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历史上全军覆没的战斗,阵亡被俘者近万人,上万条枪鸣枪致哀!

在左聊历史 2023-09-01 16:43:16

前言

纵观历史,战争永远是最痛苦的,百姓流离失所,家园遭到破坏。而且没有哪一个国家是百战百胜的,即使是我国也曾经历过失败。

并且那次失败,可以说是全军覆没,死亡人数高达9千多人。

而这场战争就是1949年的金门战役,那为何我军会全军覆没呢?这中间是否有什么阴谋?

金门战役

金门位于福建东南海岛屿,这个岛屿不管对于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极为重要,在我国历史上,在这里损失惨重,全军覆没。

1949年,解放战争取得胜利,蒋介石被打的节节退败,当时的蒋介石已经没有了美国的支持,于是他只好躲到沿海城市。

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蒋介石知道之际再也没有机会反攻了,于是便在第二天逃到了台湾。

当时解放战争正是高潮,大家都想乘胜追击,于是在1949年10月24日,新中国成立仅仅24天,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二十八军的三个团总共九千余人渡海进攻金门,发起金门战役。

当时解放军都知道只要这场战争胜利后,祖国便可以统一。

这个道理蒋介石也懂,表示:“无金门便无台、彭,有台湾便有大陆。”所以蒋介石在这场战役中拿出了他全部实力。

但自从双方开始战争后,解放军战士一直取得了惊人的连胜。无论在哪个战场上,他们总能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战斗力,令敌人望而生畏。

然而,这种胜势也暴露出国民党在抵抗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且叶飞将军作为金门战役的指挥官,率领部队先后参与了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漳州战役和厦门战役等一系列战斗。

这些战斗都相当顺利地进行着,然而正是这一连串的胜利,导致了军队领导层产生了一种“轻敌”的心态,而这正是金门战役失败的原因之一。

而且这次蒋介石抱着最后一战的心态来战斗的,他直接让人把船只全部炸毁,这就导致解放军过河船只缺乏,仅剩下藏起来的300只。

于是他们选择一批一批的登陆,但就是这个决定,让蒋介石找到了反攻方法。当时一批解放军登陆后,还要把船运回去接着来支援。

而国民党就在这时进行反击,导致在另一边的解放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战友死在那里,无济于事,他们在岸边心急如焚,却只能拿起手中的枪对天鸣枪,表达着胸腔的悲愤之情。

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了三天,终于在10月27日弹尽粮绝了,全军覆没,只剩下后勤人员被俘。

金门战役失败的原因

解放军在金门战役失败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他们轻敌并且过于自信。由于之前在其他战役中取得了许多胜利,解放军误以为在金门这个战役中也能够轻易获胜。

其次,解放军在这次战役中面临了两栖登陆的挑战,并且缺乏重要的支援和增援。他们没有获得空军和海军的支持,而渡海交通也相当困难。

因此,当第一梯队登陆后,他们既没有得到支援,也没有得到增援,这成为全军覆灭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个原因是情报不准确,判断失误。解放军错误地估计了国民党军在金门的兵力。

他们原本认为国民党军只有六个团,然而事实上,国民党军12兵团9军出乎意料地抵达了金门,解放军对此毫无准备。

最后一个原因是解放军一再延误攻击时间,错失了良机。原计划是在10月12日发起攻击,但由于各种原因,攻击被推迟到10月24日才开始。

然而,正是在这个延误期间,国民党军增援部队12兵团19军恰好在攻击前夕抵达了金门。这使得解放军错失了先发制人的良机,并使他们处于不利的局面。

所以这才导致了金门战役全军覆没,仅剩的后勤人员被俘,本以为会没有人归来了,谁知在几年后,有一位卫生员竟回来了。

唯一活着的卫生员

对于蒋介石来说金门战役的胜利,是他保住脸面的一个开始,因为这就意味着台湾已经被他占领了。

而那些被俘虏人,他们都想着回家,可他们并不知道路,甚至都逃不出这个监狱。但这期间有一个年仅19岁的卫生员并不想留在这里,他比那些在监狱的人待遇要好,只因他是卫生员要帮助国民党受伤的人包扎。

卫生员叫胡清河,不要看他只有19岁,但他已经有3年的战场经验了,经历了70次的战斗,所以他渴望回家,由于他没有什么战斗的技能,所以敌人对他看管的很松。

所以胡清河一直在找回家的方法,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知道了涨潮的规律,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可胡清河是一个内陆人,水性并不好。

在冒险过程中,胡清河面临了严格的漂浮装置管制和敌人的监视。为了成功返回大陆,他必须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经过深思熟虑,他考虑使用篮球作为他的漂浮装置。然而,篮球的使用也受到敌人的限制,每个连只分发两个篮球,并且必须轮流保管,一旦篮球遗失将会面临严厉的惩罚。

决定一切行动之前,胡清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等待合适的机会。最终,他终于有机会成功获取了两个篮球内胆。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因为使用内胆意味着他可以更加灵活地操控漂浮装置,并将其与自己的腰带绑在一起。

这样一来,他不仅可以确保装置的稳定性,还可以将自己的力量与内胆结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控制方向和速度。

当胡清河最终跳入海中时,他立刻感受到了海水的凉爽和海浪的波动。他深呼吸一口气,下意识地调整了自己的呼吸节奏,准备艰难地游泳。这段艰苦的游泳旅程并不容易,他必须克服海浪的阻力、水流的干扰以及自身体力逐渐透支的困境。

然而,胡清河心中燃烧着对家的渴望和对自由的追求,这让他毫不气馁地继续前行。

在第二天他在大海上漂游了12小时后,终于游到了大陆这边的海边,当时的他浑身湿漉漉的,在原地休息了一个小时后,小心翼翼的走进一个地堡中询问:“有站岗的吗?”

地堡的哨兵被他吓了一跳,质问他是谁?

“别开枪,自己人!我是28军82师的,这里是不是251团?”胡清河不确定的询问。

后来来了一个干部,警告一番询问才确定了胡清河的身份,表示:“同志,你辛苦了!”

原来胡清河登陆的地方不是大嶝岛,而是厦门岛的东南部。他遇上的部队不是28军,而是31军。

由此,胡清河成为了攻打金门解放军中唯一从金门泅海游回大陆的战士。

2011年,凤凰卫视来到山东陵县采访胡清河。已经81岁的胡清河还是豪迈地说:

“回来后虽然受到过一些不公正的待遇,但是我不后悔。还那句老话,宁死不替国民党卖命!死,死在海里,活,活大陆上,在大陆上是坚决为人民服务。”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