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走了李定国,孙可望自己带兵上战场的表现怎么样呢?

历史系的一个小学生 2023-02-08 19:19:40

历史人物传记《南明战神李定国》系列连载NO.40

苦心积虑想出来的计策,却被李定国识破了,孙可望有点沮丧。但是很快他就想通了,真要以这么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李定国,肯定会让兄弟们在背后议论自己的,闹不好还会引起部下的哗变。

现在李定国自己走了,虽说还带走了五万部队,不过,跟自己手里掌握的几十万部队相比,这五万士兵只能算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再说,冯双礼、白文选、马进忠这些得力干将全在自己的手下,永历朝廷也被自己牢牢地捏在了手心。如此雄厚的资本,我孙可望又何惧之有?李定国不就是杀了鞑子的两个王爷吗?我这就来露上一手,给你们大家看看,论带兵打仗,我孙可望也不是吃素的!

李定国前脚刚被逼走,孙可望后脚就带着大将冯双礼、白文选等人和十万大军从靖州出发,进驻宝庆。他要把湖南的清军全部歼灭,彻底收复湖南,让天下人好好看看,李定国做不到的,他孙可望能做到!

孙可望带领大军刚到宝庆,侦察部队报告,多罗贝勒屯齐带领的在衡州惨败的清军残部正往宝庆赶来,看样子是计划北上撤往湖北。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都不用自己到处找,清军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十万训练有素、士气高涨的明军对付几万已经被李定国打残、一心只想赶紧跑路的清军,孙可望简直没有任何不自信的理由。这样的天赐良机,可不是轻易就能遇到的。

既然如此,那就就地把这伙清军歼灭,这样一来,我孙可望在部下心目中的形象岂不是立马就高大起来了?想想都觉得内心有点小激动啊。

被这个主动送上门来的蛋糕冲昏了头脑的孙可望似乎根本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对于败逃的清军来说,条条大路通京师,为啥屯齐非要上赶着从明军重兵集结的宝庆地区撤退呢?

有且只有一种可能:屯齐并不是打算从宝庆撤退,他就是冲孙可望来的。

这就有点奇怪了,到底是谁给了屯齐挑战孙可望的勇气?

虽然在之前的衡州之战中,清军主帅尼堪被明军击毙,继任定远大将军的屯齐被李定国打得抱头鼠窜,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屯齐并不是什么软柿子,算是清军中一位很有能力的将领。之所以之前表现得比较难堪,无非是对手李定国比自己更厉害。现在对手换成了孙可望,该到了找回自己场子的时候了。

爱新觉罗·屯齐,他老爸名叫图伦,他爷爷更有名,叫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光看这个名字,就知道和努尔哈赤关系不一般。事实也的确如此,舒尔哈齐正是努尔哈赤同父同母的亲弟弟。

努尔哈赤凭借祖先留下的十三副铠甲起兵之后,舒尔哈齐跟随他的哥哥南征北战,逐渐成长为努尔哈赤的得力助手和主要战将,成为当时仅次于努尔哈赤的后金第二号人物。

除了爷爷舒尔哈齐,屯齐还有个特别有名的叔叔,就是四小贝勒之一的济尔哈朗。

有如此显赫的出身,屯齐之前的想法和尼堪一样:早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争取摆脱祖辈的阴影,向世人证明自己不是八旗纨绔子弟。

本次清军南下,屯齐作为尼堪的副手,原本是有机会实现建功立业的愿望的。毕竟,满洲骑兵的战斗力世人皆知,跟着尼堪出门,随随便便就能混点战功,为自己的履历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万万没想到,主帅尼堪轻敌冒进,居然就这么死了,把他这个二把手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带着这帮残兵败将回到京师,那还能落着好?这条小命估计都得交代了。既然如此,不如拿手里这点砝码来赌一把,赌赢了就是戴罪立功,赌输了也能算是为国捐躯。

就这么定了,干!

