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跟随第一代“极地“号勇闯南极昨日登上新“极地”号

青岛晚报 2024-07-05 06:58:12

青岛晚报2024年07月05日版面

在驾驶舱,隋锡耀感觉十分亲切。

老队员与新科考船合影留念。高静文 摄

1988年,第一代“极地”号在青岛起航。(受访者供图)

3日上午,“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和“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双双亮相奥帆中心码头,举办为期一天半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其中,“极地”号破冰调查船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于6月24日正式命名交付后首次面向公众开放参观。4日上午,“极地”号破冰调查船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参与中国第五次、第六次南极考察队的老队员、老船员。

时隔三十多年,年过六旬的三位老人登上新一代“极地”号,看着先进设备技术,回忆起乘风破浪的峥嵘岁月,感慨万千。从二手货轮到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破冰船,极地科考的路上,中国科研人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一代代人传承拼搏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不断点亮科技文明之光。

激动登船 风雨中新船迎来前辈

4日的上午,青岛市区雨大风急,这并没有阻挡市民参观科考船的热情,陆陆续续有人前来,其中有三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中国第五次、第六次南极考察队老队员宋鸣之、赵元宏,老船员隋锡耀。三位老人曾跟随我国第一代南极科考船“极地”号勇赴南极大陆,参加了首次南极考察和我国在南极大陆上的首个科考站——中山站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得知最新一代的“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停靠青岛,老哥们重聚一堂,相约一起参观,重温当年的峥嵘岁月。

还未走到船前,老队员们就开始驻足观望。“真漂亮啊!”“大气!”他们一边拍照一边赞叹着。据了解,“极地”号船长89.95米、型宽17.8米、型深8.2米,设计航速15节,总吨位4600吨,船艏可破0.8米至1米厚当年冰。该船搭载了多种海洋调查设备,能够承担海冰、三维水体、地球物理、大气等海洋环境的综合观测调查任务,将助力我国冰区科考系列化、多样化发展,是参与我国极地考察的重要力量。

登上科考船,老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奋斗过的地方,碰碰甲板,摸摸把手,看看船舱,他们慢慢地走着,看着,虽是从未登过的船只,对他们来说却格外亲切。“这里是月池,海洋调查船会挖个洞,用取样器放到不同深度的海水里勘测采集。”年近七旬的宋鸣之站在台阶上比划着解释,他对科考船的构造很是熟悉。眺望远处的大海,他不由得发出感慨:“停在岸边时,船看着很大,当行驶到大洋中时,就会变得非常渺小。”

回忆往昔

26年前从青岛码头出发

“1988年,当时国务院所属的‘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南极办)把在南极大陆建站正式提上了日程,我有幸参加了首次南极考察和我国在南极大陆上的首个科考站——中山站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并先后两次赴南极执行任务。” 宋鸣之回忆道。要携带大批建站物资和科考设备去南极,只能靠船。当时我国买不起破冰船,从北欧买了一艘二手货轮,单机单桨,这就是当时的南极科考船——第一代“极地”号。

“尽管如此,国家还是尽量给了我们很好的条件。买进后在北海船厂进行了改装,除增加了人员舱位之外,还增加了直升机甲板和机库。例如船上装备了GPS,这在当时可是天价的高科技玩意儿,国内航运界基本上连见都没有见到过。”此外,每个舱室的居住条件也都不错,有卫生间、淋浴、冰箱和彩电。船上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桑拿室,一台带式录像机给全船播放录像。

1988年11月,青岛市政府在八大关为第一代“极地”号举行了欢送晚宴,11月20日,在欢送队伍的锣鼓声中,“极地”号从青岛码头起锚,缓缓驶入大洋,开始了首次南极大陆之旅。“这个码头的位置在燕儿岛,也就是现在我们所在的奥帆基地。”宋鸣之用雨伞轻轻敲了敲地面。26年前,在这里,第一代“极地”号出发,26年后,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回到这里,静静地迎接老前辈们的到来。

困难重重

飓风大浪冰块接踵而至

首次南极大陆之行,第一代“极地”号直出南海、过爪哇、穿行太平洋和南大洋、插向南极。一开始还算风平浪静,一直到进入西风带,大自然开始向他们展示“凶狠”的一面。“大洋中铺天盖地的风浪把万吨巨轮‘极地’号一忽儿高高托起在浪尖上,一忽儿又重重抛下浪谷之中,就像水中的一个小玩具。‘极地’号的发动机吼叫着,输出强大的动力,整个船在风浪中艰难地前进。”宋鸣之回忆道,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上层建筑中,船长和二副在大幅度不停摇晃的驾驶室里坚定地站着,仔细地在风浪中挑选最佳的迎浪角度,指挥“极地”号在怒海中变换着航向行驶。天上乌云密布,时不时就有一个几十米高的巨浪从船头直扑船尾,甲板上海水滚滚,整个船就像在水下一样,成了潜水艇。“当船处于波谷的时候,四周波峰就像高高的水墙,让人产生沉入水中的错觉,当船处于波峰,四周又都是天空,好像飞出了海面。”

终于经过了几天的时间,“极地”号穿越了西风带,风浪越来越弱了,南极大陆近在咫尺。正当全船人为之雀跃的时候,难题又接踵而来:“极地”号的抗冰能力不强,在冰区航行的速度很慢,南极的夏季很短,只能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建站,为了加快速度,“极地”号尝试破开浮冰,缩短路线。谁知道不久之后,就发现在左舷的船艏部位水线附近,竟然被冰撞出了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大洞!虽然不会造成沉没,但对接下来的行程也难免有影响。“此时,队里一位焊接高手师傅,站出来承担了在大洋中修补船艏的任务。在船员的协助下,师傅先灌下几口白酒御寒,然后被吊在半空中操作,切割、修补、焊好,刷漆,足足干了五个小时,焊接完成后,冻得哆哆嗦嗦的几个人被搀扶着回到舱室。”

感慨万千

不断点亮科技文明之光

“第一代‘极地’号的抗冰能力是1A级,意思是能够抗1米以下的当年浮冰,但它不是破冰船,无法破冰。那个时候,我们就想,什么时候咱们国家可以有破冰船啊。”宋鸣之欣慰地笑着,站在全新的“极地”号上,他和队友们的梦想早已实现。

“变化太大了,完全不一样了!这些设备我们那时候见都没见过。”一进驾驶室,隋锡耀就激动地连连赞叹。驾驶室是船长和水手们工作的地方,一到这里,他就有种回家的感觉。不同的是,这个家如今可谓是“豪华装修”,这让隋锡耀直言“真想再年轻一回,再次奔赴极地”,毕竟对参加过四次南极科考的隋锡耀来说。

另一位老队员赵元宏口中,从上船提到最多的词就是“今非昔比”。“现在的船头这么结实,钢板这么厚,破冰能力没得说。看着咱们国家科研力量的日新月异,特别欣慰,也为极地科考队员感到开心。”他说,去过南极的人都有一股“南极情结”,这是一生难忘的感情——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背负祖国的任务,怀揣着神圣的使命感,登上一望无际的冰原时,那种激动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踏上去的每个脚印都是“第一步”,它是科研人员的第一步,更是我们国家极地科考事业路上的每一步。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高静文 实习生 乔风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