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刻度的表,这大概是我离前卫艺术最近的一次!

丹亦说腕表 2024-06-20 07:44:25

[腕表之家钟表文化]想必各位都清楚,永动机在物质维度中是不存在的,但在钟表行业内,无数制表大师和设计大师,对机械构造和非凡艺术创新的追求却是永动不息的。

1955年,摩凡陀位于瑞士拉夏德芬工厂的外景图

上世纪,诞生于瑞士的一家本土制表品牌,便直接用永动不息的格言来标榜对时间艺术的创新追求,它就是Movado。

一开始,可能很多人会被它极具艺术和现代感的外观所迷惑,以为是后起之秀,但其实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1881年,年仅19岁的阿奇尔·迪次西姆在瑞士拉招德封小镇(La Chauxde-Fonde)创办了一家仅有6人的制表工坊。

直到1905年,迪茨希姆将这间工坊命名为“Movado”,在世界语中的意思正是永动不息-always in motion,这也预示了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这间制表工坊对创新精神和非凡艺术的追求也将是永动不息的。

同年,摩凡陀在世界博览会上赢得了金奖,摩凡陀正式崛起。

在我看来,Movado的创新追求不仅仅是停留于表面的,而是无论从材质、机芯到设计语言都是有深刻的艺术造诣。

先说回Movado最为人知的外观设计,更是领跑行业发展。我们今天讲究的人体工程学和佩戴舒适性,在上世纪初就被Movado玩出各种花样。

1912年,Movado开创先河的打造了Polyplan腕表,弧形设计不仅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更自然的贴合了人们手腕的弯曲。后来一战时期,金属网状表面颠覆传统设计之外,也保护了表镜不受战火的摧残。

1926年,Movado再次颠覆传统设计,发布了首款Ermeto枕形怀表,通过表壳的开合来为钟表进行上链。

“Ermeto”也是首款适合男女佩戴的表款,这在当时是一种新颖理念,更是摩凡陀历史上一个主要的里程碑。

时间来到1947年,标志性的博物馆表盘诞生,摩凡陀也在这一年打开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美国艺术家内森·乔治·霍威特,作为现代主义的坚定拥趸,他从日晷(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中汲取灵感,运用包豪斯设计学派的精髓,设计出一枚没有数字显示的表盘,只在12点位设一个圆点符号,来象征正午时分的太阳。整个表盘犹如一个微缩的宇宙,表达了时间的无限可能。

在霍威特的眼中“时间并非一串数字,而是地球自转过程中,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而在我眼中,这不仅仅是一个点,一个圆,一只表,而是不墨守陈规,亘古创新的精神。

这只表,也受到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喜爱,他在给内森·乔治·霍威特的回信中,也写到:“我被这个简洁明了的创意所折服”,果然,天才之间也是相互欣赏的。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图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

这枚极简的艺术表盘,在1960年被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录,成为世界上第一只入选博物馆,并被永久珍藏的表盘,也是现代主义的珍藏典范,将风格艺术恒定并延续至今。

Movado对于艺术的追求并没有止步于此。

钟表品牌中,与艺术冠名的表款不乏少数,与艺术家联名的概念也不为鲜。可Movado在上世纪就开启了这个概念。数十年间,Movado与多名世界艺术大师合作,共创腕间艺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摩凡陀携手先锋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詹姆斯·罗斯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具体艺术运动奠基人马克思·比尔(Max Bill)等,共创“艺术家联名系列”,走过100多年间,Movado已经获得100多项专利和200多项国际奖项。

与先锋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推出首枚艺术家联名的“时间5”腕表,由5个独立的腕表连接而成,每块表盘上都有沃霍尔拍摄的纽约城市景观。

阿尔曼(Arman)创作的“时间之色”,白色表盘上,彩色笔触代表时标,时针和分针变成两把“笔刷”在极薄的表盘上转动。

詹姆斯.罗森奎斯特为摩凡陀设计的“时间流逝,日食,椭圆形”腕表,不规则表壳里搭载了三枚独立机械机芯,这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设计,独特又前卫,像是一幅流动的图画。

