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吉林列车爆炸案,女子因为一把花生,意外拯救全车厢人性命

1986年2月15日,下午3点左右,当时刚刚过完新年不久,黄泥河子林场的职工们大多开始返回单位准备工作。

当时满载乘客的202次列车从黄泥河林场下属的团北林场出发,向黄泥河驶去,然而就在火车开到珠尔多河的十里铺大桥头时,列车的二号车厢突然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当时有一个三口之家坐在二号车厢内,妻子和丈夫说话的功夫爆炸就发生了。妻子整个人被一股怪力从座椅上掀翻,眼前顿时一片漆黑,等到她恢复意识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分钟之后了。

妻子和孩子没什么事,但是丈夫伤得很重,浑身多处骨折,一只眼睛都被炸瞎了,不过和那些遇难的人比,他们已经算幸运的了。

爆炸发生时,整个二号车厢的车壁结构都被破坏了,浓烈的黑烟冲破车厢棚顶,相邻两节车厢的门窗全部都被震碎,乘客也受到了波及。

据三号车厢的一位旅客回忆:“爆炸发生时我们车厢的车窗玻璃和车门就被震碎了,爆炸发生后我们车厢里乱作一团,大家纷纷从车窗跳下火车,进入到林子里面逃命。”

与此同时,列车上的乘务人员们开始动员乘客们参与营救,当他们进入到二号车厢时,所有人都被眼前惨烈的一幕震惊了。

车厢里面被炸得血肉模糊,无不让在场的人感到胆寒。

由于事发重大,乘务长很快就报了警。在得知具体情况后,公安部专家立刻赶到了赶到了事故现场,并调集了一支近百人的调查救援小组。

经过初步勘察,这起爆炸事故是一起典型的硝铵炸药爆炸案,当时爆炸的炸药重量有七公斤左右,现场共出现33名死者。

在初步勘察现场之后,主持调查工作的国内著名爆炸研究专家高光斗,和国内警界刑侦专家乌国庆开始对爆炸残留物进行分析。在他们的细致调查下,清楚地在起爆点附近发现了导火索的痕迹,这说明炸药爆炸是有人故意为之的。

这一发现让案件的发展方向出现了180度大转弯,案件很快被定性成了“重大故意爆炸袭击案件”,并开始着手寻找犯罪嫌疑人。

高光斗很快便开始检验对比列车上的所有遇难者遗体。他们发现其中一具处于车厢内部的男性遇难者尸体非常奇怪,按照尸体呈现出来的破碎程度可以反向推断出:当时他和起爆点的距离应该小于30公分,不过反常的是,他只有躯干和头部受爆炸损伤严重,四肢却完好无损。

这样反常的情况让高光斗胆大胆地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男人在爆炸发生前一定是抱着炸弹在行走的。

因为炸弹的起爆点在过道上,并且在地面和墙壁上都没有发现放置炸弹的痕迹。高光斗认为,这起爆炸案很有可能是一场自杀式袭击案件。

在法医方面进展顺利的同时,由乌国庆带领的刑侦小队也有了重大发现。

在救援人员打捞冰面上被炸飞下来的遇难者遗体时,他们从冰层下面捞出了一具女尸——她名叫郑丽颖,生前曾是黄泥河林业局铁路处的一名干部,而且还是局里公认的大美女。

这本来只是一些没有营养的信息,不过在调查其社会关系时却找到了与案件相关的信息。

林业局里一直有传言,说还是单身的郑丽颖和已经成家的林业局副局长刑某,存在长期的暧昧关系。乌国庆立刻去调查了刑某的个人信息,他惊讶地发现,刑某居然也在这起爆炸案件中遇难了。

这让乌国庆灵光乍现,这绝对不是巧合,很有可能是一场情杀案件。他立刻找到高光斗共享了案件信息,之后他们立刻重新研究了二号车厢的爆炸痕迹。

根据车票信息可以得知,当时郑丽颖和刑某的座位是挨在一起的,而车厢底部炸出的凹陷则是起爆点位置,恰好就在郑丽颖座位旁边的过道上。

不过根据细致的社会关系调查后,乌国庆发现林业局内部的传言似乎并不属实。因为刑某的日常行为非常正派,是个作风优良的干部,平时从不用单位的专车,基本上都是乘坐这趟火车出行;而郑丽颖早就已经不是单身,她在部队有一个交往了很久的男朋友。

