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动物冠鱼狗现身北京一公园,明明就是鸟,为啥叫这名字?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4-06-20 21:28:44

信息来源于北京日报。

“三有”保护动物冠鱼狗现身莲花池公园

位于北京丰台区西三环内的莲花池公园是很不错的景点,主要是这里的自然环境保持得很好,甚至还在不断优化。当然,人类这么想不算数,得看野生动物们的反应,这里确实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看来得到了野生动物们的认可了。也因此,莲花池公园成为了许多观鸟爱好者的热门拍摄地。

6月17日,莲花池公园近日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只见这只形似翠鸟的鸟类在岸边的柳枝上辗转腾挪,它是羽毛黑白相间,腹部的羽毛是白色;羽冠高高竖起,越往后越矮,有种莫西干头的既视感;其鸟喙是黑色的。

观鸟爱好者们很快就认出这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冠鱼狗,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北京市内还是比较少能见到它的。观鸟爱好者们于是抓紧机会在不打扰它的前提下拍照。

作为一种鸟类,它的名字怎么这么奇怪?其实这其中是有文化底蕴在的!今天,咱们就来稍微了解一下这种鸟类。

冠鱼狗

前面只是略微描述了一下冠鱼狗的外形,现在讲得更细致一点。

冠鱼狗的身长有24-26厘米,体重在70-95克左右,翼展可达45-47厘米,算是一种中型的鸟类,但在翠鸟科中算是蛮大的了。听到它的这个学名,后两个字不说,看“冠”这个字,你就知道它们的羽冠肯定是非常有特色的,确实!其羽冠虽然看起来是全黑的,但细看会发现中部基本全白色,羽冠的其他位置还有白色斑点;这些白色不规则斑点还会遍布其身体的其他羽毛,导致整只鸟看起来有点斑驳;它们的鸟喙也是黑色的,但上面的嘴的尖端和脸的连接处都是淡绿褐色的,这个不细致观察确实看不出来;脚相对身体显得很小,是肉褐色的。

你可以说它长得不严厉,但不能说它长得威严。

除了在我国,它们还分布在阿富汗、孟加拉国、尼泊尔、越南等国家靠近水域的自然区域,比如小溪流、湖泊、池塘和人类修建的灌溉渠。

冠鱼狗平时总会在水域附近边休息边观察水面情况,发现动静后,就会在水域的上空飞翔俯视寻找猎物。当它们发现猎物就会迅速调整姿态,俯冲入水,它们的眼睛能主动调整水中因光线造成的视角误差,准确地将猎物直接叼住,猎物难以反应,基本上会被百发百中。捕获猎物后,它们会将猎物抛起,然后从头将其吞下。因为狩猎技巧太强,有时候抓了猎物也不会急着吃,还会摆弄一阵,可能它们的世界里没有“不能玩食物”这个说法。

为啥叫这个名字?

冠鱼狗不是只有这个学名神奇,它的分类更是出乎意料,佛法僧目翠鸟科大鱼狗属!是不是觉得这个佛法僧目有点难以理解?

关于佛法僧目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两个说法,第一个是有人说该目的鸟类的叫声跟日语中的“佛法僧”很类似,但我查了一下,压根就不像啊!也不知道这个说法哪里来的?第二个是说佛法僧目的鸟类经常会久站着等待狩猎机会,因为期间几乎不会乱动,就让人觉得很像高僧,于是就有了这个形象的称呼。第二个说法倒是比较合理。

现在说回冠鱼狗这个学名,大鱼狗属是一个属,所以“鱼狗”这个名字不单单属于它。鱼狗的来源也是有两个说法,但这两个说法应该是并列的。首先是鱼狗经常在水边等待猎物,很平静,姿态很像猎犬在伏击,故而得名。其次是在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禽一·鱼狗》中,李时珍很开创性的进行了类比,该书记载道:“鱼虎、鱼师、翠碧鸟。狗、虎、师,皆兽之噬物者。此鸟害鱼,故得此类命名。”

同理还有同属佛法僧目的蜂虎科的鸟类,它们也是因为狩猎技巧太卓越而得名,它们主要猎物则是蜂类。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