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丸”终于要消失了?屏下3D人脸识别或2027年实现

无线不科技 2024-05-18 07:20:15

近年来,3D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手机领域始终无法成为主流,只有苹果和华为等知名品牌一直在坚持使用这一方案。因为,传统的3D人脸识别技术需要在手机正面挖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机的美观度。因此,许多消费者期待着单孔或屏下3D人脸识别技术的出现,以实现更高的手机安全性和更好的外观。

此前也有消息传出苹果可能在2026年才会采用屏下Face ID技术,届时iPhone 18 Pro有望配备这一功能。曾经有预测认为iPhone 16将在2024年首次采用屏下Face ID技术,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调整,这一目标可能会比预期更晚实现。据悉,供应链路线是在2026年部分元件屏下,双挖孔尺寸缩小,2027年完全小型化,实现单孔或者全屏下3D人脸识别。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计划在2026年后引入LG Innotek开发的屏下摄像头技术。从目前看来,在未来几年内,苹果手机的“灵动岛”设计仍将陪伴着用户。

事实上,从苹果和华为在正面形象设计方面的发展经历来看,由于3D人脸识别功能的需求,屏幕挖孔部分一直在收窄,功能性也在持续丰富。例如,苹果在iPhone 13系列手机上首次缩窄“刘海”,并在iPhone 14 Pro上采用了面积更小的“灵动岛”设计,带来了实时活动系列功能。华为则经历了从Mate 20、30、50系列的“刘海”,到Mate 40系列的左侧“药丸”,再到Mate 60系列手机的居中挖孔设计,实现了隔空手势、通知智能隐藏等功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屏下3D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现将使得手机外观设计更加简洁、美观。此外,这一技术的出现也将提高手机的安全性,使得面部识别解锁功能更加隐蔽,难以被破解。可以预见,一旦屏下3D人脸识别技术成熟,将会有更多的厂商选择采用这一技术,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0 阅读:33

无线不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