当天他们坐在一起也纯属巧合,刑某刚上车时车内已经满员了,他是站了很久之后才找到座位坐下的。

案件的进展似乎陷入了僵局,第一嫌疑人被炸得面目全非无法辨认身份,也无法从作案动机上进行反推,调查人员们一筹莫展。

那时还并没有完善的DNA比对系统,而调查人员在核对车票后也没能查出这具抱着炸弹的男尸究竟是谁。然而此时具有多年刑侦经验的乌国庆却找到了一丝线索。

他重新拼接了嫌疑人的躯体,根据他的四肢和头颅反推他的身材,寻找他的身材特征再进行大规模的走访问询。

最后终于有铁路职工认出了这具尸体。黄泥河公安分局的副局长接到群众报告,说他很有可能是林业局的一个养路工,名叫邱凤国。

邱凤国23岁,身高1.67米,体型偏瘦皮肤黝黑,符合尸体的基本特征,而且自从爆炸案发生之后,他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了。

乌国庆立刻带人来到了邱凤国的家中,他们让警犬嗅到邱凤国家中衣物的味道,再和尸体进行对比,警犬的反应表明死者就是邱凤国。

而一名爆炸案幸存者在走访中表示:“我当天在车上看见了邱凤国,和警方所掌握的信息一致”。之后警方找到了邱凤国的父亲邱福银,他认出了这具尸体正是自己的儿子。

在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被证实了之后,这场爆炸案的缘由也就浮出了水面。

这一切还要从邱凤国说起。他是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他共有8个兄弟姐妹,他在家中排行老七。

由于家里养孩子的负担太重,邱凤国小学还没毕业就辍学打工去了,到了18岁他打算考林业局的正式职工资格,但是考了三次都没考上。不过在他二哥的帮助下,他在林业局里做了一名临时养路工人。

1984年12月,邱凤国经人介绍和林场的同事谈起了恋爱。不过由于女孩家长都是在职员工,看不上身为临时工的邱凤国,原本相爱的二人被硬生生拆散了。

失恋后的邱凤国郁郁寡欢,之后他又谈了一次恋爱,但还是无疾而终,这让他逐渐失去了自信心,也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压倒邱凤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是1986年2月7日那天,当时邱凤国在街上闲逛,遇到了一伙结亲队伍。他远远望去,竟然发现新娘正是他当年的初恋女友,看着自己的女朋友坐上了别的男人的婚车,他呆楞在原地半晌,思想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问题。

第二天,邱凤国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开始私藏林场公用的炸药,一共偷了两包,共重量6公斤左右。然后他在2月15日那天利用养路工人的身份逃票上了202次旅客列车,手里拎着的装有炸药的黑色皮包也就躲避了安检。

邱凤国选择这趟列车也是有原因的。他打算带着炸药和初恋女友夫妻二人同归于尽,于是事先调查好二人当天可能会乘坐202次列车去林场上班,所以他提前埋伏在了列车上。不过二人却偶然遇到了开车去林场上班的同事,搭上了顺风车的同时幸运地躲过了爆炸。

邱凤国在上了火车之后找了一圈,并没有发现自己的初恋女友,他便在一号车厢内找了一个座位,呆呆地坐了下来。

当时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林场的女职工,看邱凤国自己一个人,就主动和他聊天,并抓了一把自己包里的花生送给了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救了她自己也救了整个一号车厢的所有乘客。

因为邱凤国坐着的时候,就已经盘算好了准备引爆炸弹,不过就是这个女职工的一个善举,唤起了邱凤国残存的一丝人性,接过花生之后他小声说了一句:“我走了以后祝你幸福”,之后便头也不回地走进了二号车厢。

根据坐在郑丽颖后面几排的一名幸存者提供的证词得知,邱凤国在二号车厢内看见了长相美丽的郑丽颖,他主动走到郑丽颖旁边搭讪,问她:“你认识我吗?”

郑丽颖说:“我看你面熟,但是不知道你叫什么。”

邱凤国笑着说:“没关系,听人说你快要结婚了,可惜了,你结不上了。”

听到这话,郑丽颖明显一愣,下意识地问道:“为什么啊?”

而此时邱凤国却猛然打开手中的皮包,点燃了导火索。

事后有人分析,邱凤国的成长环境和童年经历让他萌生了对社会的报复心理,在列车上没有发现原定的报复对象后,他找上了相貌出众的郑丽颖,想着临死前也拉上一个漂亮女孩给他“陪葬”。这是严重的心理扭曲引发的犯罪行为。

不过由于这是一起自杀式袭击案,邱凤国已经身亡,案件也就没有进行判决程序,人们只能惋惜202次列车上的无辜遇难者。

而就在案发一周之后,和邱凤国关系最好的妹妹却收到了一个没有署名的包裹,里面装着20元人民币和一套新的女式棉衣,据调查这是邱凤国生前托人寄的,他当时就已经下定了自杀袭击的念头了。

看着手中的包裹,邱凤国的妹妹百感交集,如果当时自己能察觉到哥哥的反常,那也许就能挽回这一切了。

0 阅读:1

芜湖西瓜妹说体育[已注销]

简介:芜湖西瓜妹,专注体育,带来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