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今晚又烧破了,但马斯克说这是史诗级成功

差评君 2024-06-07 11:17:34

星舰喜提一次 “epic( 史诗级 )成就 ” 。

这是星舰第四次发射结束后,马斯克给出的总结。没错,他的星舰,又又又 “ 成功 ” 了。。。

就在今晚 8 点 50 分,计划要带着人类移民火星的星舰,如约起飞。

虽然刚起步, 33 台发动机里就有一台熄火,最后着陆的星舰也有受损,还有网友在线调侃。

但这些通通都不妨碍这次试飞的丝滑程度,升空,级间分离,发动机回收,再到星舰飞船软着陆。。。整条流程一气呵成。

坐在屏幕前看直播的江江,鸡皮疙瘩是起了一波又一波,而直播画面里,也能时不时听到办公室的喝彩声。

总的来看,这次星舰的飞行路线,和上次相比基本上没啥变化,都是从德州南部发射,半路上, Super Heavy booster ( 老样子,我们还叫它超 TM 重助推器 )和星际飞船兵分两路,助推器先着陆到墨西哥湾,飞船则继续飞到印度洋那块儿再降落。

但不一样的是,上次星舰发射的重点还在 “ 进入轨道 ” 这块儿,而这次,马斯克直接把进度条拉到“ 火箭回收 ”的部分,主要任务就两个:

一个是让超 TM 重助推器在降落时减速,实现软溅落,好在后续回收它;另外一个是把好 “ 方向盘 ” ,让星舰飞船受控进入大气层,也同样是为回收飞船做铺垫。

江江觉得,星舰这次试飞,只要实现其中一个,都值得马斯克再开一次香槟了。

结果嘛,大伙儿应该都看到了,这次马斯克得开两瓶香槟。。。( 狗头

像是超 TM 重助推器,顺利启动所有要助力减速的发动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上次就是因为点着的 13 台发动机里,有 6 台中途熄火,后续也不听使唤,才导致推力不够,让整个助推器失去控制,直接给坠海了。

而这次借着超 TM 重助推器的视角,江江也一睹了墨西哥湾海面的风姿。

不到 20 秒,发动机的速度就从 1000 km/h 降到了 10 km/h 以内,算是实现了悬停在海面上的 Flag ,随后它也按照时间的计划, “ 自愿 ” 坠毁在海里。

而这次顺利收回超 TM 重助推器,也算是在星舰的预料范围内,按照前段时间他们自己的说法,要不是液氧供应处的过滤器给堵住,上次就能实现这个目标了。

这次为了避免星舰再出这种状况,他们直接在氧气罐里面装了个新硬件,来过滤器通畅。

前面我们讲的都还只是助推器的部分,和助推器分开后,星舰飞船的姿态控制也是难点,它决定了星舰能不能在可控范围内,顺利返回到大气层。

而且只贴了一半隔热瓦( 别问为什么只贴一半,问就是省钱 )的星舰,对姿态控制的要求就更高了。返回的时候,如果让没贴的那面朝下,要是载了人骨头都得给烧没。

像是上次的试飞,姿态就中途失控了,不仅有个任务没执行,连整个飞船的温度都失控了,导致飞船直接坠毁( 不过实现软着陆不是上次的目标 )。。。。

而这次,星舰团队直接搞了个双层保险,先是把负责翻滚控制的硬件升级了一波,又多加了个额外的翻滚控制推进器。

为了多收集点数据,他们还特意移除了两隔热瓦,去收集没有隔热瓦时的温度。

只能说星舰团队还是牛的,这次星舰在返回大气层的时候就没啥大问题。

但期间还是发生了件惊险的事,可能是摩擦产生的热量过高,直接把火箭顶部的襟翼给烧穿了,碎屑也糊了摄像头一脸。

等到还有一千米高度的时候,整个星舰飞船还是水平的状态,就在江江以为它就会这样着陆的时候,没想到最后它来了个 “ 回光返照 ” ,0 km 极限调整,把飞船的姿态调整了过来,在印度洋顺利软着陆。

到这里,星舰第四次试飞的所有任务都圆满成功。。。

网友们都纷纷猜测,下一次星舰的目标,很可能就是用 “ 筷子 ” 回收超 TM 重助推器了。

而在回收这块儿,马斯克的最终目标,其实是实现百分百回收。也就是说,发射台上的那双 “ 筷子 ” ,除了要夹住超 TM 重助推器外,还得负责回收星舰飞船。。。

不过在江江来看,要实现这些还是有点难的。

打个不太恰当比方, SpaceX 另一位亲儿子猎鹰,在火箭回收这块儿算 6 的了,但也从来没实现过百分百回收。而星舰的个头翻了两倍,还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嘛,大伙们可以自个琢磨琢磨。

另外,前段时间,马斯克也称,星舰要实现完全可重复回收,还面临一个“ 最后的大难题 ”——隔热罩的设计。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模拟各种运行情况来发现隔热罩的薄弱点,另外一个就是他们现在做的了,不断试飞完善设计。

