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的警告,赖清德没看懂,为何对台实施制裁?国台办给解气回应

曹兴教授看天下 2024-04-26 08:41:28

距离赖清德接棒蔡英文之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陆提前对台释放警告信号,赖清德不但没看懂,还说出心中质疑,最终得到国台办解气回应。

商务部的措施,国台办回应

日前,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就两岸热点问题作出解答。

其中有记者问到,商务部出台,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进口聚碳酸酯征收反倾销税。

岛内质疑,这是“5·20”赖清德上任前,大陆对民进党“经济制裁”的手段。

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给出回应。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

朱凤莲表示,大陆的措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是客观、公平、公正的调查结论。如果所涉及到的企业希望就此处理,我们愿协助他们依法合规拓展大陆市场。

也就是说,岛内的质疑毫无依据可言,大陆的做法是基于合理、合法、合规的操作,不存在什么所谓的“经济制裁”。

同时,大陆也给台湾企业留了面子,如果他们需要,大陆还会帮助他们在大陆发展新的机遇。

对民进党来说,不仅不感恩大陆的宽容,还要来质疑大陆,着实有些不合适了。

大陆对台征收反倾销税

5天前,也就是4月20日当天,商务部公告,对台湾地区的进口聚碳酸酯征收反倾销税。

【商务部公告】

在商务部公告中写得清清楚楚,从2022年11月30日起,大陆足足对台湾聚碳酸酯调查了9个月,去年8月裁定其产品存在倾销,让大陆聚碳酸酯产业受到实质损害。

因此,从4月20日起,所有进口台湾聚碳酸酯的商家,都需要向海关缴纳相应的反倾销税。

聚碳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凭借其透明、坚固、耐热、绝缘等特性,在众多工业和消费品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也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收清单小项之一,是台湾对大陆出口的大头产品。

数据显示,大陆78.5%的聚碳酸酯是从台湾进口的,一年能为台湾创造8亿美元的价值。

而大陆对台湾聚碳酸酯征收反倾销税,相当于变相取消红利,早收清单保护伞无效了。

其实这一点,岛内早该料想到。

【大陆出台惠台政策,两岸贸易繁荣】

大陆惠台政策是实实在在的,可民进党不知满足,反而做出很多不利两岸关系的事情。

对于大陆民众来说,考虑到台当局的态度,两岸紧张氛围,若大陆一味对台让利,内部会涌现出不满的声音。

而且,从时间线上可以看出,大陆对台有一定的观察期。

去年8月大陆已经发现台企存在倾销商品的行为,但直到今年4月才开始实施“制裁”,说明大陆给过台湾机会,是民进党没把握住。

民进党坏话说尽,好处占尽的情况不会再有了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年前,大陆已经开始对台湾农产品、五矿化工产品、纺织品等2000多项商品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种种信号传递出,大陆对台让利的时代逐步过去了。

【民进党党首赖清德】

此外,台湾方面又传闻称,ECFA早收清单会被取消。

对此,朱凤莲表示,ECFA生效实施以来,给台湾相关业界和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但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己之私,不断变本加厉,修改规则、设置障碍,恶意破坏两岸经济的正常交流,导致ECFA面临不确定性。

如果民进党当局继续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悔改,大陆有关部门会按照规定研究进一步措施。

这表明,台湾方面的传言,不是传言,而是事实,一切都要取决于民进党的态度。

从朱凤莲的回应中,我们还能看出,对台聚碳酸酯征收反倾销税不是孤立事件,大陆正在考虑更多的反制措施。

主要原因在民进党身上,赖清德还没上任,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要“捍卫台湾主体性”,与大陆主流观点背道而驰。

既然要“挑衅”大陆,赖清德必须承受后果,反之,赖清德应反思自己的言行,与大陆相向而行。

从今往后,对民进党“坏话说尽、好处占尽”的情况,大陆已经开始玩真的了,台当局可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少。

岛内应该看清楚,“台独”的危害性,同时大陆的举措也是在警告赖清德,不要试图越过红线,否则大陆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

0 阅读:0

曹兴教授看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