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炮弹歼敌一个旅,司令员从此爱上大炮!打黄维指挥炮击达两小时

陈冠任 2024-05-29 21:51:58

陈士榘上将,是井冈山老红军出身,一生最喜欢大炮。

他与大炮结缘始于1943年11月。当时他为滨海军区司令员,奉罗荣桓之命攻打山东赣榆城。

赣榆城驻守一个伪军旅,旅长叫李亚藩,一年前投靠日军,带着两个团守在城里,为日本人效劳,无恶不作。

19日,陈士榘指挥部队开始攻城。枪声一响,李亚藩和副旅长丁磊、参谋长门致中立即从后门钻进碉堡,一边发电报向青口日军求援,一边组织伪军顽抗。

天色微明,陈士榘发起了总攻。老6团首先攻占文峰塔,23团攻占龙王庙。两个团会合后,向城北发展。

城北是李亚藩的防御核心,四周有不少碉堡群,全是砖石砌成的围墙。核心阵地中心有一个三层楼高的炮楼。由于炮楼高大,既便于观察四周,又便于发扬火力。敌人十分顽强,战斗激烈时,陈士榘来到了老6团阵地。团长贺东生报告说:“为减少伤亡,我们决定,挖地道通到炮楼底下,埋炸药端掉炮楼。”

陈士榘用望远镜观察了一阵说:

“不用炸药。据地下党提供情报,炮楼四周有大量武器弹药和被服,足够装备两个团,炸掉了太可惜。我们尽力劝其投降。”说罢,掏出笔写了一封劝降信,派一名俘虏送进碉堡。

十分钟过去了,里面毫无动静。政委符竹庭下令:

“开始喊话,交待政策!”

一个战士向碉堡喊话,可是伪军从碉堡的机枪孔伸出头,阴阳怪气地说:“你们不要喊了。你们没有炮,喊破嗓子也没用!”

原来,李亚藩认为八路军无炮,奈何不了他。他做梦也没想到,无巧不成书。攻打赣榆前,罗荣桓就想到了赣榆城墙厚,碉堡多,特别调了一门九二步兵炮和三发炮弹给陈士榘用。

陈士榘对炮兵连长李玉章说:“听到了吗?他说我们没炮,就放两炮给他们看看!"

李玉章是个老炮手,瞄哪打哪,十分准确,罗荣桓称他为神炮手。他高兴地撸起袖子,在碉堡附近的民房上掏了个洞,把炮管伸出去,距敌人只有五十米。然后,他用右眼目测了距离,问陈士榘:

“陈司令,第一炮打哪里?”

陈士榘手指着说:“那个方向,是李亚藩的指挥所。”

话音一落,“咚——咣!”炮弹不偏不倚穿过李亚藩的瞭望孔炸开了。

炮声过后,敌碉堡又恢复了宁静,对方一点动静也没有。原战士们以为敌人会要求投降,可是李亚藩毫不所动。战士们又开始喊话,限他五分钟内派人来谈判。五分钟后,李亚藩仍然没反应。陈士榘命令李玉章:

“大炮楼中间有人走动,你向中间层的瞭望孔打一炮!”

李玉章装上炮弹,三秒钟后,又是一发“咚———咣!"这一炮响过后,李亚藩沉不住气了,从底屋瞭望孔伸出一面小白旗。过了一会儿,出来—个外号叫谢秃子的胖军官。

谢秃子被带到了指挥所,朝陈士榘深深鞠了一躬说:“长官,我们都是中国人,没必要打来打去。 我们李旅长说,他也是抗日的,不过迟几天罢了。他的意见是让你们退出城外,双方划一个楚河汉界,订个互不侵犯条约。"

陈士榘把桌子一拍说:“白日做梦,李亚藩想磨时间,等鬼子援军。没戏!令他在三分钟之内出来签字投降,否则后果自负!”

谢秃子唯唯诺诺走了。

三分钟过去了,还是没动静。陈士榘命令李玉章:“目标,正前方围墙后院李亚藩的公馆,放!”

接着,“咚-—咣!”李亚藩后院的房子炸了个大洞,里面传出一阵鬼哭狼嚎。

李亚藩手下141团团长,叫黄胜春,与八路军有联系。于是,他带着一伙人劝李亚藩投降。李亚藩在碉堡内团团乱转,又想投降又想拖时间等增援。黄胜春猜透了他的心,担心夜长梦多,便努努嘴巴示意手下,结果,几个人猛一推把将李亚藩推出了门外,正好与在碉堡外的几个八路军战士碰了个照面。

原来,陈士榘为了让李亚藩下台,派三个战士在碉堡门口等着。他们立即“有礼貌地”把李亚藩接过来。

李亚藩见到陈士榘,沮丧地低下头,陈士榘说:“这个笔纸,写个手令吧。”

李亚藩接过纸和笔,写道:

“全旅官兵一律放下武器,到大操场集合。”

手令一送进去,碉堡里面的伪军一个接—个出了碉堡。

然后,黄胜春领着八路军到城内的仓库里,搬武器弹药,先后搬出8挺机枪、14门炮、2500支步枪、500把刺刀、400万发子弹。陈士榘兴奋地说:

“想不到三发炮弹歼敌2000,还换来这么多武器!”

从此,陈士榘对大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在指挥鲁南、宿北、开封、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中,利用大炮进行攻击,均取得了神奇的效果。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最后几天里,陈士榘受总前委命令,指挥南集团,协助中野总攻敌将黄维兵团的最后阵地。他指挥50门大炮在两小时内急速打了3000发炮弹,将黄维的所有工事摧毁,一举结束了历时23天的作战。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十大王牌军》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经典军事畅销书。

4 阅读:833
评论列表

陈冠任

简介: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作家,自媒体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