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36局之索兽困天局!

六甲秘诸 2023-11-27 09:55:38
索兽困天局的逻辑

索兽困天局,又名峰回路转。索兽困天局的做局逻辑在于制造内部矛盾。

面对凶猛残暴的“野兽”,处于劣势的一方该如何逆风翻盘,是这个局最大的实践价值。索兽困天局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用工具将“野兽”给锁住并困在笼子里,使其难以逞凶。从而实现突破困境,解决危机的目的。

用自然现象来举例,正符合打蛇要打七寸的谚语。难点在于,知不知道蛇的七寸在哪?能不能打中?怎么打?这就是索兽困天局的核心。

索兽困天局的起源

想了解清楚索兽困天局的本来面目,必须回到它当时的诞生环境。需要追根溯源,才能有的放矢。那么问题来了,索兽困天局源自哪个历史人物呢?

小编认为索兽困天局源自在巨鹿之战,靠着破釜沉舟而闻名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

秦朝末年,各地旧贵族纷纷叛乱,以楚军为首的各路诸侯义军,在巨鹿展开决战。项羽率楚军到达巨鹿县南的黄河,立刻派遣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

二将渡河后初战小胜,接着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干离部的粮道,包围了干离军队。

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王离,杀死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

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被瓦解了,楚军的雄威压倒了诸侯军。援救巨鹿的诸侯军队,都不敢发兵出击。待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观战,惊恐不已。

项羽打败秦军以后,便召见诸侯军的将领。将领们进入辕门时,纷纷跪着前行,谁也不敢仰视。从此,项羽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他统帅。

也就是说,以项羽为首的楚军,用五万兵力击穿四十万兵力的秦军。在劣势的局面中,峰回路转,以少胜多,实现逆风翻盘。这就是索兽困天局诞生的历史背景。

索兽困天局的案例

森林里有一头百岁犀牛,力大无比。传说谁能战胜他,谁就能成为森林之王。虎王的四个儿子,整日因为虎王的称号大打出手。于是,虎王派遣四个儿子前往挑战犀牛。谁能战胜犀牛,便是新的虎王。

当见到犀牛的那刻,虎王的四个儿子震惊不已。犀牛已经垂垂老矣、骨瘦如柴,与传闻中的威猛一点不沾边。他们毫不费力的就把犀牛给制服了。

就在老虎们要痛下杀手的时候,犀牛突然仰天大笑:“你们真觉得真正要战胜的是我吗?森林只有一个虎王,你们却有四个人。你们当真认为当年你们的父亲战胜我以后,才当上虎王的吗?他是杀死了他的其他几个兄弟。不然早在你父亲上位之前,我就已经死了。你们说是吗。“

四只老虎听到犀牛的话语,瞬间恍然大悟。看着周围势如水火的兄弟,纷纷忌惮不已,相互提防。虎老大最为威猛,他想到虎王当年的做法,当即决定效仿,率先对身旁的虎老二发起进攻。看到虎老大居然敢率先下手,其他的老虎纷纷进入战局,纠缠打斗在一起。借助老虎们相互打斗的时机,犀牛静悄悄的溜走了。

索兽困天局的总结

索兽困天局的做局逻辑在于制造内部矛盾。如果单纯的以为索兽困天局就是鱼死网破、浑水摸鱼,那就有点太小看这个天局了。孙子兵法的总纲,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你想过没有,如果有人大张旗鼓的追你的女朋友,即使你的女朋友置之不理,你们之间还是会产生猜忌矛盾,本来平衡的关系开始逐渐失衡。如果有人明目张胆的挖你的员工,即使他言辞拒绝,你以后也不会再敢重用他了。

猜疑一旦产生,关系必将走向灭亡。言尽于此,点到为止。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