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锡上任就难产,下台更窝囊,4大细节,看透美国政坛的狗咬狗

佳宝妈美食 2023-10-06 17:28:37

前言

就在我们欢度中秋国庆的这个空间,美国政坛其实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动荡,又重新洗了一次牌。

身为美国政坛三号人物的前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在经过很多轮次的博弈之后才终于难产上位,没想到最终下台更难看。

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弹劾下台的美国众议长。

更加让人唏嘘的是,在当今美国政坛狗咬狗情况非常明显的情况之下,麦卡锡竟然是因为相对同情民主党总统拜登而被自己人干下台的。

当然,这样说也不完全准确。

因为这件事情也实在太复杂。

这篇文章就想跟朋友们一起来重新捋一下这件事情,通过四个细节,来看透当今美国政坛的狗咬狗。

我是一平,每天陪朋友们一起聊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过程,喜欢此类话题的请关注,认同个人观点的麻烦点赞,转发或评论,谢谢老铁们的支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由麦卡锡被轰下台所引发的美国政坛的动荡。

背后包含了什么样的利益博弈?

为什么共和党有人看不惯麦卡锡?

民主党人为何集体反对?

美国的恶性党争,还有救吗?

闲言少叙,我们进入正题。

细节一:难产

可能很多朋友现在已经忘记了一个细节,就是今年元月8号,麦卡锡是经过15轮的反复磋商,最终才如愿当上了众议院的议长。

整整15轮。

这一点在美国历史上已经是绝无仅有的,平了美国历史上最难产众议长的记录。

这件事情本身已经说明,目前美国政坛的党争已经越来越激烈,狗咬狗非常疯狂。

按正常的道理来讲,在去年中期选举结束之后,共和党在众议院是拿到了多数位置的,只要共和党内部的矛盾能够理顺,最终麦卡锡当选众议院议长应该是一个非常轻松的事情。

但是,现在美国政坛的情况根本不是那么简单。

因为特朗普这个美国前总统是属于共和党的,而按照国际上的普遍观察,虽然特朗普有很多铁杆追随者和粉丝,但是在共和党内的温和派看来,特朗普这一派很多人都又臭又硬,有点太过头了。

这就造成了共和党内部并不是十分团结,不同的圈子都有很大的利益诉求。

不管怎样,在最开始的表决中,最终麦卡锡经过长期博弈之后,还是上任了。

众议院434名到场议员中6人投出席票,麦卡锡获得其余428张选票中216张全部来自共和党的选票,得票过半当选议长。

但毫无疑问的是,正是因为他当初上任的时候特别难产,共和党内部的利益摆不平,所以最终才会造成今天这样被共和党人背后放枪的情况,共和党内部的极端势力们看不惯麦卡锡的所作所为。

细节二:表演

上面已经反复提到过一件事情,就是说这一次麦卡锡的下台,是被共和党内部的某些帮派背后放枪的。

具体的细节是这样。

前段时间,美国众议院因为要审核拜登政府所提出来的预算案,政府2024年预算案,最终因为各方的利益很难摆平,所以拜登政府就面临着停摆的危险。

政府面临再次关门的风险!

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也是一个运行机制相对成熟的国家。

他们的很多事情跟我们普通老百姓理解的不一样,美国政府的财政年份是从每年的10月1号开始,到次年的9月30号结束。

为什么会这样考量和操作?

相信经历过特朗普下台闹剧的全世界都会理解他们这种操作的好处。

可以在总统换届之前,成功的把很多大事情定下,避免因为权力交接出现麻烦而造成的更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这一点现在也得到了很多国家的借鉴和学习,甚至有很多公司也在借鉴这件事情,可以保证整个社会运作的相对平稳。

但制度是制度,事情是事情,两者绝对不能混而相谈的!

尤其是当下,拜登政府在中期选举之后丢了参议院,也就意味着他们丢掉了钱袋子,很多政府开支的预算就没有那么方便通过了。

共和党往往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上面提到过,美国每年的财政年份会从10月1号开始,刚刚过去的9月30号那一天,众议院在停摆之前的最后一小时紧急通过了一项临时拨款法案,让美国政府多延续了45天关门。

压哨通过的。

又是压哨通过!

