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越卷越赚钱,半年签80亿订单,光伏“卖铲人”是如何炼成的?

懿浩西能源 2024-04-16 02:38:07

深圳将迎来一家百亿级光伏巨头。

3月27日,拉普拉斯科创板IPO成功获批。在IPO上市难度节节攀升的趋势下,作为一家光伏设备公司,拉普拉斯半年完成科创板过会,1个月注册成功。2022年12月最后一轮投后估值已达77亿元,如果成功上市募资18亿元,拉普拉斯整体估值或达百亿元。

2023年H1拉普拉斯获得的营收已与2022年相当

在经历过数轮周期的光伏产业中,拉普拉斯8年的成立时长其实很短,而其规模化出货也就近三年的时间。可以说,拉普拉斯在光伏行业就是一名后发的新兵。

那么,作为新进入者,拉普拉斯如何在极度内卷的市场中,突破创新并拿到高毛利的?而对比深圳另一家百亿级设备巨头,曼恩斯特,两家设备公司的创新路径有什么不同?

01 半年签下80亿订单的秘密

光伏行业永恒的主题是“降本增效”。

依靠降低成本,光伏发电才能逐步从小众技术,成为支撑电力结构的主要能源来源。

依靠增加发电效率,每块光伏板的价值才能发挥到最大,目前光伏发电效率的理论上限是29.4%。

无论上游的硅料、硅片,还是中游的电池片,还是下游的组件和应用,都围绕这两点在竞争。拉普拉斯的定位,是为中游的电池片提供生产设备,而且是生产线中最昂贵的那部分。

据拉普拉斯招股书显示,光伏产线每GW设备投资1.6亿元-1.9亿元,拉普拉斯的主营产品(下文会细说)在产线成本占比中达到了50%。

要说原因,用一句粗略的形容,在于中游生产的“增效”价值比“降本”价值更大。

对比上游,硅料生产更加成熟,只要不断扩张规模、增加产能,用规模化效应就能形成降本。但在中游的电池片,工厂要用各种工艺,提升产品的光电转换效率,“榨尽”每一束光的能量。这是一门技术活儿,也是每年各家最热衷比拼的技术指标。

细分来看,光伏电池片生产核心的四大步骤:

1、清洗、制绒;

2、扩散制结(提效关键);

3、钝化镀膜(提效关键);

4、金属化。

由于光伏每项步骤涉及的技术原理都比较复杂,本文只聚焦于拉普拉斯所在的工段。

从招股书来看,拉普拉斯的核心技术在于热制程设备(扩散)、镀膜设备(LPCVD),两种各约占50%,分别在2022年、2023年H1贡献了约10亿元收入,净利率超10%。其他工段或其他领域(如半导体)占比较小,就不做分析。

如果用几个比喻来解释这两个设备的作用:

热制程设备(硼扩散、磷扩散):好比是给硅片“调味”,像在炒菜时把调料均匀地撒在食物上一样,扩散工艺通过高温让特殊的“调料”(掺杂剂)渗透进硅片,使其具备产生电流的能力。

镀膜设备(LPCVD,在TOPCon技术路线应用较多):好比是在硅片表面“涂漆”,通过特殊的化学反应,在硅片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这层薄膜能够保护硅片,并提高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

拉普拉斯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水平镀膜设备LPCVD

因此,拉普拉斯这两类产品都是光伏提升转换效率的重要设备。更关键是,拉普拉斯在前期研发时押注了TOPCon技术路线。

2019年,其试用机就进入晶科能源、隆基绿能产线试用,最终在两家都实现了规模化出货。先后10余次帮助两者打破TOPCon光伏电池片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

所以在TOPCon成为主流路线的当下,拉普拉斯拥有500MW/年的LPCVD镀膜设备产能,为国内最高,生产节拍也达到了8400片/小时,仅次于国内半导体设备巨头北方华创。

