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做梦都没有想到,富士康“赌输了”!外媒:吃饭砸锅的代价

东哥聊科技 2023-11-28 08:07:56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在外国品牌的刺激下,开启了飞速发展的模式。其中,富士康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郭台铭在深圳创立富士康之初,只是一家普通的代工厂,得益于国内市场庞大的劳动力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诸多政府红利,富士康得到了快速发展,背靠中国市场成为了苹果的“御用”代工厂,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商。

虽然富士康的崛起,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当代电子企业崛起的缩影,市值一度高达5000亿,员工规模突破了120万人,成为了全球电子制造行业的佼佼者。然而,随着富士康的快速崛起,创始人郭台铭也开始变得傲慢和自大。他多次口出狂言,声称“富士康在大陆建厂是给大陆人赏饭吃”。这种言论无疑伤害了中国大陆市场的感情,很显然,背靠中国市场发展起来的郭台铭开始飘了!

近年来,为了追逐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订单,富士康决定跟随苹果的步伐,将大量的生产线转移至海外,比如东南亚以及赴印度等地区。尤其是印度市场,为了牢牢地抱住苹果这棵“大树”,富士康不惜将三千亿产能转移至印度市场,同时还表示,未来三年内将会为印度带来数万工作岗位,员工规模达到7万人。可以说,这一次郭台铭是铁了心要把“饭碗和锅”都端走了!

然而,放弃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市场,把未来压在印度以及苹果身上,如今看来,富士康是彻底“赌输了”。首先,虽然印度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其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直接影响了富士康的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印度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这些因素都使得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次,富士康为了向苹果示好,将大陆工厂的产能转移到印度,结果却并未获得苹果更多的订单。相反,苹果为了分散风险,开始将订单分配给其他代工厂,如立讯精密和和硕科技,据悉,今年苹果的新机iPhone 15系列,将近27%左右的订单被立讯精密以及和硕科技所接手。很显然,铁了心跟随苹果将产能转移的富士康逐渐被边缘化,失去了原有的代工优势地位。

可以说,富士康跟随苹果这个“主子”在印度投资建厂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彻底赌输了,不仅没有获得更多的iPhone订单,反而因为品控问题和产能不足而损失惨重。而中国大陆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国内代工厂如立讯精密、和硕科技和比亚迪电子等也相继崛起,挤压了富士康的市场份额和地位。

正所谓“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背靠中国市场崛起的郭台铭忘乎自我,经过“狂飙”式发展的富士康更是助长了郭台铭嚣张的气焰,居然认不清现实,多次表示“富士康是在给大陆市场赏饭吃”。跟随苹果将三千亿产能转移到印度,很显然是“赌输了”,不仅大量订单被立讯精密以及和硕科技抢走,甚至近期还被中国多部门进行调查。对此,又外媒表示;这就是“吃饭砸锅”的代价!

0 阅读:494

东哥聊科技

简介:科技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