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周总理提议徐海东参加九大,徐海东:就是死,我也要去

历史典录 2023-08-14 09:30:11
前言

徐海东大将是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战功赫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海东和周总理的初识在陕北,徐海东也非常崇敬周总理,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图 徐海东

1940年1月,长期过度操劳的徐海东突然病倒了,不得不离开战斗一线,他在病床上度过了八个春秋,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后,徐海东重返战场的愿望也没实现。

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排名仅次于粟裕,但他却认为这样的军衔褒奖太高,对周总理说:“我为党工作太少了,授我大将太高,我受之有愧啊!”周总理握着他的手说:“海东同志,授予你大将,不高也不低,恰当!”

1969年3月31日,周总理给毛主席写信,建议增选徐海东为“九大”代表,同时“提议徐海东也参加主席团”。

徐海东听说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安排,要他出席“九大”他流着泪,激动地说:“主席提我名,总理让我去,身体再不行,就是死,我也要去!”

图 徐海东和周总理

那么为何徐海东听闻自己可以出席“九大”如此激动,他和周总理之间又有怎么样的故事?周总理又是如何排除万难,提议徐海东出席“九大”呢?

周总理将自己的大衣给徐海东披上,说:“你路上挡挡寒”

1951年5月中旬,一列火车驶向大连,车上坐着周总理和邓颖超,周总理是专程来到大连修养身体的,经过20多年艰苦卓越的斗争,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然而摆在这位开国总理面前的是更艰巨,更沉重的担子,日日夜夜的操劳,终于把一向精力充沛的周总理累垮了,他不得不依从毛主席的提议和政治局的决定,外出修养。

火车抵达大连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周总理和邓颖超不顾长途疲劳,令司机直接向新文化街57号徐海东住所驶去,周总理之所以如此急切地要看望徐海东,一方面是因为他有着领导对下级的关心,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和徐海东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

图 徐海东

周总理和徐海东的初次见面,是在1935年11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召开的部署,研讨怎样打好直罗镇战役的会议上。

这次战斗打响后,周总理冒着生命危险亲临徐海东率领的十五军团指挥战斗,使全军将士受到极大的鼓舞,也给徐海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海东不仅在直罗镇战役,东征,西征,和迎接二,四方面军的作战中功勋显著,而且顾全大局,主动拿出事物军团官兵节约的部分钱财,支援中央红军,深得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赞赏,毛主席称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革命有大功的人。”周总理也非常钟爱徐海东骁勇善战的军事才能,坦率的性格和对党忠贞不二的品德。

图 毛主席

西安事变爆发后。党中央任命徐海东为红军南路总指挥同张学良,杨虎城的部队一起协同作战,武装保卫西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协议达成后,为避免引起摩擦,促进国共和谈的顺利进行,南路军又奉命三天内撤过渭水,红十五军团由甘肃海原县出发开赴商州途中,周总理和杨虎城将军都特意来看望过徐海东。

分别时,周总理见徐海东没有穿大衣,顺手脱下自己的大衣给披上,并且说:“你路上挡挡寒风。”

后来,周总理又派出卡车给指战员们送去了御寒的棉大衣,此时正值寒冬,徐海东正为战士们没棉衣而发愁,周总理的细致周到,体贴入微,使徐海东深受感动。

图 周总理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总理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赴国民党统治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徐海东则于1939年9月随刘少奇到到新四军任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两人各自奔赴战场,一别就是几十年。

由于长期的戎马生涯,徐海东劳累过度,只工作了三个域,1940年1月28日,就病倒在皖东战场,残酷的战争环境,使他无法静心养病,1947年9月8日,党中央安排他到大连休养,住在文化街七十五号,他常常批评周东屏说:“你忙于家务事多,学习不够。”

他总是说:“我们要跟上革命的形势,思想不能掉队”!他时刻关心着各个战场上的情况,从报纸是哪个看到哪里打了胜仗,高兴地又说又笑,听到哪一张我们失利了,往往半天都不吭声。

他盼望着重新走上战场,可是,战争在1949年底基本结束了,他在这里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周总理看望徐海东,徐海东:“我没有完成党中央交给我的任务啊!”

周总理的到来,使57号院沸腾起来,警卫员跑步报告:“周总理来了。”

徐海东和长子徐文伯正准备睡觉,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从床上蹦了下来,徐海东赶忙让人搀扶搀扶着走出门外迎接周总理和邓颖超,久别重逢,异常激动,徐海东一见面就紧紧握着周总理的手说道:“周副主席,我没有完成党中央交给我的任务。”

图 徐海东夫妇和周总理夫妇

周总理笑着说:“你完成了任务不说,你在病中还想着为党工作,中央的同志和毛主席都想念你啊!”

