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很大的SU-76自行火炮,二战期间在苏军中的装备情况

烈日炎天 2024-06-05 23:19:5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若论产量最多的自行火炮,首推苏联军队装备的SU-76。该武器由基洛夫市第38兵工厂研制,最大射程17公里,是一种主要支援步兵作战的轻型自行火炮。

SU-76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此时苏军缺乏用于火力支援的自行火炮,于是,在T-70坦克底盘基础上,于1942年研发出了SU-76型。该炮外形低矮、结构紧凑,其车长为4.94米,高度只有2.16米,宽2.71米,装甲10~35毫米;采用两台六缸汽油机,机动性能良好,可在沼泽地中行驶,越野状况下最大时速达45公里,行程300公里,公路行程450公里,爬坡度为25,越壕近2米,涉水0.9米;主武器为一门76毫米火炮,备弹60发,车组编制4人。

1943年1月1日,SU-76自行火炮开始批量生产,首次参战是在列宁格勒战役中,该炮机动灵活,其战斗全重只有10.8吨,专用于协同步兵摧毁德军工事。由于战事紧张,SU-76在1943年产量不高,最初组建了两个团投入战斗。1944年,随着形势越来越有利于苏方,军火生产逐渐恢复,有好几个兵工厂生产SU-76自行火炮,截止到1945年6月欧洲战事结束,该炮共生产了约14200多门,在同类武器中产量最高。

1943年5月,苏军自行炮兵团共有三种类型的编制,包括装备SU-76的轻型自行火炮团、装备SU-122的中型自行火炮团和装备SU-152的重型自行火炮团。这些炮兵团都编有指挥机构、修理排、运输排、团救护所、补给排和勤务班等保障分队。各种团都下辖四个自行火炮连,其中使用SU-76自行火炮的团每连装备5门炮,全团包括团部的1辆共装备21辆此种自行火炮。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而部队编制和武器装备也要随着改变。1944年2月,为了加强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机动火力,给它们组建了轻型自行火炮旅。这种旅SU-76自行火炮的装备数量较多,该旅编有2辆T-70坦克的指挥连、防空高射机枪连、技术保障连和卫生排等保障分队。轻型自行火炮旅的主力为一个自动枪营和三个自行火炮营,全旅人员不多,共编制官兵1112人,装备5辆T-70轻型坦克和60门SU-76自行火炮。

1944年5月,苏军统帅部批准独立自行火炮营的编制。这种营编制三个连,每连装备4门SU-76自行火炮,共有自行火炮12辆,其战斗序列归属于近卫兵师。同年12月,苏军又组建了一些重型自行火炮旅,其下辖三个团和一些勤务保障分队,共编有人员1804人。因为是重型旅,所以SU-76自行火炮装备量不多,全旅只有3辆这种武器,部队使用的主力是65辆SU-152重型自行火炮。

除了在战斗中损失的,到二战结束时,苏军共有7个自行火炮旅和119个团装备SU-76轻型自行火炮,并一直使用到五十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曾经在1951年-1954年,先后进口了910余辆SU-76,主要装备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

0 阅读:28
评论列表
  • 2024-06-07 22:37

    这炮是不是比本子的山炮强多了?射速射程2倍以上伺候你人也少的多,轻型自行火炮旅千把人只有本子山炮联队1/3的人手有差不多2倍的炮,内里还有自动枪营一个。本子陆军什么都图便宜,但机械化实际上比骡马化便宜。

烈日炎天

简介:一寸光阴不可轻,以到凌云仍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