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0万买瓦良格号,印度1美元买巴库号,美媒为何说中国赚了

地球班往事 2024-05-21 22:56:32

众所周知,中印两国的航母事业,都是源自苏联。

其中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前身是从乌克兰购买的苏联“瓦良格号”航母,花了2000万美元,而且买回来的时候,还是个半成品,完成度只有67%。

而印度的第一艘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前身是从俄罗斯购买的苏联基辅级航母“巴库”号,俄罗斯为了拉拢印度,给出了1美元的优惠价,而且是全乎的,已经建造完成的。

虽然说“瓦良格号”是排水量达到6万余吨的中型航母,而“巴库”号是排水量只有45000吨的轻型航母,但前者售价2000万美元,还是个半成品,后者售价1美元,还是完整的, 怎么看,都是印度占了大便宜.

刚买来时的“瓦良格号”

然而此前美国媒体盘点全球航母的时候,却认为这两笔生意,是中国赚大了,印度吃了闷亏。

那么,美媒为何如此说呢?

2千万和1美元背后的玄机

首先,仅从经济上来看,中国花2000万美元,从乌克兰购买半成品的“瓦良格号”航母,实际上才是正常的“市场行情”。

作为现代海军装备的无冕之王,任何一艘航母,都是真正的吞金巨兽。

以“瓦良格号”航母为例,它是苏联历史上建造的最成熟,最强大的一款航母,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二号舰瓦良格号”。

比它更厉害的“乌里扬诺夫斯克”级核动力航母,虽然排水量达到8万吨,还是弹射起飞的,但到苏联解体的时候,也才建造了40%左右,根本没有成型。

“瓦良格号”是半成品,造价不好说,但它的价值,可以用两个数据作为参考。

第一是“瓦良格号”航母的姊妹舰,也就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首舰,现在俄罗斯唯一现役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它跟“瓦良格号”参数是一样的,造价大概是90年代的8亿美元左右。

第二个可参考的数据,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这艘航母虽然最后没能建成,但在美国的忽悠下,还是被乌克兰拆成废铁,以一吨150美元的价格给卖了,最后总共卖了1200万美元。

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

由此可见,中国花2000万美金,购买完成度67%的瓦良格号航母,绝对是不亏的,就算加上把它运回来又花了几千万,也很划算。

但凡事就怕对比,我们2000万美金购买一艘半成品航母,已经觉得很便宜了,架不住印度只花了1美元,就从俄罗斯购买了“巴库”号航母啊。

那么印度为啥卖的这么便宜呢?俄印之间的友谊,真的这么值钱吗?

当然不是,因为印度买航母虽然只花了1美元,但这是一笔“充话费送手机”的生意。

简单来讲,手机不要钱,但话费你得充几千。

俄罗斯卖给印度的航母,虽然本身价值1美元,但是维修服务价值11亿美元,专门为这艘航母研发试验的舰载机项目,价值17亿。

福建舰

换句话说,印度这是1块钱买了个航母,但被要求充了28亿美元的“话费”。

所以仅从经济的角度上来看,美国媒体判断,中国和印度都是买俄罗斯航母,但中国赚大了,而印度吃了闷亏,也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问题还远不止于此。

现成的“饭”并不好吃

任何一款战略级的武器,它的价值都不能仅用金钱来衡量。

简单举个例子,1987年,沙特花了35亿美金,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仅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笔生意堪称昂贵,也就是沙特“不差钱”,所以才显得举重若轻,要是放在其它国家,这简直堪称“败家”的买卖了。

然而,从战略的角度来讲,沙特购买东风3之后仅仅3、4年的功夫,伊拉克就一度吞并科威特了,对沙特也虎视眈眈,最终没敢动手,就有东风3镇场子的功劳。

推而广之,从1987年到现在,近40年过去了,沙特在中东这么一个乱战之地,却基本没收到战争的侵扰,东方3同样功不可没。

从这个意义上说,就算印度花了28亿美元,才拿到了一艘轻型航母,而且还时不时的出问题,但从战略的角度来讲,这并不能算亏。

一方面是俄罗斯愿打,印度愿挨;另一方面是航母本身也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影响力,有经济价值之外的政治、外交价值。

美国核动力航母

那么,美国媒体盘点各国航母的时候,为什么说中国2000万购买瓦良格号,是赚大了,而印度1美元购买“巴库”号,是吃了闷亏呢?难道他们不知道算经济账之外的政治账?

