的人生,我似乎真的没为自己活过。

前夫跟我离婚,是因为他有了外心,给我留下的几万存款,当时也被我哥借走。

他说自己家是儿子,想置换一套三居室的大房子,将来儿媳上门也好看。

如今,侄子在外地早结婚了,我哥也不说把钱还给我。

还有侄子结婚时,母亲说为了给我哥嫂脸上添彩,让我给了20000礼金。

而我家女儿结婚,母亲又说,不用给太多,等有了孩子,可以多给孩子些。

母亲说女儿结婚给太多礼金,也是给了外人,他们和我哥总共给了5000。

当时觉得父母说的都在理,现在,每天面对面地在一起相处,我才知道:

“家之所以不是讲理的地方,是因为家里有偏心的父母,有人仗着亲人的爱,占尽便宜,还卖乖,耍无赖,亲人还不好意思揭穿他。”

我是一个被父母忽视的女儿,因为缺爱,所以父母几句温暖的亲情话语,就让我感动的全身心付出。

然而,我内心的苦却是不能言说,只能打碎牙齿和着眼泪咽下去,即使我做得再好,在父母和哥哥的心里,都是应该的。

在父母家居住两年,我深深地体会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往往不是子女不孝,而是父母的眼里没你,他们做事不公,还觉得是对你的施舍。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儿心中的委屈,大多来源于心中的缺爱,也来源于期盼被父母认可、看见。她们心中有再多的委屈,也都自己隐忍着,大包大揽着对父母的照顾和赡养。

去年,我终于在女儿的帮助下,成功地离开父母家,到女儿居住的地方生活。

通过我的现实例子,我想告诉家庭里的女儿:照顾和赡养父母,不要大包大揽,亲人的奉承话不要当真。

因为你当真了便会无条件地付出,往往换来的不是亲情的回馈,而是伤痕累累和心灰意冷的凉薄对待。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211

华贵禅心

简介:退休阿姨聊中老年婚姻,感情,以及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