徐海东听后,沉重地叹了口气,不无遗憾地说:“我一心想病好了后再重返战场,可是战争已经结束了”。

“胜利了,有条件了,你可以彻底把病治好,革命的路程长着呢!毛主席说了,我们只是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周总理几句爽朗,谈坦诚的话语,宛若甘甜的雨露滋润了徐海东的心田。

两天后,徐海东带领全家到周总理夫妇下榻的黑石礁(现星海)宾馆回访,同去的还有陈赓和他的夫人傅涯,周总理夫妇热情地邀请他们共进晚餐,饭后同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亲切交谈。

这次,周总理和邓颖超在大连住了十多天,临走前,6月16日,周总理夫妇又一次看望了徐海东,他先看了徐海东的卧室,用手轻轻摸了摸床边的棱角,发现上面已经落满了灰尘,他立即提醒徐海东的妻子周东屏说:“海东的肺不好,灰尘对他身体不利,要把卫生搞好。”

徐海东身体虚弱,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不能更多地外出晒太阳,周总理随后又嘱咐了大连市委的同志,请他们设法拓宽窗户,以便使徐海东可以直接晒太阳。

图 徐海东

随即,他又走出卧室外,边看边指点,说:“这里应该种点花草,那里应该栽点树,海东同志外出散步,周围也有个好的环境。”

就在这次探视中,周总理还应徐海东长子徐文伯的要求,为其写下了“好好学习”的题词,并教导徐文伯:“要懂得胜利来之不易,要好好学习爸爸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好。”,最后,周总理还热情地看望了57号院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对他们说:“海东有病,你们辛苦了!”

临行前,周总理对周东屏说:“海东的身体状况好转,与你的工作是分不开的,我代表党中央感谢你。”

周东屏激动地说:“我的工作很平凡,这是党交给我的任务,是我应该做的。”

周东屏13岁就参加了红军,和徐海东是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是啊,这个年轻的女战士,这些年把自己的美好时光,几乎全部消磨在病床前了,患重病后的十几年里,她日夜守护在床边,才使肺功能大部分失常的徐海东一次次脱离了险境。

图 徐海东和周东屏

周总理就要离开大连了,徐海东不顾医生的劝阻,叫警卫员用椅子抬着她到车站送行,他说:“不送总理睡不着觉啊!”

他请周总理来转达他对毛主席以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问候,周总理表示:“海东同志,你放心吧,我一定转达,你千万要保重身体!”

两位首长的依依惜别之情,强烈地感染者在场的人们,按照周总理的嘱咐,大连市委很快改装了徐海东的住房,美化了住房周围的环境,当徐海东躺在病床上晒太阳时,内心充满了对周总理的感激之情。

党的关怀,领袖们的爱护,使徐海东感激万分,毛主席和刘少奇同志的每一次重要讲话,他都认真阅读,周总理每一次亲切地谈话,他都铭刻于心,他常常回顾自己的缺点,弱点,把周总理作为学习的榜样,他听说周总理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整夜不睡,便向周东屏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总理一样,革命就快成功了!我的病好了以后,一定要白天黑夜地为党做事….”

图 徐海东周总理

只有医生们明白,徐海东的身体是难以完全恢复的,他的两肺功能严重损害,听诊器下湿性锣音像水泡样随着吸气鸣响,可是,徐海东自己却始终抱着希望,只要有病情好转,他就写信报告党中央。

此后,周总理每次到大连,都要去看望徐海东,哪怕逗留时间很短也从不例外,1956年4月,周总理在大连时,恰逢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不久,徐海东心中很不安,觉得自己多年没有工作了,感觉受之有愧,周总理拉着他的手安慰道:“海东同志,你为党做了很大贡献,授予你大将,不高,不低,恰当!”

徐海东一直期望着能工作,就在这年周总理离开大连后不久,徐海东从大连来到了北京,移住在观音寺一号,在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徐海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好多年来,他一直希望摘吊“病号”的帽子,得到工作的机会。

如今到了北京,身体大有好转,参加的会议也多了起来,政治生活也有了变化,来访的人一天天也多了起来,老将军的人生开始了,这对养病多年的他来说,是最大的欣慰,但是工作的过多劳累,使徐海东的病情又一次加重了……

图 徐海东

医务人员紧急抢救了几天,他才脱离了危险,从此依旧,他每天都不能断氧气,即使这样,党中央重要会议他都照样参加,“有一口气就要为党工作”,这是他写在心头的一句誓言,他并没有灰心,虽然知道自己的病情不妙,但是他和以前一样,面对死神的挑战,又开始了新的抗争…..

周总理紧急提议徐海东参加“九大”,毛主席一锤定音

时间很来到1969年3月31日。

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就要召开了,党代表相继来到北京,徐海东此时心急如焚,忐忑不安,明天中共“九大”就要开幕了,可是他这位“八大”的中央委员,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接到会议的同志。

徐海东从早晨等到中午,又从中午等到晚上,从晚上继续等到第二天清晨,仍然没接到通知,这使他彻底绝望了,他原来总是坚信领导同志了解他,现在他开始怀疑起来!

这天夜里,徐海东整宿没能入眠,他辗转反侧,天好像真的要塌下来了,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图 九大

的确,从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徐海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之后,中央每次开会,毛主席就回问到出席会议的同志,总要问一声:“海东同志来了吗?”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使这位老将军感到深深的慰藉,似乎久缠于身的病痛也好了很多。

一桩桩往事,历历在目,1960年春节,徐海东在广州一个叫机颈坑的地方疗养,当时,正好和毛主席住隔壁,相距只有几十米,主席夜晚有工作,乘车外出,每次都要司机把汽车从上坡滑到下坡,然后再发动机器,毛主席嘱咐司机说:“海东同志住在隔壁,他是个病人,要让他休息好!”

