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CTO深度解析:大模型技术仍处钻木取火阶段

洞察锐眼 2024-05-31 17:27:37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技术一直被视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近日蚂蚁集团CTO何征宇在第九届蚂蚁技术日上提出,当前大模型技术虽有其价值,但尚处于“钻木取火”的初级阶段,面临着可靠性、经济性和易用性三大挑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据何征宇介绍,大模型技术目前的发展阶段类似于人类历史上的钻木取火阶段,虽然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并未找到最高效的方法,导致成本高昂。他指出,大模型技术的可靠性问题主要体现在模型控制和“对齐”上,需要通过AI监督AI的方式来解决。这意味着在技术层面,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算法,提高模型的自我修正能力,以确保模型输出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经济性问题则是大模型技术普及的另一大障碍。何征宇强调,大模型技术要真正服务于大众,必须降低其应用成本。这包括将大模型“做小”,减少计算资源的消耗,以及探索更为高效的训练和优化方法,降低训练成本。只有这样,大模型技术才能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易用性则是决定大模型技术能否真正扎根于消费者端的关键。何征宇表示,大模型技术的操作需要进一步简化,降低用户使用门槛。这包括提供更加直观、易用的操作界面,以及优化模型的推理速度,提高用户体验。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用户的培训和指导,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大模型技术。

蚂蚁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科技企业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蚂蚁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并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商业化应用。此次何征宇的发言,不仅展现了蚂蚁集团对大模型技术发展的深刻见解,也体现了其对推动行业发展的积极态度。

展望未来,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仍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在技术层面,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算法,提高模型的自我修正能力;在经济性方面,需要降低大模型的应用成本,推动其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易用性方面,则需要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只有这样,大模型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潜力,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数据支持:天眼查)

0 阅读:5

洞察锐眼

简介:不同的视角,不一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