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为何杀掉高参杨宇霆后,又送其家属一万大洋

马革话英雄 2024-06-09 07:54:22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东北发生了一件全国著目的“事件”。张学良在沈阳大帅府的老虎厅(里面有两只老虎标本)枪毙了张作霖的高参杨宇霆、和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两人结为一党,张学良为何不用杨宇霆继续出谋划策,反而除掉呢?

张作霖一统东北后,有了问鼎中原的雄心。联合直系打败段祺瑞的皖系后,与直系又起间隙,双方龃龉不断,最终兵戎相见。

东北军是一支绿林式的队伍,由张作霖的“老弟兄”带领,战术、军纪不忍直视。自然打不过吴佩孚保定军校为主的直系。被迫退回山海关外。张作霖痛定思痛,加强东北讲武堂,引入人才,培养正规军官。重用张学良一辈的新一代。

奉军坦克,中国最早出现

郭松龄协助张学良训练军队,整军经武。奉军引进飞机、坦克。奉军精神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起队列来,比以前整齐多了。

尽管如此,与吴佩孚的第二次直奉大战,开战之初,打得还是难解难分。如果不是冯玉祥在后方搞了“首都革命”吴佩孚不会失败的犹如雪崩。

奉系胜利进驻北京后,文恬武嬉,上层争权夺利。张作霖的高参杨宇霆任江苏督军不久旋被打得连袜子都没穿好,逃出南京。郭松龄因没有得到安徽督军的位置,起而造反。

张学良在这期间,并没有在自己部队里,一切事物都交给郭松龄处理,自己与一帮青客相公到处玩乐,毕竟他还只有二十四岁,吃喝嫖赌抽无所不为。

年轻张学良手握大权

作为有权有势的年轻人,巴结的人不少,能享受的事,自然有人引导——怎么少得了抽大烟?一九二九年,张学良杀杨宇霆之前,毒瘾已深,隔一段时间,就要打吗啡,开会议事时,也不例外。被杨宇霆轻蔑:他这样下去,不死也死。当张学良问议事决策如何,杨宇霆动阢说:这事你不了解,你不要管!

张学良开始还想缓和与杨宇霆的关系,要夫人于凤至与杨宇霆的五姨太结拜姐妹。但是,杨宇霆说:辈分不对——杨于霆是张学良的父辈。

杨宇霆为其父亲作寿时,大张旗鼓。山海关内外,各方宾客云集,张学良前去,宾客站起来致敬的只有一半。杨宇霆一出现,全体人员起立。

张学良看了这情景,气得中途退席而去。

杨宇霆是张学良父亲张作霖的高参,在平定郭松龄的造反时,立下了功劳。郭松龄起事发布檄文:指责张作霖连年发动内战给东北父老和关内百姓带来危害,指责杨宇霆是“大帅”身边的奸臣。表示要“清君侧”。

张作霖慌乱手脚,因为奉军精锐都在关内,沈阳兵力空虚。他只得要杨宇霆公开“辞职”到大连去,以换取郭松龄罢兵。

郭松龄

郭松龄并没有停止向沈阳进军的步伐。张作霖醒悟过来,这是要夺权啊!急忙召回杨宇霆商议,急调黑龙江、吉林的山林队、边防军来“勤王”。同时,请求日本人干涉。结果,郭松龄手下部队,因为都是张家父子带出来的,又不肯为郭松龄卖命。郭松龄兵败被杀,杨宇霆下令:抓住郭松龄就地枪毙,免得张学良营救。

张学良对郭松龄几十年结束“管制”后,面对记者的询问坚定地表示对郭松龄还是会重用。对郭松龄的爱,反过来就是对杨宇霆的恨。

日本人在沈阳办了一份报纸《奉天日报》。有一次搞了一个民意调查:谁是东北最属意的风云人物。杨宇霆大量收购这份报纸,给自己投票,再寄给报社。这事暴露是因为杨宇霆府上卖出大量的旧报纸。

杨宇霆对张学良的轻视后来越发明显,竟对人说:阿斗如何如何。

东北所有官吏任命,赴任前,杨宇霆都要接见,慰勉有加。好像是杨宇霆知人善任一样。不仅如此,杨宇霆还把手伸进军队。一位旅长买房差钱,杨宇霆大方出手,借给他五万。张学良旋即将该旅长免职。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在大帅府里张学良办公室保险柜里找到了一块银元,一张五十万银元的收据。收条签收人是日本政友党赤冢浓(这张收条是张学良收买日本人的,下文再讲)。

这块普通银元留在保险柜里,日本人感到迷惑不解,张学良的财富何在千千万万,留一块银元肯定是有特殊意义。

日本人找到留在沈阳张学良的亲信,才知道这是张学良下决心制裁杨宇霆、常荫槐之前占卦所用。张学良默念:老天爷要我杀杨、常’袁大头朝上;不杀他们,背面朝上。结果连抛三次,都是大头朝上。张学良逐下决心:杀掉杨、常二人。

杨、常被杀之处

张学良杀掉杨、常二人后,罪不及孥,给两位遗孀大洋各一万。

张学良杀掉杨、常之后,威信大增,政令畅通。可惜,他最终也没有得到一个顶级的“智囊”。

0 阅读:67

马革话英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