不知道朋友们看到这件事情之后想到了什么?

我想到的是今年美国政府为了提高美债上限跟众议院之间的扯皮,最终也是压哨通过。

连续两次压哨通过,至少说明了两方面的事情。

一方面,美国国内政坛的情况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极端,很多利益集团的代表都不愿意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尤其是事关拿政府预算的事情上,做出妥协,他们都想为自己的利益集团多捞一点好处。

所以自然而然会出现疯狂的博弈,只有多轮次的博弈和利益勾兑,最终才能够勉强通过。

这一次,众议院也仅仅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通过了一个45天的临时拨款预案,让美国政府保留了最基本的体面。

仅此而已。

另外一方面,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猫腻。

麦卡锡和拜登都是老牌的美国政客,深谙美国政坛的生存之道,在很多事情上会保持强硬的立场,但同时也懂得进行利益勾兑,最终往往会在充分表演之后会达成某种程度的默契。

换句话来说,有很大一部分美国政客,所关心的根本就不是这个国家的长远利益,而更多的是关心自己所在集团的国会预算。

但是大家都很会演,把事情搞得旷日持久,好像尽了很大的力一样。

但是这一次的情况却不同了,因为明年就是美国的总统选举,它牵扯到了很多原则性的问题。

所以美国政坛这种狗咬狗的情况就变得更加激烈。

果不其然,时间到了10月2日,美国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马特·盖茨在众议院提出撤换动议,要罢免共和党籍众议长凯文·麦卡锡。

注意哦,是共和党籍的!

要说的是,这位面相看起来很有个性的马特·盖茨来自佛罗里达州,是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强硬派团体的一员,对麦卡锡一直持批评立场。

他为什么要干这件事情?

盖茨给出来的解释是,麦卡锡明目张胆违背年初当选议长时与党内极端保守派谈妥的条件。

换句话来说,就是共和党内部的强硬派和温和派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摩擦,他们对拜登政府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但问题绝非这么简单!

细节三:特朗普

上面我们看到的这个图片,就是美国众议院最后的投票结果。

什么投票呢?

弹劾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投票。

要把他轰下台,关于这一点的投票结果。216票赞成,210票反对。

具体的,民主党人当然有一肚子窝囊气,毕竟他们所提交的政府预算案还没有通过,麦卡锡所领导的众议院挤牙膏般一样通过的仅仅是临时拨款案,还设定了很多条款,并不是正式的政府预算啊。

他们当然不爽!

民主党手里面的208票,这一次全部赞成罢免麦卡锡。

换一句话来说,麦卡锡在当众议院议长时跟拜登眉来眼去,自以为跟对方有很深的默契,但最终也被拜登给卖了,他们根本就不领情。

民主党人当然有很大的理由认为,他们在关键时候并没有得到众议院的真正支持,而得到的仅仅是羞辱。

他们会认为,以麦卡锡为领导的众议院,想要骑在民主党总统拜登的脖子上,当总统的当家人。

这一点应该是民主党人集体赞同踢屁股的根本原因。

不过,正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如果共和党人能团结的话,他们手中毕竟有多数票,那么无论民主党人如何折腾,也不可能翻起大浪。

但情况就出在这里。

对麦卡锡的不信任案是由共和党籍的议员马特·盖茨提起的,他们是共和党内部的强硬极端派。

特朗普派。

最终投票结果显示,共和党内部有有210票是反对罢免的,但却有8票支持罢免!

加上民主党的208,就够了。

这说明了什么?

至少说明了两点问题。

一方面,共和党内部的绝大多数议员还有一个最起码的认知,他们对麦卡锡此前的工作基本上还持一个正面的认可态度。

他们深知,就美国政坛现在这个烂摊子,无论谁当上众议院议长都不好处理。

共和党虽然占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但毕竟是微弱多数,内部却分了好几个山头,再加上特朗普派又都是死硬分子,跟共和党内部的温和派再很多问题上的看法不同,所以自然而然就会让美国政坛的矛盾变得更加激烈。

根本没办法调和。

另一方面,明年就是美国的新一轮总统大选,对于上一次窝里窝囊下台的特朗普来说,他咽不下这口气,现在已经卯足了劲想要卷土重来。

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他们这一派会怎么办?

