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人”和“报”两个字大,“民”和“日”两个字小,沿用至今

历史实战派 2024-02-25 20:53:37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全部转移到西柏坡后,为了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新华社决定抽调一些业务骨干人员组成班子,在胡乔木领导下编写和处理稿件。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担负着对各地来稿的审稿的任务,为了促进大家学习,胡乔木决定,每天晚上召开编辑会议,大家各抒己见,聊一聊工作的问题。这段时间,编辑人员业务能力进步非常快,胡乔木有空就会给大家上课,对稿件的要求非常高。

除了新华社的问题,中共中央华北局同时决定,将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定名为《人民日报》,作为机关报,方便更多人了解共产党。新创刊的《人民日报》,马上就会成为解放区,甚至全中国影响最大,发行最广的报纸。创刊者认为这是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不约而同的想到,应该请毛泽东题写新的报头。毛泽东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他很高兴可以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头,在西柏坡办公室中,一连写了4遍“人民日报”,共16个字,交给薄一波转《人民日报》编辑部选用。

编辑部接到毛泽东的字后,认真讨论后选出了字,并将选好的字弄了几份样板,送去给毛泽东审阅。毛泽东看后,在其中一份上画了圈表示认可,另外嘱咐说:“‘人民日报’这四个字,两头两个字要大一些,中间的两个字要小一点,这样好看。”负责报纸版面设计的是何燕凌,当时文字大多竖排使用,他却大胆的采用了横排,自左向右是“人民日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人”和“报”两个字略微比“民”和“日”两个字大一些。

为了使报头舒展一些,何燕凌去除当时报头普遍采用的外包四条黑色线框。报头就这样确定下来。1948年6月15日,合并的《人民日报》在平山县里庄村创刊,并在创刊号上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民日报》逐渐担负起中央机关报的职责。1968年6月15日成为《人民日报》的创刊日,毛泽东题写的“人民日报”四字则一直沿用至今。

0 阅读:20

历史实战派

简介:讲好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