看得出来,他们是把 SpaceX 的那句口号 “失败得快,但学得更快( Fail fast , but learn faster )” ,执行得很透彻。

但有一说一,他们实践出真知的方法论是真挺管用的,从马斯克第一次发星舰到现在,江江也算是每次准点蹲直播的铁粉了。

星舰从一开始只能飞 3 分钟、 8 分钟,到现在跑完整个流程还能实现助推器和星舰飞船双双软着陆。这妥妥的就是养成系 “ 偶像 ” 。

总之,星舰现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化,每次定的目标几乎都能完成。

不过咱上次也和大伙们盘算过,星舰最最快也还得飞数十次才能实现载人火星登陆,而火星的发射窗口期得16 个月一轮,并且每次火星来回动辄也要几个月时间。

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火星移民,压力可能就要给到马斯克了。。。

搞快点,搞快点!

0 阅读:394
评论列表
  • nemo 1
    2024-06-08 01:23

    发动机技术没突破,捆绑33台发动机,就是一捆冲天猴!

  • 2024-06-07 21:52

    关我月薪3000。。。对不起,走错片场了,人类之光[点赞][点赞]

  • 2024-06-08 05:45

    先去月球,NASA的登月已经交给星舰了

  • 2024-06-08 02:29

    特斯拉这样的企业,造出来的新能源车在中国被华为吊打,其中原因值得深思阿

  • 2024-06-07 18:01

    那你这是想要表达啥呢?只想表达,不明白为什么? [大笑]

  • 2024-06-08 04:07

    这辈子能不能上太空玩玩,就指望这个了。所以昨天摄像头三次死而复生,我的心也跟着三次凉了又跳。

  • 2024-06-07 12:28

    老马这钱花的,对你来说太值了[大笑][大笑]

  • 2024-06-07 12:43

    为喜欢吹牛的马斯克感到脸红

  • 2024-06-07 23:07

    那些财团投到战争的钱,投这里多好。来源不正才会拼命维护渠道吧。人类啊,向外的勇气永远没有向内的贪婪大。

  • 2024-06-07 17:20

    成功四次,还是不能载荷

  • 2024-06-07 17:19

    马斯克:我们实际上有获取信号。 11个内部摄像头正在传输。 找出为什么外部摄像头没有

  • 2024-06-07 16:13

    所有测试的目标都达成了,确实🐮。

  • 2024-06-07 16:53

    取关了,这自媒体以前不是这样的

  • 2024-06-07 14:42

    星舰重5500吨,长征五号重870吨

  • 2024-06-08 04:54

    嫦娥六号:我到月球背面了,你到哪了[doge][doge][doge]

  • yue
    2024-06-07 16:47

    在这里事实都变成另类了

  • 2024-06-08 05:58

    不知道那些年轻人做不做题

  • 2024-06-08 01:59

    有竞争对手是好事,这样才能找到自身不自,促进航天行业发展!马斯克跟中国关系很好!

  • 2024-06-07 13:18

    一道题你辅导了40分钟,还是让孩子用小猿搜题自己学吧。

  • 2024-06-07 15:46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2024-06-07 15:51

    航天工业就是这样的,嫦娥六号只需要在月亮挖土,Space X考虑的就很多,又要考虑怎么定义,又要考虑怎么宣传。

  • 2024-06-07 11:59

    对 不如ppt 一直在赢

  • 2024-06-07 23:50

    你连星舰四飞测试哪些东西都搞不清楚就别来炫你这点口才了

  • 2024-06-07 15:34

    今天我家孩子又在翻垃圾桶找烟盒。

  • 2024-06-08 02:44

    土狗连个成功失败的定义都搞不清楚,又气又急的样子好好可爱呦,哈哈哈

  • 2024-06-08 06:51

    主要看后续技术进步了没有。有就是成功。如果光会吹迟早是笑料对不对?

  • 2024-06-07 14:24

    马斯克的星舰第四飞,绝对让你兴奋!没爆炸很多人失望了!

  • 2024-06-08 03:31

    让人感觉牛B的是他们团队每次都能正确找到失败的问题点并且快速修复

  • 2024-06-08 07:38

    成功了就是人类之光,失败了就是收集数据,主打一个花式赢麻

  • 2024-06-08 00:53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马斯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2024-06-08 01:46

    告诉你个秘密:长按点赞3秒,可以触发神奇效果~

  • 2024-06-07 20:39

    前3次测试没有回收计划,成功上天后引爆,中国媒体激动“星舰炸了”。这次测试回收,二级火箭成功回收,1级星舰成功进去外太空,又重新返回大气层,按计划在海上着陆。国内水军说烧了?

  • 2024-06-08 01:22

    十几年了大气层都飞不出去,只能不停测试捞残骸讲讲可回收。不过这次增加了直播空中炼钢还算不错![鼓掌]

  • 2024-06-07 11:22

    人家是要去火星!月球都看不上了!

  • 2024-06-07 13:29

    再难人家都在前进,打破了国内看烟花的专家眼里的不可能……还要在这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 2024-06-07 23:26

    哪家的醋坛子翻了,一股酸臭味。

差评君

简介:大佬不想让你知道的互联网真相,关注差评君我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