周总理对徐海东的体谅和关怀,更是难忘的,有一次,在北戴河,徐海东去看望周总时候,总理正在理发,见徐海东来了,头发理一半,便叫停了下来,陪着徐海东谈话近四十多分钟,送他走了,才坐下来继续理发。

而周总理听说徐海东在北戴河住的老房子还没有修缮,就劝他一定要把房子修一下,他恳切地说:“感谢总理的关怀,可是房子不修也能住啊!”

图 周总理

周总理说:“你是个病人,需要更多的新鲜空气!”

徐海东笑着说:“我还可以打游击!”

总理说:“打游击,也需要房子呀!”说着,就亲自嘱咐人办这件事。

1960年三月,周总理去昆明迎接来我国访问的缅甸总理吴努,在武汉只停留了两个小时,还挤出时间去看望正在疗养的徐海东。

……

漫长的黑夜,徐海东的心里一片茫然!

就在徐海东疑惑不解的一个深夜,人民大会堂的北侧的小会议室,一个大吊灯,照的会议室如同白昼。

周总理正在主持一个紧急会议,会上,他用低沉的语气宣布:“毛主席和我紧急提议,徐海东同志应该出席第九次代表大会,并提议他参加大会主席团。”

在此之前,周总理给毛主席写信,建议增选徐海东为“九大”代表,同时“提议徐海东也参加主席团”。

征得毛主席同意后,71岁高龄的周总理这才不辞辛苦地连夜在人民大会堂的北侧会议室召开这次主席团紧急扩大会议。

图 徐海东

周总理讲完,大多数人同意,也有人提出疑问,周总理解释说:“毛主席早就说过,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我认为不让徐海东同志参加“九大”是不合适的,至于海东同志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以后会搞清楚的!”

会场沉静了片刻,发出一个个回声:“同意!同意!”

虽然少数代表,抱着敌意和怀疑的态度,但是 ,他们无法阻挠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提议,以及总理的坚决态度和多数同志的同意。

4月1日中午,党中央办公厅的一位副主任和军委办事组的一个穿着海军服的人,匆匆忙忙地赶到徐海东的病床前,向他传达了紧急会议的决定,并问他:“你能出席今天大会的开幕式吗?”

徐海东听说毛主席,周总理亲自安排,要他出席“九大”,他流着泪,激动地说:“主席提我名,总理让我去,身体再不行,就是死,我也要去!”

图 徐海东和周东屏

“如果不能参加大会,可以向中央请假。”那个穿着海军服的人说道,徐海东再次肯定回答道:“能!”,他急忙从床上起身,要周东屏帮忙穿好衣服,剃掉那已经长到一寸多长的胡子,带上氧气袋,坐车赶往人民大会堂。

徐海东乘车来了,听说“老病号”来了,在场的人对都对他格外关注,向他投来亲切问候的目光,用手势跟他打招呼…..

周总理见徐海东来到主席台,进紧几步迎上前去, 含着泪和他握手,亲自安排他就坐,然后,他转身对大会的一位服务员说了一句:“小推车一定要放到海东同志的身边!”

徐海东看到了周总理和党内的许多老同志,顿时很激动,毛主席在台上十分宁静,徐海东的心情和在座的许多同志一样,都期待着大会的开始。

这时,雄壮的《东方红》奏响了,毛主席大步走向主席台,会场上立即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徐海东离开手推车,站了起来,毛主席就坐后,习惯地环视了下会场,然后侧身问道:“海东同志来了吗?”

图 毛主席和周总理

“到了,到了!”徐海东又一次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忙答了一句,不知是什么力量的驱使,他竟然站了起来,他以那信赖的目光,久久地望着毛主席。

投票时,徐海东专门向附近的王震敬了一个军礼,说:“王老弟,我非常信任你,因我病重不能走动,请你代我投票!”

王震深情地向徐海东鞠了一躬说:“徐大哥,我一定照办!”

周总理看到这一幕,会心地一笑,徐海东在“九大”上,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0年,徐海东被转移到河南郑州移居,当年三月,他因病逝世,享年70岁,昏迷中,他还重复说:“我想见毛主席和周总理,大别山……”

周东屏含泪说道:“海东,我以后一定替你去大别山看望父老乡亲…..”

图 徐海东一家

而周总理得知后,心里也十分难过,接着,在百忙之中,周总理对徐海东的家人们进行了慰问。

1972年,周东屏带着孩子们前往大别山,实现了徐海东生前的愿望,她望着大别山的一草一木以及66位亲人的墓地,感叹道:“海东同志的一生是流血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

时至今日,徐海东将军和德高望重的周总理虽然相继离世,但是斯人已去,风范和业绩长存,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而徐海东也无愧于毛主席笔下的“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1 阅读:403

历史典录

简介:中国历史犹如一窖烈酒,清冽而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