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毛主席深夜发电找一位73岁老教师,找到后,毛主席:立即枪决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4-04-19 10:08:28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毛主席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大大小小的国事中,一刻不敢耽误,1950年11月,在经过一年的发展后,新中国的面貌果然焕然一新,毛主席十分欣慰和激动。

一天深夜里,毛主席正在办公时,却突然回忆起了在井冈山时的峥嵘岁月,随后,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当即给湖南省人民政府发了一封急电,要他们帮自己找一个人。

接到电报的,是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谭余保。

谭余保刚从北京被调到湖南任省政府副主席,这一天他正好遇上了他值班,说起来,谭余保也是跟随毛主席从井冈山走出来的老同志,所以,对毛主席在井冈山的经历,谭余保非常了解。

当谭余保看到毛主席电报上要找的人是罗克绍时,他陷入到了沉默中,久久不语。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谭余保才自言自语道:“没想到主席还记得他。”

对罗克绍此人,谭余保实在是太了解了,随即,他将毛主席的电报拿给了其他省领导看,看完,众人一致同意,立刻派人前往罗克绍的家乡,湖南茶陵县江口乡寻他,为的就是给毛主席一个准信。

可是让谭余保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天,他却是接到消息,罗克绍此人已经自杀了,他心里很疑惑,按照年龄算,罗克绍此时不过73岁,怎么会在寻找他的时候,突然暴毙呢?这肯定事有蹊跷。

与谭余保有着同样疑惑的,还有一同前去寻谭余保的一位老干警。

这位老干警打听到在此之前,罗克绍还是活蹦乱跳,可是这没几天,他就暴毙了,因此,老干警觉得这肯定有隐情在其中。

所以,老干警没有离开而是悄悄的隐蔽下来。

经过几天缜密的“调查”,老干警发觉罗克绍的家人总是秘密的前往后山的一个山洞里送食物,老干警当即断定,罗克绍就藏身其中。

随即,他将同志们找来,一起将罗克绍“包了饺子”

罗克绍被抓后,谭余保收到消息,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对毛主席,他总算是有交代了,而毛主席的批示,也很快传来,要求直接将罗克绍逮捕,公审,枪决。

毛主席为何对罗克绍此人,如此“痛恨”呢?

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其目的是推翻北洋政府,建立起一个革命的新时代,哪知革命尚未成功,领头人孙中山先生不幸故去,而继承孙中山精神的廖仲恺等人也相继被刺杀,国民党开始被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军人所领导。

蒋介石是一个“攘外必先安内”的人,他至始至终对共产党都没有好感,所以在1927年羽翼丰满之际,他不仅另立“国民政府”,而且还发动“反革命”,彻底将我党与国民党推向了对立。

面对我党同志的鲜血和牺牲,我党领导人决定“武装起义”,进行土地革命,因此,南昌,秋收,广州等起义相继爆发。

遗憾的是这三大起义最终都惨遭失败,不过幸运的是,秋收起义失败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我党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在这样的领导思想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因而成为了我党历史上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万事开头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建立之初,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其中对根据地威胁最大的,莫过于罗克绍所领导的当地民团。

罗克绍此人是纨绔子弟出身,长大后不思进取,整日欺压百姓,到处结交狐朋狗友,我党领导农民运动后,拥有大片土地的罗克绍深为恼怒,自此,他视我党为“敌人”

在此期间,罗克绍多次率领自己的民团与革命军作战,其中对革命军影响最大的一次,是在1927年的12月中旬的一天。

那一天,革命军团长陈浩准备带着一部人投敌,毛主席带人去追时,遭到了罗克绍部队的阻击,毛主席心里着急,他知道多耽搁一秒事情可能就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他决定留队伍大部分在这里与敌人交手,而他则是带几个人去追陈浩。

幸好毛主席来的及,追上了陈浩,挽救了革命队伍,如果再晚来一点,恐怕事情结果就改变了,这一次,虽然罗克绍未能“得逞”,但是革命军的前途,差点毁在了他手里。

因此,毛主席开始记恨罗克绍。

而罗克绍也知道他与革命军做不成朋友,所以他就干脆点与革命军正式成为了敌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罗克绍多次带民团前来骚扰,除此之外,他还带人到处偷袭我党干部,惹得我党同志个个恼怒不已。

毛主席对罗克绍做出的种种事,非常气愤,但是由于革命工作太繁忙,所以他始终没时间腾出手来收拾罗克绍。

后来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丢失,罗克绍此人活得更加滋润,此后几十年我军南征北战,直到1949年解放军解放湖南,毛主席始终都没有忘记罗克绍。

而这时的罗克绍为了保命,将自己全部资产交了出去,“偷摸”混进了革命队伍,他还成为了当地小学的老师兼校长。

1951年毛主席深夜急电,将罗克绍“打出原型”,已经73岁的罗克绍仍然“怕死”,所以,想出了急病暴毙这招,想要躲过人民的审判,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罗克绍最终被战士们成功抓捕。

后来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罗克绍被枪决,结束了自己可耻的一生。

13 阅读:5866

历史门前小个子

简介:关注军事和历史,百家荟萃,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