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抗日战争时期的“生命线”(下)

知识乾坤袋 2024-06-10 13:14:52

抗日战争以来,随着战事的变化,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政府机关、工业企业、文教单位、大批人员以及物资都陆续迁移到西南地区。

那时候的西南地区成为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在西南地区云南省,从1937年12月开始到1938年8月,滇缅公路在短短九个月时间内修通运行。

连接起了云南昆明与缅甸腊戍,成为了输送国际支援物资进入中国的交通要道。

由于战局变化,侵华日军封锁了除滇缅公路之外,所有进入中国的国际运输路线。

那时候,滇缅公路作为中国唯一能运行的国际运输路线,成为了日寇的重点攻击目标。

从1940年开始,日军多次轰炸滇缅公路沿线,并一度侵占了中国境内滇缅公路所在的云南滇西地区。

而中国军队经过重新组织,也对日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滇缅公路上的运输车队

轰炸、沦陷

1940年,日军占领越南,切断了滇越铁路(云南到越南)。

而且此前日军已封锁了我国海岸线,因此滇缅公路成为了中国与外国联系的唯一路线通道,从而变得更加繁忙了。

但日军早已将滇缅公路视为下一个目标,并且在越南成立了“滇缅路封锁委员会”,意图破坏滇缅公路的交通运输。

从1940年10月开始到1941年2月,日军共派出数百架次飞机轰炸滇缅公路沿线,目标为连接公路的桥梁以及附近的城镇。

澜沧江上的功果桥和昌淦桥、怒江上的惠通桥等成为了日军的主要轰炸目标。

在日军的轰炸下,滇缅公路一度被毁坏,期间由于毁坏需要维修等原因,有十三天左右的时间不能通车运输。

而公路沿线的城市,保山等地区,因遭到敌机轰炸,损失惨重。

1941年12月,中国和英国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双方协定共同防御日军进攻。

次年年初,英军在缅甸对日作战失利,缅甸首都仰光告急。

作为整个滇缅公路国际运输线起点的仰光港口,随时会被封锁,滇缅公路可能因此被日军切断。

1942年2月到3月,中国远征军十万余名战士在滇西集结,沿着滇缅公路,出征缅甸,支援英军对日战事。

中国军队对日作战1

3月初,英军被日军击败,仰光失守,滇缅公路国际运输线瘫痪。

而后战局多变,缅甸方向逐渐传来不利消息,远征军因为多方面原因溃败,日军彻底切断滇缅公路,并沿着公路进犯云南。

1942年5月,日军一路进攻到滇西地区怒江西岸,中国军队不得不炸毁怒江上的惠通桥,以阻止日寇过桥。

至此,滇西的怒江西岸地区沦陷,而日军的进攻被怒江挡住,我方与日寇在怒江两岸形成对峙局面。

直到1944年我方集结部队对怒江西岸的日军进行大反攻。

大反攻

1944年5月,离炸毁惠通桥的时候已有两年之久,中国远征军重整旗鼓,强渡怒江,向怒江西岸的日军发起全面反攻。

与此同时,中国驻印军也在缅甸北部地区对日军展开军事行动,以保障打通中印公路(从印度边境经缅甸通向中国)。

反攻作战路线图

5月中旬,腾冲战役爆发,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对腾冲的日军发动反攻。

从强渡怒江开始到攻克腾冲城,共历时一百二十七天,经历大小战役四十余次,共击毙敌军六千多人,我方以伤亡一万七千多人的代价,最终光复腾冲。

6月,松山战役爆发。松山是怒江西岸的战略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军在占领后更是将此地打造成军事堡垒,坚固无比。

松山是扼守滇缅公路的要地,必须要攻克,但在多日和连续多次的进攻下,远征军也未能攻下松山,并且士兵伤亡惨重。

最后以坑道爆破的方法,在日军阵地的垂直下方,挖了两条地道,充当两个炸药室。

用数吨TNT炸药彻底摧毁了敌军的军事堡垒,而后才逐步取得了战斗胜利。

中国军队对日作战2

龙陵,滇缅公路穿境而过,是日军重兵经营的据点。

为了夺回龙陵,从6月到11月,远征军先后投入共十一万多兵力,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

以伤亡官兵两万九千多人的代价,攻克了龙陵区域所有敌军的坚固据点,共歼灭敌军一万三千多人,成功夺回龙陵。

自此以后,云南滇西地区日军主力基本被歼灭,再无翻盘的机会。

而后,远征军继续进攻芒市、遮放、畹町等地的残余日军,成功收复了滇西地区数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1945年1月,在滇西地区作战中国远征军,和在缅北地区作战的中国驻印军,两军在云南边境小镇畹町会师。

畹町,为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所在,两军在此地会师,意义非凡。自此,新的滇缅公路被打通。

0 阅读:22
评论列表

知识乾坤袋

简介:历史、国学、文化。在浮躁的社会里找到心中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