当然不是。因为美媒认为中国赚大了,而印度吃了闷亏,是从各国航母的发展事业角度出发考量的。

简单来讲,中印作为后发国家,在购买苏联航母之前,都没有建造航母的经验。

中国选择购买半成品的“瓦良格号”,然后自己基于这艘航母的基础,一边摸索,一边学习, 最终成功把“瓦良格号”完善成“辽宁号”。

其后又很快复制出“山东”号,进而原创生产了“福建号”。

在这个过程之中,中国从0到1,再从1到3,到万,彻底掌握了航母建造技术,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半成品的“瓦良格”号,既给了中国航母事业发展的较高起点,又让我们能更直观,更深入的掌握航母建造技术。

反之,印度购买“巴库号”航母,不提1美元的航母充了28亿美元的“花费”,仅从航母建造技术的角度来讲,全过程都是在俄罗斯完成的,等于印度出了28亿美元,让俄罗斯彻底温习了一边航母建造技术。

最后航母交付印度,印度人因为不熟悉技术天天出故障,还得请俄罗斯维修。

这么一来,印度等于花了28亿美元,只买到了“巴库号”航母的使用权,自己没学到丁点技术不说,而给俄罗斯创造了一笔长期财源。

因此说,印度购买“巴库”号航母,是吃了闷亏,是说他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同样是买航母,中印操作的方式,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谋万世还是谋一时的问题

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中印两国在购买航母,发展航母事业方面,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区别,主要跟两个原因有关。

第一当然中印体制不同,发展战略不同。

简单来说,印度是个所谓的“民主国家”,虽然没有靠“民主”成为像西方那样的发达国家,但“民主”的病,却是一点没落下。

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印度历届政府,没心思、也没功夫管以后的事情,只能专注于本届政府任期内,能不能做出成绩。

而建设航母,是个费时费力,注定的无法短期内见到效果的事业。因此,对于印度政府来说,当然是买“现成”的,比买个半成品,自己一点点研发更“划算”。

印度总理莫迪

第二,则是中印发展航母事业的动机不同。

直白的来说,印度由于历史渊源,本身实力,以及地理位置的关系,其实并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

印度南边都是岛国小国,根本不足以威胁到印度,北边的几个邻国,尼泊尔、不丹什么的就不说了,我国专注于自身发展,没空搭理印度;巴基斯坦虽然跟印度有仇,但海军是个烧钱的部门,巴基斯坦比印度小,比印度穷,注定没办法跟印度海军竞赛。

这种背景下,印度其实完全不需要航母,或者说暂时不需要航母,他们购买航母,只有两个目的,第一是炫耀,体现自己“有声有色”的大国地位;第二是跟我国别苗头,反正我们有的,他们就要有。

基于这样的动机发展航母事业,自然不在乎自己造还是买别人,只在乎有没有;

而中国则不同,我们以前没钱没能力发展航母事业,等到90年代以后,随着对外开放扩大,海外利益增多,更重要的是自身崛起,引来美国霸权的围堵和打压。

中国航母的带刀护卫,055大驱

因此,中国发展航母,是提前预见到了未来的国防需求。

这种背景下,航母就只能自己造,因为你不能指望中美快要翻脸的时候,还能从他国购买航母。

别说美国不允许,就算美国允许,全球范围内,谁能造出比美国更厉害的航母呢?

基于此,我国就只能提前布局,自己彻底掌握航母建造技术,所谓“没有枪、没有炮,我们就自己造”,这既是中国的自信,也是中国的不得已。

结语

如今,003福建舰第一次海试归来,004据说也“快了”,中国航母事业蒸蒸日上,别说印度,连美国这个当下的霸主,都开始感慨“美国海军主宰大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不跟别人比,也无意贬低印度。只是客观的事实是骗不了人的。

事实证明,一个大国,只有独立自主才是根本出路,任何想走捷径,吃“现成饭”的想法,最终都会成为回旋镖,击中未来的自己。

3 阅读:996

地球班往事

简介:蓝星是个班集体,五常是班委。地球班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