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社局党组书记谢礼国: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夯实民生之本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4-06-19 19:50:17

作者介绍

谢礼国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

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夯实民生之本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集体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作出新定位、赋予新使命,深入阐释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质内涵和本质特征,系统回答了事关就业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重庆人社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强化优先导向,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群策群力。重庆人社部门将充分发挥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强化内部盘活,组织动员各业务板块、各处室单位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出主意、拿措施、下真功夫。强化部门协同,主动加强与发改、财政、教育、经信、商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坚持专班运行、定期调度,在岗位开发、资金投入、举办活动等方面协同发力。强化责任压实,健全目标责任评价机制,完善调查失业率纳入民生报表季度晾晒机制,引导区县党委政府将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地区发展的优先目标,形成市和区县联动的工作合力。

强化稳岗拓岗,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动力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重庆人社部门将围绕“416”科技创新布局和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对接产业链、需求链,强化招工用工保障链。健全就业服务专员制度,全量收集行业企业空缺岗位,广泛开展招聘对接,切实把有效的用工需求转化为有力的就业拉动,促进就业与产业协同联动。统筹用好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失业保险费阶段性减免、担保贷款等惠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支持稳岗扩就业。主动服务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夜市经济,为劳动者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务工创造条件。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打造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广泛收集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等信息,支持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

强化就业帮扶,稳住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点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是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稳住重点群体就业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重庆人社部门将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全年筹集市场化就业岗位100万个以上、开发政策性岗位10万个以上。提前做好高校毕业生毕业前后有机衔接,全面落实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服务,确保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困难家庭毕业生100%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动态监测外出农民工务工情况,健全返乡回流人员跟踪服务机制,用好就业帮扶车间等载体,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促进就业增收。健全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机制,实施“一人一策”就业帮扶,针对性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强化创业扶持,拓宽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多元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优化创业服务,提升创业质量。重庆人社部门将深入开展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全面落实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呆账核销机制,对符合条件的落实免除反担保要求。联合相关部门、区县、高校,共同建设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实施“渝创渝新”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重点资助一批优秀创业项目,鼓励有意愿、有潜能的大学生积极创业。梯度培育创业导师,建立“导师带项目、项目选导师”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创业导师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举办“渝创渝新”创业大赛,联动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等全方位、集成式创业服务。积极建设集场地保障、创业指导、事务代理、融资对接、政策落实等于一体的创业孵化载体,打造特色化、功能化、高质量的创业孵化平台。组织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平台,每年提供1万个免费创业工位,支持重点群体创业。

强化供给优化,增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要素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解决好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结构性就业矛盾。重庆人社部门将发挥公共实训基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作用,构建以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政府补贴培训为有益补充的培训供给体系。聚焦紧缺职业(工种)、重点产业企业用工需求,全面推行“岗位+培训+就业”“用工企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紧缺工种目录+培训机构目录+培训补贴目录”3个“3+”组训模式,促进职业培训与就业创业有效融合、高效配置。高质量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推动技能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与交流合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形成技能就业、技能创业、技能成才的浓厚氛围。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配置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重庆人社部门将加快就业工作数字化转型,通过业务联动、数据共享、实名管理,实现就业工作多跨融合、整体智治。多层次归集业务经办数据,共享跨部门数据,建立多维度就业数据池、信息仓。重塑就业经办规程,精简业务经办流程,优化系统风控规则,实现业务办理事前提醒、在线监测、精准监管、数据反馈。抓住“数字重庆”建设机遇,推动形成“社会·渝悦·就业”重大应用实战实效,丰富完善求职招聘“一码办”、职业培训“一键办”、创业服务“一网办”。加快建设“招工就业”跑道,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失业风险预警监测等多跨事件贯通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打造“高质量就业”综合应用场景。

强化权益保障,筑牢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和谐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提升就业质量、增强劳动者安全感的重要举措。重庆人社部门将围绕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大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力度,推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深化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探索将出行、外卖、同城货运、即时配送等4个行业的所有平台企业从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宏观指导和调控,实现劳动报酬提高不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打造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三级矩阵。强化欠薪隐患排查,打好行政执法、调解仲裁、失信惩戒、刑事司法“组合拳”。严厉打击“黑中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现象,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编辑丨邱曼

1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