拉普拉斯创始人林佳继

值得一提的是,拉普拉斯创始人林佳继的创新思路最初来源于半导体领域。LPCVD在半导体应用已达几十年,在光伏镀膜应用还不多,拉普拉斯率先完成了跨界创新。

依靠巨头验证过的产品,和加紧扩张的产能,拉普拉斯的设备覆盖了TOPCon阵营的半壁江山。

2023年上半年,拉普拉斯热制程设备卖出116台、镀膜设备卖出135台,毛利高达37%。并在半年时间内,继续签下了80.85亿元订单。

02 新能源产业中的两条创新路径

作为设备厂,拉普拉斯很值得与深圳另一家锂电设备公司曼恩斯特做对比,两家公司代表了两条不同的制造业创新路径。

光伏和锂电都是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分支,其中光伏产业从最早的“两头”在外(技术和市场),到现在的产业链领先全球,光伏核心工艺设备基本实现全面国产化。

可以说,依靠数轮周期的拼杀,光伏产业已经不存在难以解决的卡脖子问题。

因此,像拉普拉斯这样的核心工艺设备公司才能在短短八年时间内,成为光伏巨头的主要供应商。拉普拉斯的崛起也进一步带动了光伏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

据招股书显示,镀膜设备的重要零部件为真空干泵。

镀膜设备的电池片工艺处理环节需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真空干泵的主要功能是营造设备反应腔体的真空环境,同时对反应后的副产物进行抽排处理,在光伏和半导体生产都有应用。

真空泵是典型的上游高端制造领域,市场规模小(2024年预计用于光伏45亿元、用于半导体200亿元)、研发投入重、回报周期长。

真空干泵的应用范围

招股书显示,半导体领域真空干泵的第一品牌为韩国LOT Vacuum,拉普拉斯2021年、2022年对其采购占比达到了62.57%、71.57%。2023年又更换为英国爱德华,同样为全球性的半导体产业巨头。

而在对下游规模化出货后,仅用一年时间,拉普拉斯核心零部件就逐步更换为了一家中国公司,北京通嘉。2023年上半年对其采购金额达4000万元,而北京通嘉提供的真空干泵价格直接降低了40%。

可见,国内设备公司的崛起和主导的话语权,也会直接带动一批国产替代的机会。

总结成一句话,依靠优势产业和产业巨头、锁定高价值的生产环节、短短几年内完成突破高端设备、反向带动整个环节国产替代,这是拉普拉斯的创新路径。

相对而言,锂电产业在日韩更加成熟,上游电池制造和下游应用都有很强的竞争者,因此锂电设备的国产化率可谓是一场漫长的征程。

2023年完成创业板上市的曼恩斯特(超募16亿元,市值同样达百亿),拳头产品是涂布机模头,毛利率高达80%,净利率达45%。

曼恩斯特的创新打破了日本三菱、松下、美国EDI的垄断,成为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供应商,因此才获得了高额利润。2022年其市占率一度高达31%。

涂布机模头(占涂布机成本20%)为锂电池生产前段设备的核心零部件

而曼恩斯特创始人彭建林最早切入涂布机模头领域,依靠的是模头维修业务。通过维修大量设备,曼恩斯特才逐步突破了涂布模头技术。

2018年-2022年,宁德时代、比亚迪都接连成为曼恩斯特的第一大客户。这也意味着,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是直接指定曼恩斯特为模头供应商,让设备商直接整合进产线当中。

依托下游急迫的降本需求,直接瞄准高毛利、卡脖子的核心零部件,完成国产替代,这是更加艰难的创新路径。例如锂电中段激光设备中发射光源的激光器,高端国产化率还相当低,长路漫漫。

无论是拉普拉斯,还是曼恩斯特,都是新能源产业高歌猛进之下拼杀出来的创新公司,这是光伏锂电产能过剩阴影下的另一面相,而这或许是更有价值、更长期主义的“卷”。

-END

0 阅读:21

懿浩西能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