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全力打造“储能之都”“北方氢都”!

沈阳晚报 2024-06-21 09:20:12

推动储能和氢能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沈阳全力打造“储能之都”“北方氢都”。6月20日,沈阳正式印发实施《沈阳市储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沈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

以铁西为核心打造全球领先的储能产业基地

《沈阳市储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明确,到2025年,全市储能产业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培育形成5至8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聚30至50家储能产业相关企业,全市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力争达到60万千瓦左右。到2030年,全市储能产业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培育形成10至1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聚50至80家储能产业相关企业。

该规划明确了“一核、两带、三圈”的空间布局。一核是以铁西区为核心,依托铁西区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打造全球领先的储能产业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现代化储能产业集群;两带以铁西区为核心向浑南区和大东区两翼延伸,分别形成“铁西至大东储能生产走廊带”和“铁西至浑南储能科技走廊带”;三圈为储能生产研发圈、储能示范项目圈和储能产业协同创新圈。

到2025年全市氢能产业实现年产值500亿元

《沈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明确,到2025年,全市氢能产业实现年产值500亿元,形成覆盖全市、辐射全省的氢能全产业链全景式试点示范基地。到2030年,全市氢能产业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形成辐射全省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引领区和策源地,氢能全产业链基础形成。

该规划明确了“一核两区三心多园”的空间布局。一核是以铁西氢能装备制造基地为核心;两区为沈北煤炭地下气化制氢产业集聚区和大东氢能燃料电池集聚区;三心为国际绿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煤炭地下气化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自主掺氢燃气轮机应用示范中心;多园包括氢能装备产业园、氢燃料电池产业园、煤炭地下气化制氢产业园、氢氨醇绿色能源产业园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产业园。

目前沈阳储能和氢能产业开局良好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志强介绍,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沈阳提出打造“储能之都”“北方氢都”的规划设想,为沈阳振兴开辟新赛道、催生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目前,沈阳储能和氢能产业开局良好。通过内育外引,一批体量大、质量优的项目纷纷落地。年初以来,沈阳微控飞轮储能、恒久安泰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等重点储能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支撑氢能规划的重点项目,康平县生物化工产业园、沈北煤炭地下气化联产制氢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年底前将实现开工建设。

面向未来,沈阳打造“储能之都”和“北方氢都”的蓝图正徐徐展开,机遇空前、前景广阔。沈阳诚邀国内外新能源从业者和投资人来沈考察发展,同时会一如既往地服务在沈新能源企业和专业人才,共同拥抱能源革命新时代。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刘宏伟

摄影记者 王勇

编辑 李丹

1 阅读: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