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慕了:在全国公园运动中,中国众多城市变得更加绿色清洁

燕书香盈 2024-06-24 21:16:39

(NBC)在中国熙熙攘攘的首都郊区的一条河边,一条被堵住的小路上挂着一块牌子,温和地提醒人们不要靠近:"现在是黑天鹅的孵化期 请悄悄绕行。"

在清河滨水绿廊的平台上,游客们看着黑天鹅在巢中守护着几枚鸟蛋,偶尔有鸭子走得太近,黑天鹅就会挑刺。湛蓝的天空下,阳光洒在水面上,其他鸟儿也在附近游来游去。

刘军平指着附近的颐和园说:"一开始没有鸭子,现在圆明园的天鹅都来这里了,因为环境改善了。"

"清河 "在汉语中的意思是 "清澈的河流",但直到最近几年,北京市民才开始用这个词来形容这条沿着海淀区一条高速公路流淌的运河。这一改善归功于附近污水处理设施的升级,过去这些设施不堪重负,有时会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清河。

刘每天都来河边公园散步,他说这里 "氛围很好"。

"以前这里的水很臭,"他说。"现在处理得很干净,到处都能看到鱼"。

清河绿廊于去年 10 月开放,全长约三分之二英里,是北京乃至全中国更大规模绿化项目的一部分,旨在提高环境标准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28岁的公园游客杨静说:"因为北京人太多,人口密度高,每个人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建这样的公园可以满足各个年龄段的人,让年轻人和老年人都能从工作中解脱出来,放松身心。"

北京是一座拥有 2200 多万人口的城市,公园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其中最著名的绿地包括北海公园和景山公园等昔日的皇家园林。但公园建设的步伐一直在加快,据国家媒体 1 月份的报道,北京的目标是让 91% 的居民在约三分之一英里的范围内拥有绿地。

根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数据,北京目前拥有 1,065 个公园,人均绿地面积超过 180 平方英尺。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的目标是把北京建设成为天蓝、水清、林茂、人和的园林之都。"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刘冬云说,在过去 20 年里,北京和中国其他大多数城市都对景观和绿地进行了 "巨额投资"。

他说:"我觉得这种投资是人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亲身体验到它带来的休闲机会。"

他说,自 2000 年左右以来,全国人均绿地面积已从不足 50 平方英尺增至约 160 平方英尺。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而来的是令人窒息的污染,北京的污染情况在 2013 年左右达到顶峰,因此绿地在中国城市中的重要性变得更加明显。虽然此后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在北京等城市的快节奏和无休止的交通中,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休养生息的场所。

一位詹姓女士在北京西北部的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游览时说:"在大流行病期间,外出具有风险和挑战性,许多人都避免外出。"

她说,"现在,不仅散步的人多了,户外活动和旅游也增加了"。

和许多中国人一样,26 岁的詹女士拒绝向记者透露自己的全名,她说,她觉得北京的环境质量比大流行之前 "好多了"。

"她说:"以前人们常开玩笑说,只有在开会或举行重大活动时,天空才会变成蓝色。"不过,在过去的三年里,我觉得空气质量一直很好。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于去年开放,园内有一列历史悠久的火车车厢,绵延 5.5 英里多,建在中国第一条独立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的旧铁轨上。据中国国家媒体报道,该公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纽约的高线(High Line)。

住在附近的中国退休教师朱丽霞说,铁路公园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她说:"我们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看看有没有什么活动可以参加。有一天,他们还在公园里开设了书法课,我们都去了。还有人带着音箱来这里唱歌"。

她说,在开放之前,"我们无处可去"。她会去更远的地方,比如植物园、老颐和园和玉渊潭公园。

她说:"来到这个公园,我感觉更快乐、更放松了。"

帮助规划和设计铁路公园的刘先生说,铁路公园是连接不同空间的线性公园的典范。他说,与北京的许多其他公园不同,这座公园没有实体围墙,向周围的城区开放。

他说:"这不仅使整个城市融为一体,还促进了周边街区的更新和发展。"

刘承认,经过多年的热火朝天的建设,"我们不能简单地无限期地建造更多的公园"。

他说:"现在的重点应该是做好现有公园的运营和维护工作,""增加更多的设施和活动,以鼓励公众更多地使用公园"。

0 阅读:1

燕书香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