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中产标准看中国的中产

雨田生体育说 2024-06-14 19:44:41

阶层的固化令底层老百姓向上的路径更艰难、生活的选择更多了无奈。而努力向上、成为中产阶级也成为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一生的奋斗目标。那么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水平才能称为中产阶级呢?

以欧洲老牌的经济强国德国来说吧:

一般而言,中产阶级除了拥有基本的教育素质、基本的生活硬件配置外,都是以年收入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的。中产阶级在德国的定义:收入中位数的70% ~150% 之间的,应该是都属于中产阶级之列。收入以欧元计算,人均年收入16000 ~ 33000欧元,即人民币123200元 254100元),相当于每月收入约人民币10000元 ~ 21200元。

人到中年、中产如狗

乍一看,这个中产水平并不高,中国大多数省会城市及一线城市的收入,都可以达到,相信很多人瞬间感觉进入了中产。但是,这个只是收入状况,并没有考虑到支出及债务负担。中国的大、中城市的居民,除了老一代的市民外,基本上都是随城市化浪潮进城的、来自农村的新一代城市人,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地奋斗着,收入中的大部分要用来缴付房贷、子女教育费用、赡养老人的费用、以及一家人的医疗费用等,真正属于自己可以支配的收入其实非常少,有时仅占收入二三成左右吧。而欧洲大都早已完成了城市化、工业化,那里的居民购房的不多,收入中可支配的部分占比高,尤其是他们均拥有很好的医疗与社会保障。所以,仅看收入水平是不能说进入了中产的,这仅仅是一个指标而已。

1 阅读:198

雨田生体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