明军的进军速度很快,白文选、冯双礼、马进忠已经带着四万多部队进军到了宝庆以南的周家坡,在此安营扎寨,坐等清军前来。

三月十五日,清军进军到了距离周家坡三十里外的岔路口。

三十里的路程,对于机动力非常强的满洲骑兵而言,分分钟就能赶到。不过屯齐吸取了尼堪之前轻敌冒进的教训,并没有草率进兵,而是让清军就地宿营,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养精蓄锐。

第二天,清军到达周家坡,向驻扎在这儿的明军发起了进攻。

刚一开战,屯齐就有点后悔了,因为他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进攻选择。

周家坡,光看这个名字,这好像是一个坡,实际上,这是一座山。

明军把营寨安在了山顶,凭借险要的地势,用檑木滚石和弓箭火枪从容不迫地对付着正在拼命往上爬的清军。

看来李定国虽然不在,白文选这些人也不好对付啊!

除了对方占尽了地利的优势,清军自身也有问题。屯齐手下的清军主要是满洲骑兵,拿骑兵来仰攻山头,不仅非常吃力,而且目标太大,再加上此时天降大雨,真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面对这种不利的战场形势,屯齐果断下令停止进攻,在山下列好阵型,与明军展开了对峙。

在宝庆的孙可望接到前线的战报,连夜带着大军赶来支援,与周家坡的明军实现了会合。

此次进军湖南,孙可望带来了自己之前在贵阳训练多时的精锐部队——驾前军。这支部队是按照戚继光兵法练出来的,人数有六万之众。

屯齐面对白文选等人的四万多人都无可奈何,现在再加上自己带来的六万精锐,孙可望完全没有不自信的理由。

极度自信的孙可望赶到周家坡以后,立即下了一个无比愚蠢的命令:命令明军下山向清军发起进攻。

原来在张献忠手下当差的时候,孙可望有个外号叫“一堵墙”,可见在军事指挥方面,孙可望的强项是防守,不是进攻。可是现在孙可望偏偏要放弃防守,转向进攻,估计是想在世人面前证明一下自己在进攻方面的才华。

按说进攻就进攻吧,毕竟明军在人数上占有着巨大的优势,就算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也不见得会输。

可是孙可望非要在愚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让自己的驾前军建功,孙可望命令白文选、冯双礼、马进忠等人的部队待在山上,没有他的命令不许出击,由他亲自带领自己的驾前军下山进攻。

看到清军的马匹十分精良,为了鼓舞士气,孙可望在出击前还下令:看到敌人的战马了吗?待会谁抢到就是谁的!

屯齐正在为自己的骑兵不擅长爬山,从而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生闷气呢,没想到明军居然主动放弃自身的地利优势下山挑战。真乃天助我也!

屯齐抖擞了一下精神,领兵迎战。

要说还是戚继光的兵法好使,在孙可望一连串低级错误的加持下,驾前军刚一开始居然还打得有模有样,很快就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

小胜一把的驾前军很快就开始浪了,打清军也不积极了,一心一意忙着抢夺清军的马匹,明军阵型进入了短暂的混乱状态。

屯齐固然算不上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但是在当时的清军将领里也算是比较有能力的一位了。他果断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战机,命令自己的满洲骑兵直冲阵型混乱的明军,迅速转败为胜。

孙可望是万万没想到,刚被李定国干掉了主帅的清军居然还能爆发出如此强悍的战斗力。眼看自己的驾前军就快顶不住了,他赶紧命令山上的白文选、冯双礼、马进忠带着部队下山支援。

双方激战了好几个时辰,最终明军战败,伤亡惨重,被清军缴获战马七百多匹,战象一只,只能被迫撤退。

清军在本次战斗中的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正黄旗两名蒙古梅勒章京(副将)韦征、武京阵亡。

虽然伤亡也不算小,但清军毕竟是胜利的一方,战后还乘胜占领了宝庆。

孙可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叫有多大脸现多大眼。

1 阅读:392

历史系的一个小学生

简介:历史学爱好者,对西夏史和南明史有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