不用问!

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拜登团队难堪,以此显示拜登团队的无能!

也就是说,在整个大选的帷幕拉开的这段时间,共和党内部的极端分子,尤其是特朗普的铁杆追随者,他们会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为自己的老领导谋取足够的政治利益。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跟美国现任总统拜登有一定暧昧的共和党籍众议长麦卡锡,自然而然就会首先成为刀下之鬼。

两边不讨好!

和稀泥是不行的。

正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麦卡锡手里面的众议院议长已经成了明年美国总统选举的争夺的一个焦点问题,毕竟这个位置掌控着美国的钱袋子,拜登团队的任何操作都要首先通过众议院的批准才行。

这才是此轮美国政坛狗咬狗最根本的原因。

细节四:世界新格局

上面主要从美国的角度讲了这件事情,因为它毕竟是美国国内政坛所发生的。

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件事情,下面我们不妨站在一个更高的视野上来看这件事情。

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此事。

这件事情对未来的世界格局会造成冲击或者影响吗?

我个人认为还是会的。

而且这个影响还不小。

怎么来理解这件事?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看出来,这件事情最终的落脚点还在于明年要开始的美国总统大选,新一轮的美国总统大选。

综合美国媒体的报道来看,最终特朗普代表共和党再次出战,应该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他现在的民调指数在所有的总统候选人当中都是遥遥领先的,而不仅仅只是在共和党内部。

这是一个实际情况。

而通过观察这几年特朗普和拜登的言论以及政策,我们最起码能够得到一个结论性的东西。

他们两个人的对内政策是半斤八两的,在关键性的问题上,都会采取躺平的措施,既不愿意也没办法解决美国越来越深的国内矛盾。

而且更加可悲的是,他们本身就是美国当下激烈内部矛盾的最关键一部分。

一个代表的是传统的美国人,另外一个代表的是更加激进的美国人。

他们两个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同的对外政策。

对于中国的态度,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亦或者是任何一个将要新上任的美国总统,都会保持一个强硬的立场,区别最大的就在于对俄罗斯的态度。

表面上看,拜登更加狡猾,更加喜欢拉拢其他势力来对付中国,但因为他们家族在乌克兰有很深的利益存在,所以他们为了自己家族和团队的利益,拜登团队肯定会跟俄罗斯死磕的。

特朗普则不同,表面上看特朗普更加简单粗暴,想依靠一套王八拳通吃天下,但事实上他却是一个很有心机的人,尤其是他所提出来的联俄抗中的策略,还是很有政治眼光的。

如果特朗普当初所拿出的这一套大国博弈的政策能够一直执行下来的话,那么今天中国所受到的外部环境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会更加难受。

当然这个世界是没有假设的。

从来没有如果!

现实情况远比特朗普想象的更加复杂,也比拜登预估的更加复杂。

但是无论如何,在共和党已经控制了美国的钱袋子现实情况之下,在相对比较温和的麦卡锡被踢屁股的情况之下,在特朗普有意卷土重来的大背景之下,拜登团队的对外政策肯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进一步,指望着美国的援助生存的乌克兰政府,也会被彻底压垮,被这件事情拖下水,很难在短期之内出现缓解。

这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

这还是在明年拜登能够实现连任的情况下预估的情况。

如果特朗普卷土重来的话,泽连斯基的日子会更加辛苦。

弃子是当定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美国政府经过这一轮的折腾之后,中国又解决了很多卡脖子问题。

尤其是芯片生产。

即便特朗普重新上台也难奈我何,何况普京也经不起折腾!

整个中美博弈的态势,跟特朗普在第一次上台的时候,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方方面面的分析,我们就能看到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被轰下台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我们就持续观察这件事情的后续动态吧。

不过,有一件事情却是肯定的。

啥事呢?

美国政坛的狗咬狗越厉害,窝里斗越疯狂,我们就越欢迎。

这对中国的崛起有百利而无一害。

就让他们反反复复瞎折腾吧。

我们搬个小凳子吃西瓜就行。

老铁们,准备好了吗?

0 阅读: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