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读书,就让他看这部纪录片:没有选择的人生,只剩悔恨

职场宝妈育儿 2024-06-20 19:33:06

深夜,哥哥打来视频电话,生气又无奈的说:小瑞不想读书了,要去昆山打工,你快帮我劝哈!

“他还不满17岁,高中上的好好的,咋就要辍学打工呢?”我疑惑地问道;

侄儿说:读书太没意思了,天天被老师管着,枯燥乏味不说,还累;再说了,现在大学生都烂大街了,出来一样不好找工作。我同学的哥哥就在昆山打工,一个月好几千还没人管,多好啊!

看着侄儿意气风发,如此憧憬未来打工的日子,我都不忍心告诉他真相。于是,给他推荐了一部真实记录那些年少辍学打工者现状的纪录片,叫《十八岁的流水线》。

很适合那些不想读书,想躺平、摆烂的孩子,看完他们就会明白:

打工,远没有他想象中的美好;

生活,远比他想象得更加残酷;

01、逃避读书之苦,必尝生活之苦

这部纪录片,导演用3年时间,跟拍了63位辍学打工人。其中,四分之三是90后,二分之一是95后,这些人不是小学毕业,就是初中毕业。

他们辍学的原因,大多是:

“读书不好玩”、“不想读书,想打工赚钱”

“打工的亲戚朋友回来都很有钱,衣服穿得好,叫我们来,就来了”

97年出生的彝族小伙黑来拉夫,是某家电子厂的临时工,当问到:读书是一个怎样的感受时,他笑着说出了下面这段话。

“发工资了就叫上女孩子一起去KTV唱歌,然后拉走各自的女朋友去开房”、“钱耍完了,再干一两个月就有钱了,再去玩。”

很显然,他并不后悔辍学打工的选择,他也不知道放弃读书后的自己,真正放弃了什么?

从他的口中,得知电子厂的管理简直比高三还严格,早上7点,他们就要起床洗漱,吃几口早饭后就要匆匆跑向车间。换成统一的工服后,接受搜身检查,为防止工人玩手机,车间还配备了金属探测棒。

杨鹏所在的生产车间是负责手机生产的,这里有人负责安装螺丝,有人负责安装配件。

这样的工作没有难度,但要求速度,一旦谁的速度慢下来了,产品就会在他面前瞬间堆满。其实,流水线上的这条传输带的速度,是可以手动控制的。

巡逻长看到有员工偷懒或离开,就会偷偷调快。速度越快,产能越高,根本没人在乎他们是否在超负荷工作。

最折磨人的是,在工作中受伤后,根本没有顾得上。杨鹏在工作中不小心划伤手了,他径自地走到值班长办公室,贴了个创可贴就被催着回到流水线上,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休息。

这期间,杨鹏也想过辞职,但自己没学历、没一技之长,兜兜转转后又回到了工厂,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老家一个亲戚曾在电子厂上过班,用他的话来说,这辈子就是捡破烂,也不想进厂打工了。真的是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猪差,干得比牛多,宿舍环境还不如监狱。

有个小伙不愿意住宿舍,就在城中村租了一个又脏又乱的单间。房间里基本没啥家具,连衣柜都没有,袜子、内裤就挂在头顶,几件衣服、一床被褥就是他的全部家当。说句不好听的话,小偷看见了,都会不忍心。

看那些认真读书,考上大学的同龄孩子,学校提供的宿舍,整洁又舒适,还有齐全的各种生活配套,学校级别越高,配套越齐全。

除了住,吃的也是天差地别。流水线上基本上都是土豆、白菜,而大学食堂,堪称满汉全席。

就我读书的一个二本院校,光食堂就有几层楼,更别说985跟211院校的食堂了,伙食比工厂不止好了万倍。

最扎心的是,学历低,连择偶的空间都没有!大多数厂哥找的都是厂妹,我并不是说这不好,只是两个都被压榨到看不到未来的人,想要焐热生活,谈何容易。

就拿约会来说,厂哥厂妹约会的地点多是小餐馆,能吃上一口拌饭,就幸福不比!

而大学情侣,可以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听大咖老师的讲座,一起领奖学金,去高档餐厅,吃想吃的饭菜,看想看的电影。

所以,你若逃避读书之苦,必尝尽生活之累!

02、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可有些人就是天生命好,出生在罗马。他们的起点,可能就是我们奋斗半生才能达到的终点。

可那又怎样,只要努力读书,依旧可以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跃迁,遇见更好的自己。

大家听过北大保安张俊成的励志经历吗?

1976年,张俊成出生在山西一农户家里,贫穷贯穿了他的整个童年,他记忆中吃过最好的东西,就是妈妈拾荒捡来了的、长了绿毛的鸡蛋糕。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只上到初中就辍学了,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读书,一直胸怀大志,他发誓说:一定要走出大山。

后来,他抓住了一个县劳动局的招工机会,有幸被分配到了北大当保安。由于他勤于职守,任劳任怨,不到两个月就当上了班长。

一天,一群没带证件的外国年轻人想要进入北大,被正在值班的张俊成拦下,因为没办法沟通,他萌发了学英语的意愿。

第二天,他就买来英语书,白天站岗不能看,就晚上看。后来幸运地被北大老师发现,并给她申请了免费的英语听课证。

你知道张俊成为了读书,有多拼吗?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见过每一个时间点的北大,除去站岗时间,他的全部时间都用来了学习。每天只睡了3个小时,甚至在被窝里,都打着手电筒在看书。

苦心人,天不负,半年之后,张俊成通过了成人高考,并考上了北大法律系,成为北大保安队高考第一人。

接着,他又花了3年时间成功拿到了毕业证,挑起了腾飞的梦想,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后来,他放弃了留在北大工作的机会,回到了家乡,站在了三尺讲台上,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老师。

读书虽苦,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依旧是你能抓住的、为数不多的,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古今中外,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比比皆是。你可能会说,那谁谁谁,小学文凭,还成了大企业家。

的确,没读多少书成功的人有,但是很少,只是个例;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都是高学历!

大家还记得这张“互联网大佬聚会”的照片吗?这张饭桌上的每个人都毕业于名校,还是那句话: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改变命运一定需要知识!

给侄儿推荐这部纪录片,我并不是说要逼着他读书,只是想让他看一下进厂打工的现状。是选择打工还是上学,选择权在于他自己,他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纪录片尾声,导演问他们:如果重来一次,你们还会选择辍学打工吗?

“肯定不会,要好好读书”,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回答!

我告诉侄儿:生活不是童话,如果你现在辍学去打工,5年后,悔恨,可能是你的人生底色!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侵权必删!

1 阅读:151

职场宝妈育儿

简介:一位专注于高质量陪娃的职场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