摩凡陀-是无数名流佳人选择,时代审美的映射

在整个历史长河中,Movado也是一个承载着人文历史发展的容器,受到无数名流佳人的选择。

在去年举办的“1920年代:风尚逾百年”展览中,展示了末代皇帝溥仪收藏的摩凡陀三用日历手表。

上图是摩凡陀制作的钱币表,这是1952年民主党俱乐部送给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圣诞礼物,表壳正面刻有宗教图案,2014年在Heritage拍卖会拍出。

1972年邓丽君戴了一只摩凡陀石英表,她也是当年摩凡陀的代言人。

一代天后邓丽君,随身佩戴珠宝和腕表,巧笑轻歌的邓丽君,配上精致的首饰,更是“优雅”的化身。

多位历史名人的选择也印证了MOVADO非凡的艺术风格,时至今日,摩凡陀的博物馆系列也从未让人失望,历久不衰,依旧大受欢迎。

为了走出舒适圈,不再那么佛系,摩凡陀推陈出新,两只博物馆表款,可当对表佩戴。依旧是经典的“无字天书”表盘,读时全靠猜,时间就在这样一只艺术品中,悄无声息的流逝。

表盘上6点位的日历显示窗口,与12点位的太阳圆点遥相呼应,正是这些微小元素的加入,为职场打工人的穿搭贡献一份力量。

经典的黑色表盘,诠释的是宇宙的浩渺,以及对未知的敬畏,还有种复刻表的感觉,要知道1947年内森·乔治·霍威特设计的第一只博物馆正是黑色表盘。

1947年摩凡陀发布的首只博物馆

金色的316L不锈钢表壳,上手营造出精致的贵气感,男表直径是40毫米,是市场上主流正装表的尺寸,搭配可拆卸表带,日常佩戴方便实用。

把目光聚焦到细节设计,黑色表盘上搭配的是简约优雅的太妃针,让整个盘面看起来简洁却不简单。

这两只搭载的都是瑞士自动机械机芯,内外兼修,更符合当代表友们的需求。每当你不想让别人通过装扮来猜测自己的情况时,便可以选择一只黑盘博物馆,有种神秘的魅力。

除了金色款式,同款男表“银魂”也不错,适合日常通勤佩戴,官方售价是6200人民币,但摩凡陀在即将到来的6.18,打折后是5270人民币,5000出头的价格,离前卫艺术更近一步,光这设计就让你觉得值了,表其实相当于送的。

为了满足不同表友的需求,这次6.18还有陶瓷石英表可以选择,夏天戴正合适。最重要的是没有贵替,你找不到能在如此简洁的盘面设计上,还散发着艺术美感的作品。

无论是表壳、表盘还是表链,都经过精心打磨和抛光,呈现出极高的质感。磨砂陶瓷和不锈钢表壳,搭配磨砂表盘,传递温婉又不失时尚的气质。

表盘上12点位把博物馆经典的设计延续而来,代表太阳,寓意着时间是随着太阳在转动。

表盘的配色简洁大方,不论是白色还是粉色都符合现代审美,也能突出佩戴者的独特品味,是刚毕业的小女生喜欢的作品啦,时尚又清新。

表链同样采用磨砂陶瓷及不锈钢链节式设计,不仅与表壳完美呼应,更在佩戴时带来舒适的触感。

我个人就更喜欢粉盘,因为我的手腕比较细,相比较于白色,粉色更小巧精致,适合身材纤瘦的女性,主要是粉盘在夏天搭一件小裙子,也更亮眼,毕竟没有女孩子会拒绝粉色吧?我查了一下粉盘的价格,某宝上的6.18活动,不到4000人民币,心动了!

手表不仅仅是一款时尚配饰,更是佩戴者品味和身份的象征。文章里的几只摩凡陀不仅有艺术感,而且百搭,适合露肤度高的夏天,无论穿西服、休闲运动装、还是爆火的新中式风格,都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佩戴者的艺术态度。

摩凡陀的作品就像是打开了腕表的艺术世界,带着自家的原创设计,穿过百余年历史,走到了我们面前,不断标新立异,只为打造出一件有格调的艺术腕表!

0 阅读:3

丹亦说腕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