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动的经济战让英国躺枪,准备承接的美国却看到德企选择中国

又困了 2022-10-16 08:33:54

随着美国为了维护其全球霸主地位,在全世界都展开了针对中国的经济战争。美国甚至动用国家行政手段来逼迫一些企业离开中国,可以说美国的手段是卑鄙至极。与此同时美国也做好了一些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准备,并且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利好政策。同时在欧洲挑起了乌克兰危机,进而导致了能源危机,让欧洲的一些企业因为成本过高而选择逃离。美国自然是准备承接这部分欧洲企业到美国发展,从而实现对欧洲的整体收割。

然而美国千算万算也没算到一些知名的欧洲企业,却并不想选择美国。而昨天就有一条消息又吊炸网络,那就是英媒15日报道,德国车企宝马集团将停止在其英国牛津工厂生产MINI电动车型,并将在明年年底前把该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这似乎哪里有些问题,美国不是在打造未来电动汽车产业趋势吗?怎么宝马这样的大型企业,却不将生产线转移到美国而要选择中国呢?这似乎并不是美国的剧本,毕竟这队想要毛球制造业回流的美国来说,无异于是当面打脸。

这条消息是来自于英国汽车杂志《汽车经销商》(Car Dealer)15日援引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宝马MINI品牌的新任负责人斯蒂芬妮·沃斯特(Stefanie Wurst)表示,牛津工厂“没有为电动汽车做好准备”,下一代纯电车型MINI Aceman将改在中国生产,作为长城汽车与宝马合资项目的一部分。不过到目前为止,也仅有英国路透社的报道称,宝马否认了《泰晤士报》有关转移生产线的消息。如果这条消息进一步确认是真的,那可真是,美国发动的经济战让英国无辜躺枪。

要知道英国自脱欧以后,经济就逐渐被欧盟边缘化,英国显然要在经济领域里打造出自己的经济支柱。汽车产业作为人类工业化集成最为全面的产业链条之一,显然能够给英国经济以及就业带来很大带动作用。虽说宝马MINI工厂在英国也有燃油车生产线,但是若能够保持住MINI工厂的电动车生产线,这显然会增加英国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会影响英国绿色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毕竟未来的新能源发展也是英国看中的发展方向。

MINI的生产线。

对此,《泰晤士报》就评论称,宝马转移电动车生产线的这一决定是对于英国绿色能源汽车产业雄心的一次“重大打击”。《电讯报》也认为,这将是英国引领电动汽车革命的希望的重大挫折。而媒体分析认为,宝马MINI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决定,显然与当下的欧洲状况密不可分。除了欧洲发生的能源危机会给生产成本带来巨大压力以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微芯片零件的短缺让宝马公司面临巨大压力。毕竟对于电动车来说,对于芯片的需求更大。

英国人对电动车的喜好在增加

比如,电动汽车制造商也一直受到锂、镍和铜等电池部件价格高企的困扰。而且电动汽车所使用的芯片由于受到美国在全球的阻隔,导致芯片产业链可能面临重组的境地,这对于对芯片依赖较大的电动汽车产业来说,宝马当然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要知道中国是芯片生产大国,也是芯片消费大国,虽然在高端制程芯片领域,中国受制于美国的科技打压以及技术壁垒。但是在汽车级芯片领域根本就不需要高端工艺制程,正常14纳米以下的相关制程就完全可以满足汽车级芯片的生产与制造。

而放眼全球,显然美国没有这样的制造能力,而中国却拥有大量中低端的芯片生产能力。由于受到美国对芯片产业链的破坏,中国的芯片产业很有可能会被美国再次提出各种限制与制裁。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会影响一些对芯片需求较大的企业,为了企业能够正常生产和企业不被制约的问题,选择在中国进行电动车生产,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宝马公司的。只不过是宝马公司真的采取这种决定,那么无疑是美国的经济战,逼迫宝马公司放弃了英国,让英国无辜躺枪。

本来美国认为自己也在大力发展电动车产业,并且给出了优惠的相关政策,应该会有一些欧洲企业因为能源成本上升而选择到美国投资建厂。这样美国就可以完成新一轮对欧洲产业转移的收割,同时也实现美国的制造业回流。然而现实状况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企业都是这么想的,反而一些欧洲知名企业却拥有自己的独到判断和见解。他们并没有按照美国划定好的路线选择进入美国,而是按照现实的需求和考虑作出了相对明智的判断。比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就选择在中国扩产,这就是德企的选择,估计这是美国也没想到的。(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